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氧族元素
配位性质:
人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Hb是卟啉衍生物与Fe(II)形成的配 合物,具有与O2络合的功能。
3. 制备:
工业上:分馏液态空气。 实验室:2KClO3
MnO2 △ △ △
2KCl + 3O2
2KMnO4
另外 2HgO
K2MnO4 + MnO2 + O2
2Hg + O2
15-2-2 臭氧(O3) -O2的同素异形体
纯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但加热或是在碱性介质中 分解较快,重金属离子 (Fe3+、 Mn2+ 、 Cr3+ 、 Cu2+) 及 Pt , Ag ,
MnO2等粗糙活性表面,均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因此,过氧化氢通常储存在光滑塑料瓶或棕色玻璃瓶中并 置于阴凉处,若能再放入一些稳定剂,如微量的锡酸钠、焦磷 酸钠和8-羟基喹啉等,则效果更好。
15-2-3 氧化物
1. 按酸碱性分类: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两性氧化物 (4)中性氧化物 和过渡型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高氧化态的金 多数金属氧化物显碱性,如Na2O、MgO。 一些金属氧化物(如Al2O3、 ZnO等)和少数 有NO、 N2O、CO等。 属氧化物均显酸性,如SO3→H2SO4,Mn2O7→HMnO4。
第十五章 氧族元素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氧化物的分类。 2.掌握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掌握硫的成键特征及多种氧化态所形成的含氧 酸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互转化关系。
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
氧族 (VIA) 元素 O 非金属 S Se 准金属 Te Po 金属
都会促使臭氧分解:
2O3=3O2
强氧化性: 2Co2+ + O3 + 2H+ = 2Co3+ + O2 + H2O 油画处理: PbS(S) + 4O3(g) = PbSO4(s) + 4O2(g)
黑
白
含氰废水处理: CN― + O3 = OCN― + O2↑ O3的定量分析(碘量法) KI + O3 (g) + H2O = I2 + 2KOH + O2(g) I2 + 2S2O32― = 2I― + S4O62― (连四硫酸根)
4H2O2 + H2Cr2O7 = 2Cr(O2)2O + 5H2O
如不加乙醚,CrO5可与H2O2反应,蓝色消失。
2Cr(O2)2O + 7H2O2 + 6H+ =2Cr3+ + 7O2↑+ 10H2O
O O || O | Cr | O O
15-3 硫及其化合物
15-3-1 硫的同素异形体 斜方硫(菱形硫, -硫) > 369K <369K 单斜硫和斜方硫都易溶于CS2中。 结构: -S、-S分子均为S8,“皇冠”状, 单斜硫(-硫)
ZnS、MnS、FeS等,Ksp>10-24,可溶于稀HCl中:
MS +2H+ = M2+ +H2S SnS、PbS、CdS等,Ksp=10-25~10-30,可溶于浓盐酸: SnS + 2H+ +4Cl- = SnCl42- + H2S (配位) CuS、Ag2S等,Ksp<10-30,不溶于浓盐酸,可溶于硝酸:
多硫化物的溶液一般显黄色,随着 x 值的增加由黄色、
棕色而至红色。
结构:多硫离子具有链状结构,S原子是通过共用电子对 相连成硫链。
S
S
2S3
2-
S
S
S
S
S
2-
S
2S5
性质:
遇酸不稳定:
Sx2- + 2H+ = H2S↑+ (x-1)S↓ (歧化)
氧化性:过硫链-S-S-类似过氧键O22S22- + SnS = SnS32 还原性: 3FeS2 + 8O2 = Fe3O4 + 6SO2 (硫代锡酸盐)
全水解。
Na2S + H2O Al2S3 + 6H2O NaHS + NaOH 2Al(OH)3↓+3H2S↑
因此这些硫化物不可能用湿法从溶液中制备。
溶解性:
IA 族金属硫化物及硫化铵易溶于水, MgS 、 CaS 、 SrS 微 溶,重金属硫化物难溶于水。
根据Ksp的大小,金属硫化物在酸中的溶解度不同。
用途:
Na2S和Na2S2可用作制革工业中原皮的脱毛剂,CaS4是农 业上一种杀虫剂。
15-3-3 硫的含氧化合物
一、二氧化硫、亚硫酸和亚硫酸盐
