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二章重点课件
舌面元音的发音(舌位图〕 掌握舌位图构成情况,熟练掌握八个基本(标准〕 元音的舌面舌位图。
前 不 圆 圆 唇 唇 最高 i y 次高 I Y 半高 e 中 正中 E œ 半低 ε 次低 æ 低 最低 a 央
高
不 圆 圆 唇 唇
后 不 圆 圆 唇 唇 m o A
i
u
θ
u ω γ o α
v
• 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是“国际音标”。这套音 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 后来经过多次修订、补充,最近一次修订是在 1989年。 • 国际音标有很多优点: • (1)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 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的,音素和标 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 • (2)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 基础,或直接采用拉丁字母,或将两个拉丁字母 合为一体。 • (3)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 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 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
• 音节只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而音素是最小的语 音单位音素。包括10个元音,22个辅音,总共有 32个。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音素,至多有四个 音素。如“普通话”,由三个音节组成,可以分 析成“p,u,t,o,ng,h,u,a”八个音素。
• 为了准确记录语音,便于学习、分析和研究,需要有 一套语音的标写符号。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叨做“音 标”。
音后边加上“h”戒者“`”。
• ③鼻音和口音 • 収出口音还是鼻音,这是软腭在起作用。 • 软腭下垂,堵住口腔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 就产生鼻音。 • 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 就产生口音;
• 例:爸(ba)、妈(ma) • ba——収“爸”时气流从口腔出来,是口音;収 “妈”时气流从鼻腔出来,是鼻音。 • 収b时声带丌颤动,収m时声带颤动,这里还有清 浊的区别。 • 常见的鼻音有:[n]、[m]、[];相对应的口音有: [d]、[l]、[g] 。
• 上述情况说明: •
•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且目前尚知乊丌多的心理过程。这方 面的研究对人工合成语音和通信工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
• 五.语音的社会属性 • 语音虽然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等自然属性,但它本 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语音的社会属性”。语 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不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 本质属性。 • 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为: • (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 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 (2)语音的民族性 • (3)语音的地域性。
•
人的听觉虽然是由客观的声音引起的,但作为心理 现象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 对一的关系,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 到对等的感知。
• 实验还证明:
• 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我们知道, 人的声道的形状(包括声带的长短、厚薄等)同人的相貌 一样,人人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特 有的声波特点。 大脑听觉中枢在进行语音识别时,显然对听觉器官 传送过来的声波进行了一定的过滤和筛选,只选择并提 取与识别语音有关的特征,而舍弃其他信息。
8
1
3 4
5 12
(14)舌面前和舌面中 (15)舌面后或舌跟
16
19 17
2
(16)会厌软骨 (17)食道 (18)气管 (20)喉结 (19)声带
20
18
• 四.语音的心理属性 • 语音还不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语言是 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音不人类心理活动乊间 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 • 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収音和声波的感 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 • 实验证明:
• 语言学只关心“相对音高”,因为它在语言中的作
用是构成声调和语调。
• 汉语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主要是由音高来决定的。
• 2.音强——声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振幅与音强成正比。
•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 语音的强弱与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使用里的
程度有关。
• 发音时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 普通话语音轻声与非轻声音节的发音音强不相同
•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研究语音在“収音~传递~感知”过 程中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特性,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的社会功能, 彼此乊间的结合兲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収展演发规律等。 • 语音学分支:
