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金属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g 在CO 2中燃烧生成MgO 和C ,是放热反应B .工业上通过电解MgCl 2溶液制取金属镁C .Mg 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D .镁可以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 可以作耐高温材料答案 B解析 金属Mg 可以在CO 2中燃烧生成MgO 和C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A 项正确;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 2来制取金属镁,B 项错误;Mg 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Mg 置换出Cu ,形成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 项正确;Mg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 的熔点很高,常用作耐高温材料,D 项正确。

2. .(2019·金华高三模拟)向分别盛有100 mL 水、100 mL 0.1 mol·L -1盐酸、100 mL 0.01 mol·L -1NaOH 溶液的X 、Y 、Z 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烧杯中均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 +2H 2O===2Na ++2OH -+H 2↑B .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 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C .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 .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答案 D解析 钠与盐酸反应时钠先与H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 2↑,A 错误;三个烧杯中,Y 烧杯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反应最剧烈,B 错误;X 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OH ,Y 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Cl 、NaOH ,Z 烧杯中生成NaOH ,且Z 烧杯中原溶质为NaOH ,故三个烧杯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 错误;因向三个烧杯中加入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且钠全部反应完,故生成H 2的量相同,D 正确。

3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气体A 的饱和溶液―――→Ⅰ加入食盐A 与食盐的饱和溶液―――――→Ⅱ通入足量气体B 悬浊液――→Ⅲ过滤晶体――→Ⅳ纯碱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气体是NH 3,B 气体是CO 2B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C .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D .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答案 D解析 A 项,利用NH 3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可以提高CO 2的吸收,因此先通NH 3后通CO 2,正确;B 项,NaHCO 3的溶解度小于Na 2CO 3,利用了溶解度的差异,正确;C 项,操作Ⅲ是过滤,因此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正确;D 项,晶体是NaHCO 3,利用NaHCO 3的不稳定性,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错误。

4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 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的是( )答案 A 解析 用酚酞作指示剂时,Na 2CO 3与盐酸发生反应Na 2CO 3+2HCl===2NaCl +CO 2↑+H 2O ,依据消耗盐酸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Na 2CO 3的量,进而确定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A 项正确;测量碱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而不是量气法,B 项错误;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因盐酸的质量未知,无法通过重量法测量Na 2CO 3的质量,C 项错误;因部分CO 2能溶解到水里,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故排出水的体积并不是CO 2的体积,D 项错误。

5.对于下列事实的相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钠与煤油不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因此钠保存在煤油中,A项正确;脱脂棉着火,说明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产生O2且放出大量的热,B项正确;NaHCO3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显碱性,水解为吸热反应,微热促进水解,故红色加深,但NaHCO3不分解,C项错误;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化过程为银白色表面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生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末(风化),D项正确。

6、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等质量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答案C解析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解答此类题目用归“1”法。

A项,假设二者都是1 g,则n(NaHCO3)=n(CO2)=184mol,n(Na2CO3)=n(CO2)=1106mol,正确;B项,假设二者均为1 mol,则消耗的盐酸:Na2CO3为2 mol,NaHCO3为1 mol,正确;C项,假设二者均为1 g,Na2CO3需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1106mol=153mol,NaHCO3需盐酸184mol,错误。

7.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CO2的溶解和HCl 的挥发):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①Ⅰ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 3②Ⅱ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 2CO 3和NaHCO 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③Ⅲ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 和Na 2CO 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④Ⅳ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 2CO 3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答案 A解析 图像Ⅰ中从O 点即开始产生CO 2气体,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 3,①正确;图像Ⅱ中Oa 段消耗HCl 的量小于ab 段消耗HCl 的量,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 2CO 3和NaHCO 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n (Na 2CO 3)n (NaHCO 3)=13-1×2=1,②正确;图像Ⅲ中,Oa 段消耗HCl的量等于ab段消耗HCl的量,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③不正确;图像Ⅳ中,Oa段消耗HCl的量大于ab段消耗HCl的量,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NaOH,④不正确。

8. .(2019·菏泽一中月考)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Na2O2时发生反应: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FeSO4B.若Fe2+失去4 mol电子,生成氧气的体积为22.4 LC.4 mol Na2O2参加反应,共得到6 mol电子D.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先转化为灰绿色后转化为红褐色解析该反应中Fe2+失电子作还原剂,Na2O2中的O元素既得电子又失电子,故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错误。

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故无法计算生成的氧气的体积,B项错误。

该反应中转移6e-,且只有Na2O2中的O元素得电子,故4 mol Na2O2参加反应,共得到6 mol电子,C项正确。

反应过程中Fe2+直接被氧化生成Fe3+,形成Fe(OH)3沉淀,反应过程中无Fe(OH)2生成,D项错误。

答案C9.(2019·北京高考模拟)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B.装置③的作用是干燥O2C.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D.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答案C解析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用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故不选A项;装置③中盛有浓硫酸,作用是干燥O2,故不选B项;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应选择装置b收集,故选C项;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故不选D项。

10. .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2H+===H2O+CO2↑C.a=0.3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解析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发生的反应依次为OH-+H+===H2O,CO2-3+H+===HCO-3,HCO-3+H+===CO2↑+H2O。

在0~a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OH-+H+===H2O,CO2-3+H+===HCO-3,不只发生中和反应,A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B错误;从图像知生成CO2 0.01 mol,根据HCO-3+H+===CO2↑+H2O知,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故a=0.3,C正确;根据CO2-3+H+===HCO-3,HCO-3+H+===CO2↑+H2O和图像可知,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共计消耗HCl 0.02 mol,与NaOH反应的HCl是0.04 mol-0.02 mol=0.02 mol,NaOH的物质的量为0.0 2 mol,因此原混合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1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装置Ⅰ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b.稀硫酸c.小苏打d.石灰石(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________(填“K1”或“K2”),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