1. SO2
制备: S + O2 = SO2 2H2S + 3O2 = 2SO2 + 2H2O 3FeS2(硫铁矿) + 8O2=Fe3O4 + 6SO2 结构:与O3是等电子体,V形结构,其中S采取sp2杂化,2
H O
97
O H
94
H2O2的分子结构
角∠OOH为97,O-O和O-H的键长分别为 148pm和95pm。 O原子采取不等性sp3杂化。
三、性质
1、物理性质:
纯 H2O2 是一种淡蓝色的粘稠液体,密度和粘度略比 H2O 大,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由于分子间具有较强的氢键形成缔 合分 子 , 它 的 沸 点 (423K) 远比水高 ,挥发性小 ,但其熔点 (272.7K)和水接近。
将电解产物过二硫酸盐在 H2SO4 作用下进行水解得H2O2溶液:
S2O82- + 2H2O =H2O2 + 2HSO4-
2、乙基蒽醌法: 以H2和O2作原料,在苯溶剂中借助2-乙基蒽醌和钯(Pd)的 作用制得过氧化氢: H + O 2-乙基蒽醌 H O
2 2
Pd
2
2
二、分子结构
过氧链: -O-O每个氧原子连着一个氢原子, 两个氢原子位于像半展开书本的 两页纸上。两面的夹角为 94 , 氧原子在书的夹缝上,键
3CuS+8HNO3 = 3Cu(NO3)2+3S+2NO+4H2O (氧化)
HgS溶解度更小,只能溶于王水中(配位氧化): 3HgS+2HNO3+12HCl=3[HgCl4]2-+6H++3S+2NO+4H2O
2. 多硫化物:
制备:碱金属(包括NH4+)或碱土金属硫化物的溶液能溶解 单质硫生成多硫化物。 如: Na2S + (x-1)S = Na2Sx (x = 2~8)
价电子层 2s22p4 构型 常见 氧化态 电负性 存在形式
3s23p4
4s24p4
5s25p4
6s26p4
- 2.00
-II, -I, -II, 0, +II, -II, 0, +II, -II, 0, +II, 0 +IV, +VI +IV, +VI +IV, +VI 3.44 2.58 2.55 2.10
2KMnO4 + 5H2O2 + 3H2SO4 = 2MnSO4 + 2K2SO4 +8H2O + 5O2↑ 在碱性介质中,还原性稍强些: Ag2O + HO2- =2Ag + OH- + O2↑
H2O2 做还原剂、氧化剂均不引入杂质,被称为 “干净的 ”还原剂、氧化剂。
5、H2O2的检验
在酸性溶液中过氧化氢能使重铬酸盐生成二过氧合铬的 氧化物,即 Cr(O2)2O 或 CrO5 , CrO5 显蓝色,在乙醚中比较 稳定,故检验时先加入一些乙醚。
1. 分子结构:
V型结构,中心氧原子以sp2杂化态与其它两个O结合。 分子中有两个σ键和一个三中心四电子的离域π键 分子中没有单电子,所以是反磁性的。 .. .. .. :O—O—O: . .. .
4 Π。 3
O
:O .
. O:
2. 物理性质:鱼腥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反磁性。
3. 化学性质: 二氧化锰、二氧化铅、铂黑等催化剂的存在或经紫外辐射
H2S + 4ClCl
2KMnO4 + 5H2S + 3H2SO4 =2MnSO4 + K2SO4 + 5S↓+ 8H2O H2S + H2SO4(浓) =SO2↑+ S↓+ 2H2O
二、金属硫化物和多硫化物
1. 金属硫化物 颜色:大多数为黑色,少数需要特殊记忆。 Na2S白色, ZnS白色,MnS肉红色,CdS黄色, SnS 棕色, Sb2S3橘红色等。 (分析鉴定和分离) 水解性 由于 H2S 是一极弱的酸,金属硫化物无论是易溶或微溶于 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Cr2S3 和 Al2S3 完
单质或矿物
共生于金属硫化物矿 铀、钍矿
15-2 氧及其化合物
15-2-1 氧气单质
1. 分子结构特征: MO:[KK (σ2s)2(σ2s*)2(σ2px)2 (2py)2(2pz)2(2py*)1(2pz*)1] O2分子是有双原子气体中唯一的一种具有偶数电子同时又 显示顺磁性的物质。 键级=2,分子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三电子π键。 . .. : O —— O : .. .
4. 制备方法:
S+H2 = H2S (加热条件) FeS + 2HCl = FeCl2 + H2S↑ (非氧化性酸)
5. 还原性:
2H2S + 3O2 =2H2O + 2SO2(完全燃烧,蓝色火焰)
2H2S + O2 =2H2O + 2S(空气不足) 氢硫酸具有更强的还原性: 2H2S + O2 = 2S↓+ 2H2O 故硫化氢水溶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