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z 满足12z z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x y 则( ) A .221x y =+ B .221y x =+ C .221x y =- D .221y x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共轭复数定义及复数模的求法,代入化简即可求解. 【详解】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x y ,则z x yi =+,z x yi =-,∵12z zz +=+,1x =+, 解得221y x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对应点坐标的几何意义,复数模的求法及共轭复数的概念,属于基础题.2.已知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抛物线2:4C y x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1,0M m m >,则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C .(1,)+∞D .[1,)+∞【答案】C 【解析】 【分析】设1(A x ,1)y ,2(B x ,2)y ,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b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由△0>得1kb <,利用韦达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得22k b k -=,2m k=,代入上式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b =+, 1(A x ,1)y ,2(B x ,2)y ,联立方程24y kx b y x=+⎧⎨=⎩,消去y 得:222(24)0k x kb x b +-+=, ∴△222(24)40kb k b =-->,1kb ∴<,且12242kb x x k -+=,2122b x x k=, 12124()2y y k x x b k+=++=, Q 线段AB 的中点为(1M ,)(0)m m >,∴122422kb x x k -+==,1242y y m k+==, 22k b k -∴=,2m k=,0m >Q ,0k ∴>,把22k b k-= 代入1kb <,得221k -<, 21k ∴>,1k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了韦达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3.秦九韶是我国南宁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 、x 的值分别为3、1,则输出v 的值为( )A .7B .8C .9D .10【答案】B 【解析】 【分析】列出循环的每一步,由此可得出输出的v 值. 【详解】由题意可得:输入3n =,1x =,2v =,3m =;第一次循环,2135v =⨯+=,312m =-=,312n =-=,继续循环; 第二次循环,5127v =⨯+=,211m =-=,211n =-=,继续循环; 第三次循环,7118v =⨯+=,110m =-=,110n =-=,跳出循环; 输出8v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算法框图计算输出值,一般要列举出算法的每一步,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则输入的整数的最大值为( )A .7B .15C .31D .6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程序框图可知:①,;②,;③,;④,;⑤,. 第⑤步后输出,此时,则的最大值为15,故选B.考点:程序框图.5.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27πB .28πC .29πD .30π【答案】C 【解析】 【分析】作出三棱锥的实物图P ACD -,然后补成直四棱锥P ABCD -,且底面为矩形,可得知三棱锥P ACD -的外接球和直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为同一个球,然后计算出矩形ABCD 的外接圆直径AC ,利用公式222R PB AC =+2R ,再利用球体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得出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三棱锥P ACD -的实物图如下图所示:将其补成直四棱锥P ABCD -,PB ⊥底面ABCD , 可知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3AB =,4BC =.矩形ABCD 的外接圆直径225AC =AB +BC ,且2PB =. 所以,三棱锥P ACD -外接球的直径为22229R PB AC =+因此,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4229R R πππ=⨯=.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解题时要结合三视图作出三棱锥的实物图,并分析三棱锥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计算,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6.一个超级斐波那契数列是一列具有以下性质的正整数: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面所有项之和(例如:1,3,4,8,16…).则首项为2,某一项为2020的超级斐波那契数列的个数为( ) A .3 B .4C .5D .6【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定义,表示出数列的通项并等于2020.结合n 的正整数性质即可确定解的个数. 【详解】由题意可知首项为2,设第二项为t ,则第三项为2t +,第四项为()22t +,第五项为()222t +⋅⋅⋅第n项为()322,*,n t n t N -+∈、且3n ≥, 则()3222020n t -+=, 因为2202025101=⨯⨯, 当3n -的值可以为0,1,2; 即有3个这种超级斐波那契数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新定义的应用,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题意理解要准确,属于中档题.7.已知F 为抛物线2:8C y x =的焦点,点()1,A m 在C 上,若直线AF 与C 的另一个交点为B ,则AB =( )A .12B .10C .9D .8【答案】C 【解析】 【分析】求得A 点坐标,由此求得直线AF 的方程,联立直线AF 的方程和抛物线的方程,求得B 点坐标,进而求得AB 【详解】抛物线焦点为()2,0F ,令1x =,28y =,解得y =±(A ,则直线AF 的方程为))2212y x x =-=---,由)228y x y x⎧=--⎪⎨=⎪⎩,解得((,4,A B -,所以9AB ==.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弦长的求法,属于基础题.8.已知全集U =R ,集合{|lg(1)}A x y x ==-,|B x y⎧==⎨⎩则()U A B =I ð( ) A .(1,)+∞ B .(0,1) C .(0,)+∞D .[1,)+∞【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定义域的求解方法可分别求得集合,A B ,由补集和交集定义可求得结果. 【详解】{}()10,1A x x =->=-∞Q ,()0,B =+∞,[)1,U A ∴=+∞ð, ()[)1,U A B ∴=+∞I ð.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运算中的补集和交集运算问题,涉及到函数定义域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9.若函数2()x f x x e a =-恰有3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4(,)e+∞ B .24(0,)eC .2(0,4)eD .