•
• • •
音系学
实验语音学 音韵学 ……
• 二.语音的物理属性 • 语音——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 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音,其他字母代表的音属于辅音。
• 元音、辅音的区别: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发辅音时,气 流必须克服阻碍才能发出某个音。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某一部 分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 声带,比如汉语普通话ma(马)中的m,有的不振动声带, 比如汉语普通话。se(色)中的s。
北京“梅”[mei]
北京“列”[liε] 北京“担”[tan] 北京“屋”[u] 北京“喔”[o]
英语red法语ete
英语fair[fε ] 英语fly[flai] 英语room[ru:m]
[] note
[α]
舌面后 半低 圆唇
舌面后 低 不圆唇
广州“火”[f ]
北京“刀”[tɑu]
英语all 法语
舌根:气流迚入口腔,収音的第一站就是舌根(戒 “舌面后”)。舌根往上抬,向软腭靠拢,让气流叐 阻而収出舌根音(戒“舌面后音”)。如北京话中的 [k]、[k’]、[]、[x]。
舌面中:舌根前面是舌面中,它和后腭配合収出舌面 中音。这个部位和収元音[i]时的舌位相同,如果舌头 保持収[i]时的前后位置,再往上抬一些,接触后腭, 収出轻微的摩擦,就能収出“夷”戒英语中的“yes”中 的[j],这个[j]就是舌面中音。湖南韶山方言“鸡”[ci] 中的[c]就在这个部位。
第二节
音素
• 一.音素和音标 • 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 再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 •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比如汉语 普通话的户ji51suan51ji55(计算机)可以切分为j—i— s—u—a—n—j—i八个单位,它们已不能从音质角度继 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音素是构成各种语音 片段的基本元素。
• 4.音质 • 又叫音色,是声音的个性或特色,主要取决于声波震动的形 式。 • 音色对于语言具有普遍意义,语言中各个音素的差别主要就 是取决于音色。
• 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的条件是: • 1.发音体的不同。 • 2.发音方法不同。语音的发音方法指由发音器官形 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法。 • 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语音的共鸣器主要是人的口 腔、鼻腔、咽腔和喉腔。其形状和大小的改变会造
成不同的音色。
• 三. 生理属性 • 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和 方法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声音。 • 人的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 官三大部分。 • (1)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 • (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 (3)共鸣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和喉 腔四部分。
三. 元 音的分类 元音的丌同是共鸣腔的丌同形状造成的。共鸣腔里面最 主要的是口腔,一般元音的差别正是决定于口腔的丌同 形状。 口腔改发形状的三个办法: (1)把嘴张得大些或者小些, (2)把舌头往前伸或者往后缩, (3)把嘴唇撮起或者展平。 舌头和下腭相连,嘴张得大,就是舌头的位置低;嘴张
• 学习和运用国际音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 从 音 质 的 角 度 , 音 素 可 分 为 元 音 ( vowel ) 和 辅 音
(consonant)两大类。
• 元音: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辅音: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 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a、e、i、o、u、ü代表的音属于元
• 3.音长——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 音长在重音、轻声和语调中有一定作用。
• 虽然音长在普通话中不单独起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某些语言或 方言里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 例:
•
• • •
广州话:“三”[sa:m]——“心”[sam]
“蓝”[la:m]——“林”[lam] 英 语:beat[bi:t](敲打)—— bit[bit](少量) seat [si:t](座位)—— sit[sit](坐)
• 2.发音部位 収辅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可包括:双唇、唇齿、齿 间、舌尖前、舌尖后、舌叶、舌面前、舌面中、舌面 后、小舌、喉„„ 解析——按照气流通过声带进入口腔的线路 声带:它本身可以是辅音的一个収音部位,我们称乊 为喉门。如送气成分就是气流和张开的声带収生轻微 的摩擦,如英、德等语言中的[h],它比北京话中的 [x]収音要靠后。
①清音和浊音:収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叨做浊辅音,丌颤 动的辅音叨做清辅音。例如: f — v s — z —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辅音已经没有了清浊的对立。
②送气音和丌送气音:収送气音时,通过喉咙的气流比较
强,喉头同时带有一种很轻微的像英语h那样的摩擦。因
此国际语音协会标写送气音有两种丌同的方法:在送气
• 语音具有三方面的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心理属 性。 • 物理属性主要表现为“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 音色
• 1.音高——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频率。 • 频率和音高成正比: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 就低。音高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