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学号: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关键词:山岳旅游资源审美欣赏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国土的国家,地貌类型丰富多彩,山海湖泊无比壮丽,飞瀑流泉数不胜数,气候复杂多样,天气景观千变万化,因而造就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山岳是旅游资源中最丰富的资源之一,中国有着许多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
中国的山岳旅游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旅游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历来就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谈论话题。
中国人赋予华山“华山论剑”的冠绝,赋予衡山“五岳独秀”的美名,又誉称黄山“天下奇”,更是以“泰山北斗”形容不可动摇之地位。
可以说,中国人已经与山岳同为一体,,山岳旅游自然也就成为“大众旅游”时期的一个亮点。
上暑假我去了张家界旅游,在那里深深的被张家界的山给迷住了,张家界的山太美了,美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那些山太形象生动了。
在张家界的群山之间有一座形似“仙”字的山壁,绝壁万仞,如一道天然的屏风,横亘城南的天际线,这就是张家界之魂——天门山.天门山主峰1518.6米,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是张家界最早被载入史册的名山。
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其山顶相对平坦,森林覆盖率达90%,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
1999轻型飞机穿越天门;2006俄国勇士吻别天门;2007蜘蛛人徒手攀越天洞;2008驾控勇士挑战天路。
天门山,一个奇迹的诞生地,一个惊喜的扩容点,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大庸有座天门山,隔天只隔三尺三,谁人得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上天门山观光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
其坐落在张家界以南,雄踞在永定区天门山乡与大坪乡之间,与七星山、雄壁岩毗连,距市区仅十公里,距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只有40公里(全部是柏油路)。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壶头山、嵩梁山,又名玉屏山。
山上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80%以上,是一座我国近年公布的国家森林公园。
一个地区建两个森林公园,这在全国也属首例,足见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与森林资源之富有!天门山的来历,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农历癸未年),因大地震,致使山壁崩裂,南北洞开,玄郎如门,故景帝孙休以为吉祥,便下令将武陵郡改为天门郡,将此山改为天门山。
关于壶头山,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汉《马援传》注:此山在辰州沅陵县东。
武陵记曰:“山头与东海方壶山相似,神仙多此游集,故名。
”关于玉屏山,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农历癸年)修刊的《永定县志》记载:“雍正十年(公元1723年),永顺府通判李瑾路过此地,又改天门山为玉屏山。
”然而,由于李瑾职位不高,他的话算不得金口玉言,加上天门山洞行如门,喊的时间又长,故玉屏山改称不久便又被天门山所代替。
天门山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它是历代文人墨客游集的地方。
他们寻幽揽胜,写诗作赋,对天门山的胜景作了广泛的介绍与赞美。
所以,在历史上,它远比张家界出名。
据粗略统计,写天门山的游记与诗词歌赋,散见于《永定卫志》、《永定县志》与《湖南永定县乡土志》等地方志书上的就有100多篇。
清代岁贡王师麟在《游天门山记》一文中一开头就盛赞道:“永定胜壮在天门一山。
”当过翰林编修的张兑在《题杨轴天门山图》一首长诗中又这样吟咏:“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嵋皆下风”。
清代文人胡世安(本市人)在《游天门山记》中也赞誉道:“天门山山最高而景最奇。
”天门山的奇特景观,从明清以来,文人例举了16峰又16洞。
这32处景观最令人叫绝,被称为天下奇观的便是天门山洞。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曰:三国时期,“吴永安六年,武陵郡嵩梁山,高峰孤耸,素壁千寻,望之苕葶,有似香炉,其山洞开,玄朗如门,高三百丈,门角生竹倒垂,谓之天帚。
天门山是一个美丽的奇迹,是上天赋予张家界最高尚的礼物。
谈完天门山,不得不说下张家界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部,公园管理处驻锣鼓塌,距张家界市城区32公里,距武陵源区人民政府驻地约28公里,均有公路通达。
张家界地域古属朝天山,因明崇祯邑人张再弘“蒙恩赐团官”设衙署于此而得名。
也曾称张家界为马鬃岭。
1958年建立国营张家界林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1994年由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示范森林公园”。
境内峰密岩险,谷深涧幽,水秀林碧,云缭雾绕。
集雄、奇、幽、野、秀于一体,汇峰、谷、壑、林、水一色。
有金鞭溪、黄狮寨、琵琶溪、腰子寨、畲刀沟、袁家界等6个小景区游览线,已命名景点90多个。
有标准石板游道6条,总长21.8公里;车行游道总长29.8公里。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有三千多座奇峰异石,似人似物,神形兼备,或粗犷,或细密,或奇绝,或诡秘,浑朴中略带狂狷,威猛中又带妖媚,危岩绝壁,雍容大气。
张家界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动物奇与植物奇六奇于一体,汇秀丽、原始、幽静、齐全、清新五绝于一身,纳南北风光,兼诸山之美,是大自然的迷宫,也是中国画的原本!张家界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7.7%,世界上五大名科植物,如菊科、兰科、豆科、蔷薇科、禾本科在这里都有。
就树木种类来说,有93科,157种,比整个欧洲还多一倍;而且,多稀有珍贵树种,如珙桐、鹅掌楸、杜仲、银杏等。
园内花卉也十分美丽、独特,如有一天能变五种颜色的五色花,为张家界独有的龙虾花等。
张家界,又名青岩山,为国家第一个森林公园所在地。
它位于武陵源索溪峪的西南端,与索溪峪自然风景区、天子山自然风景区妣邻,总面积7.2万亩。
她以峰称奇、以水显幽、以林见秀。
境内群峰拔地而起如巨笋傲指苍穹,岩峰的四边如斧砍刀削般齐整而又形态各异。
金鞭溪夹岸断岩绝壁,野滕古树、好一派原始风采。
各缝幽谷间,一年四季,泉流巨瀑,构成了一幅幅奇特美妙的图画,主要游览点有黄狮寨、腰子寨、袁家界、砂刀沟、金鞭溪等。
说到山岳旅游资源,不得不说黄山。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
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和自然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险峻的(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与孔道,使之重岭,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
黄山的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炼丹用的“”、“”,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
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
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
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越穴缝,破石而出。
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
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
黄山松的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连理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
过去还曾有人编了《名松谱》,收录了许多黄山松,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棵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
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
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
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黄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
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之名。
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以及“喜鹊登梅”()、老僧采药、、、猴子望太平(猴子观海)等,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
欣赏时不妨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可获更高的审美享受。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
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
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了浩瀚云海中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