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风险》PPT课件

《操作风险》PPT课件


内控应贯彻的原则 • 健全性 • 有效性 • 独立性 • 及时性 • 相互制约性 • 成本收益性
内控程序
• 控制环境 • 风险评估 • 控制活动:会计控制、行政控制 • 信息沟通 • 内部检测
二、完善我国操作风险管理
• 银行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 全面梳理银行的业务流程,对产品线(业务线)与损失事件进行定位 • 建立关键指标体系 •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公司金融-公司金融、政府金融、商人银行、咨询服务 交易和销售-销售、自营头寸、资金业务 零售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银行卡
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 支付和结算-外部客户 代理服务-托管、公司代理、公司信托 资产管理-可支配基金管理、非可支配基金管理 零售经纪
• 与基本指标法相比,标准化法细化了银行的业务部门,不同的业务部门被赋 予不同的操作风险权重,但并不意味着标准化法具有更高的风险敏感度。
第二节 操作风险的衡量
1、基本指标法
• K=GI*a • K为基本指标法要求的资本金,GI为总收入;a=15% • 总收入的定义: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 • 仅适用于简单业务的小银行
• 2、标准法 • 银行的业务分为标准的业务部门和业务类型 • 银行业务分为八个产品线,在各产品线中总收入代表业务经营规模 • 各产品线的资本要求=银行的总收入*适用的系数
局部使用
• 选部分业务使用高级计量模型 • 由监管部门批准使用 • 计量方法不得随意改动
第三节 操作风险的管理
一、完善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是金融机构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
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 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综合
2、损失事件分类
• 内部欺诈 • 外部欺诈 • 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 • 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 • 实体资产损坏 • 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 • 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三、操作风险的特点(统计调查结果) 1、操作风险事件在不同银行之间的分布不均衡 2、高频率、低影响,低频率、高影响 3、零售银行业务是操作风险高发领域 4、发生最多的是外部欺诈、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5、零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操作风险给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第六章
操作风险
第一节 概述
一、操作风险的概念 广义: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 狭义:金融机构中运营部门相关的风险 中间概念:操作风险是指在金融机构内由于顾客、不足的内部控制、系统或控制
失败以及不可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收入或者现金流的波动。
• 我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
3、内部衡量法 假定预期损失和意外损失之间具有固定和稳定的关系, 可以是线性关系,即资本配置要求是预期损失的简单函数 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即资本配置要求是预期损失的复杂函数
• 允许银行使用内部损失数据估计预期损失量,并作为计算资本要求的关键指 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部衡量法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用内部损失数据度量操作风险状况的选择
• 模型的建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银行对 不同的操作风险的定义和衡量 方法不一致,难以比较
4、损失分布法 • 银行针对每个业务类别/风险类型估计操作风险损失在一定期间内的概率分布, • 这种损失的估计建立在对操作风险损失发生频率和损失额度的估计之上
损失分布法与内部度量法的区别
• (l)内部衡量法是通过估计总体损失分布的预期损失入手,假定预 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而不考虑相同预期损 失水平下损失幅度和损失频率之间的可能存在的不同组合方式, 直接估计出非预期损失即操作风险的大小。损失分布法则是直接 估计出非预期损失。
• (2)在内部衡量法中,监管当局为每一业务/损失类型规定一个系 数Y,这个系数可以将预期损失转换成资本要求,它由监管当局按 照行业数据确定。在损失分布法中,业务类型和事故类型的结构 由银行自定,监管当局无须确定乘数因子Y,能较好地体现银行的 业务类型。
• (3)损失分布法强调建立模型,而不像内部衡量法是运用统计原理 将历史数据作为未来预期的无偏估计,更具有前瞻性。
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它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称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
二、操作风险的成因与种类
1、风险类型 • 流程风险:流程成本与预计水平的偏差 • 控制风险:控制失败导致的成本变化 • 项目风险:项目成本过高或失败 • 技术风险:技术运行成本与预计水平的偏差 • 人力资源风险:收入、利润的变化 • 客户服务风险:由失去客户引起的收入、利润的变化 • 供应商管理风险:输入成本的变化 • 监管风险:声誉毁损、监管部门征收罚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