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基础试题及答案
凤凰小学刘国万
一、填空。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
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
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4、本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十个核心词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
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诚信意识),它们是(数学课程
内容)的核心,也是(教材)的主线。

5、数学课程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过程目标使用(经历、
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

6、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7、总目标中的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8、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

9、数学课程资源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

10、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学段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第二学段采用(描述性)和(等级)相结合的方式。

11、(书面测验)是考察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

12、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13、数学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
生成性资源)。

14、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
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

15、教师教学辅助用书主要是为了加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教师对于(学
生学习过程)的认识,提高教师采用(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

16、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中产生的(新情
景、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

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
效性)。

17、信息技术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社会教育资源包括:(体育馆、科技馆、
少年宫、博物馆、纪念馆、动物园、植物园)等;文本资源包括()、()、()、
()等;环境与工具包括()、()、()等。

18、教材应具备可读性,易于学生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的空
间,教材可读与否,对不同学段有不同的标准。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采用()、
()、()、()、()等多种方式;第二学段应在运用()、
()等形式的同时,逐渐增加()的比重。

第三学段可以将()、()、
()、()、()、()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19、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的现实主要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20、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