(0,)+∞【答案】B 【解析】 【分析】求导函数,求出函数的极值,利用函数2()xf x x e a =-恰有三个零点,即可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详解】函数2xy x e =的导数为2'2(2)x x xy xe x e xe x =+=+,令'0y =,则0x =或2-,20x -<<上单调递减,(,2),(0,)-∞-+∞上单调递增,所以0或2-是函数y 的极值点, 函数的极值为:224(0)0,(2)4f f ee -=-==, 函数2()xf x x e a =-恰有三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4(0,)e.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结合函数零点个数,来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应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走向,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为函数图象间交点个数的问题,难度不大. 10.已知集合{}1A x x =<,{}1xB x e =<,则( ) A .{}1A B x x ⋂=< B .{}A B x x e ⋃=< C .{}1A B x x ⋃=< D .{}01A B x x ⋂=<<【答案】C 【解析】 【分析】求出集合B ,计算出A B I 和A B U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A x x =<Q ,{}{}10x B x e x x =<=<,{}0A B x x ∴⋂=<,{}1A B x 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交集和并集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i 是虚数单位,21iz i=-则||z =( )A .1B .2C .2D .22【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复数除法的运算法则求出z ,再由模长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22(1)1,||21i i z i z i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和模,属于基础题.12.已知集合{}2|3100M x x x =--<,{}29N x y x ==-,且M 、N 都是全集R (R 为实数集)的子集,则如图所示韦恩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35x x <≤ B .{3x x <-或}5x >C .{}32x x -≤≤- D .{}35x x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韦恩图可确定所表示集合为()R N M I ð,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和定义域的求法可求得集合,M N ,根据补集和交集定义可求得结果.【详解】由韦恩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R N M I ð,()(){}{}52025M x x x x x =-+<=-<<Q ,{}{}29033N x x x x =-≥=-≤≤, (){}32R N M x x ∴⋂=-≤≤-ð.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运算中的补集和交集运算,涉及到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函数定义域的求解;关键是能够根据韦恩图确定所求集合.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5(2)()x y x y +-展开式中33x y 的系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把5()x y -按照二项式定理展开,可得5(2)()x y x y +-的展开式中33x y 的系数.【详解】解:()5051423455555555233241(2)()(2)x y x y x y C x C x y C x y C x y C x y C y +-=+⋅+-+--g g g g g g ,故它的展开式中33x y 的系数为3255210C C -+=,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14.某校13名学生参加军事冬令营活动,活动期间各自扮演一名角色进行分组游戏,角色按级别从小到大共9种,分别为士兵、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和司令.游戏分组有两种方式,可以2人一组或者3人一组.如果2人一组,则必须角色相同;如果3人一组,则3人角色相同或者3人为级别连续的3个不同角色.已知这13名学生扮演的角色有3名士兵和3名司令,其余角色各1人,现在新加入1名学生,将这14名学生分成5组进行游戏,则新加入的学生可以扮演的角色的种数为________. 【答案】9 【解析】 【分析】对新加入的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各种情况下14个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的分组,综合可得出结论. 【详解】依题意,14名学生分成5组,则一定是4个3人组和1个2人组.①若新加入的学生是士兵,则可以将这14个人分组如下;3名士兵;士兵、排长、连长各1名;营长、团长、旅长各1名;师长、军长、司令各1名;2名司令.所以新加入的学生可以是士兵,由对称性可知也可以是司令;②若新加入的学生是排长,则可以将这14个人分组如下:3名士兵;连长、营长、团长各1名;旅长、师长、军长各1名;3名司令;2名排长.所以新加入的学生可以是排长,由对称性可知也可以是军长; ③若新加入的学生是连长,则可以将这14个人分组如下:2名士兵;士兵、排长、连长各1名;连长、营长、团长各1名;旅长、师长、军长各1名;3名司令.所以新加入的学生可以是连长,由对称性可知也可以是师长;④若新加入的学生是营长,则可以将这14个人分组如下:3名士兵;排长、连长、营长各1名;营长、团长、旅长各1名;师长、军长、司令各1名;2名司令.所以新加入的学生可以是营长,由对称性可知也可以是旅长;⑤若新加入的学生是团长,则可以将这14个人分组如下:3名士兵;排长、连长、营长各1名;旅长、师长、军长各1名;3名司令;2名团长.所以新加入的学生可以是团长. 综上所述,新加入学生可以扮演9种角色. 故答案为:9. 【点睛】本题考查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解答的关键就是对新加入的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类讨论,属于中等题.15.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32020440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3 【解析】 【分析】作出可行域,可得当直线2z x y =+经过点(1,1)A 时,z 取得最大值,求解即可. 【详解】作出可行域(如下图阴影部分),联立32020x y x y --=⎧⎨+-=⎩,可求得点()1,1A ,当直线2z x y =+经过点(1,1)A 时,max 1213z =+⨯=.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16.在一次医疗救助活动中,需要从A 医院某科室的6名男医生、4名女医生中分别抽调3名男医生、2名女医生,且男医生中唯一的主任医师必须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案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答案】60【解析】【分析】首先选派男医生中唯一的主任医师,由题意利用排列组合公式即可确定不同的选派案方法种数. 【详解】首先选派男医生中唯一的主任医师,然后从5名男医生、4名女医生中分别抽调2名男医生、2名女医生,故选派的方法为:225410660C C=⨯=.故答案为60.【点睛】解排列组合问题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按元素(或位置)的性质进行分类;二是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具体地说,解排列组合问题常以元素(或位置)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元素(或位置),再考虑其他元素(或位置).三、解答题:共7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