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安全技术交底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一、安全方面要求
1.一般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2)泥浆池周围必须设有防护设施,
高度≥1.2m。
成孔后,暂时不进行下道工
序的孔必须设有安全防护设施或用土方回
填。
(3)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施工现
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零保护,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4)严禁在高低压架空电线下方冲孔、吊运钢筋,移动桩机时,支架必须保持与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
(5)配电箱以及其它供电设备不得置于水中或者泥浆中,电线接头要牢固,并且要绝缘,设备首端必须设有漏电保护器。
(6)桩机安装完成后,必须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在施工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由专人操作,并加强机械维修保养。
(8)作业平台必须规整平顺,杂物必须清除干净,防止拆除导管时将工作人员绊倒造成事故。
(9)现场卸料(主要指钢筋和钢板、钢管)前,必须检查卸料方向是否有人,以避免将人员砸伤。
(10)导管安装及砼浇注前,井口必须设有导管卡,搭设工作平台(留出导管位置),并且要求能保证人员的安全。
(11)遇大雨、大雾和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冲孔作业,当风力超过六级时,应将机架放倒在地面上。
暴风雨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操作人员要遵守桩机冲孔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13)注意现场文明施工,对不用的泥浆池应及时填平;对正在使用的泥浆池加强管理,不得任泥浆溢流,捞取的沉渣应及时清走。
各个排污通道必须有标志,夜间有照明设备,以防踩入泥浆,跌伤行人。
2.钻机操作注意事项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①检查地锚,埋深不能少于1.2m,引出绳头应用钢丝绳,不宜用脆性材料。
②稳好钻机,塞垫好三角木,收紧绷绳,紧固所有连接螺丝。
检查钻具重量是否与钻机性能参数相符,所有钻头、抽筒均应焊有易拉、易挂、易捞装置。
③检查并调整各操纵系统,使之灵活可靠,具体要求为。
(2)、冲击钻进
①开机前应拉开所有离合器,严禁带负荷启动。
②开孔应采用间断冲击,直至钻具全部进入孔内且冲击平稳后,方可连续冲击。
③钻进中应经常注意和检查机器运行情况,如发现轴瓦、钢丝绳、皮带等有损坏或机件操作不灵等情况,应及时停机检查修理,严禁带“病”作业。
④下钻速度不能过快,应用闸把控制下落速度,以免翻转、卡钻。
⑤每次去下钻具、抽筒应有三人操作,并检查钻角、提梁、钢丝绳、绳卡、保护铁、抽筒活门、活环螺丝等处的完好程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⑥钻机突然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拉开离合器,如离合器操作失灵,应
立即停机。
⑦操作离合器手把时,用力应平稳,不得猛拉猛推,以免造成钻机震动过大或拉断钢丝绳。
⑧遇到暴风、暴雨、和雷电时,禁止开车,并应切断电源。
⑨基岩钻进时,开孔钻头和更换钻头均应采用同一规格,钻进一定深度后应起钻、下抽筒清理孔底钻渣,以免卡钻。
⑩钻进中,突然发现有塌孔迹象或成槽以后突然大量漏浆,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⑪钻机配用的钢丝绳应符合:大绳直径28~32mm,小绳直径15~
16mm,少于此规定者禁止使用。
⑫改变电动机转向,应在电机停稳后方可进行。
⑬运行中,如遇钢丝绳缠绕,应立即停机拨开,钻机未停稳前严禁拨弄。
⑭钻机移动前,应将车架轮的道掩取掉,松开绷绳,摘掉挂钩,钻头、抽筒应提出孔口,经检查确认无障碍时,方可移车;并慎用付卷扬移车。
⑮电动机停止运转前,禁止检查钻机和加注黄油,严禁在桅杆上工作。
⑯当钻具提升到槽口时,应立即打开大链离合器,同时将卷筒闸住。
禁止将钻具提升在桅杆中部进行抽砂作业。
⑰钻进中使用的各种钻具,用完后应及时放回适当位置,不能放在槽孔边缘,以免掉入槽孔内。
⑱上桅杆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动力闸刀,应设专人看管。
严禁高处作业人员与地面人员闲谈、说笑。
2.施工过程要求
(1)桩机就位及成孔安全措施
(2)桩机就位后,应有专人指挥对机底枕木填实,保证施工时机械不倾
斜、不倾倒。
同时对桩机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桩机安装牢固后,对机架加设斜撑及揽风绳。
(3)冲孔前要检查各传动箱润滑油是否足量,各联接处是否牢固,泥浆循环系统(离心泵)是否正常,确认各部件性能良好后,才开始作业。
(4)冲孔前要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腐蚀、生绣等,断丝超过10%应报废。
检查钢丝绳锁扣是否牢固,螺帽是否松动。
(5)冲孔施工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冲孔施工人员距离钻机不得太近,防止机械伤人。
(6)操作期间,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做其他的事。
冲孔过程中,如遇机架摇晃、移动、偏斜,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7)桩机进孔时,应紧密监视孔内情况,机架是否倾斜、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是否有塌孔征兆,有情况立即纠正。
(8)桩机移动期间要有专人指挥和专人看管电缆线以防桩机压坏电缆。
(9)成孔后,孔口必须用5cm厚的木板或竹夹板或者钢筋网片加盖保护或浇筑混凝土,以防闲杂人员或小孩掉到桩孔内,孔口附近不准堆放重物和材料。
2.2钢筋笼制作、安装安全防护措施
(1)钢筋调直现场,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钢筋调直前,事先检查调直设备各部件是否安全可靠。
进行钢筋除锈和焊接时,施工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
(2)钢筋笼加工过程中,不得出现随意抛掷钢筋现象,制作完成的节段钢筋笼滚动前检查滚动方向是否有人,防止人员被砸伤。
氧气瓶与乙炔瓶在室外的安全距离为≥5m,并有防晒措施。
(3)起吊钢筋骨架时,做到稳起稳落,安装牢靠后方可脱钩,严格按吊装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施工。
(4)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焊接或者机械连接完毕,必须检查检
查人员的脚是否缩回,防止钢筋笼下放时将脚扭伤甚至将人带入孔中的事故发生。
(5)吊车作业时,在吊臂转动范围内,不得有人走动或进行其他作业。
2.3混凝土灌注安全防护措施
(1)灌注砼桩时,施工人员分工明确,统一指挥,做到快捷、连续施工,以防事故的发生。
(2)灌注砼时,减速漏斗的吊具、漏斗和吊环均要稳固可靠。
泵送砼时,管道支撑确保牢固并搭设专用支架,严禁捆绑在其他支架上,管道上不准悬挂重物。
(3)护筒周围不宜站人,防止不慎跌入孔中。
(4)导管对接必须注意手的位置,防止手被导管夹伤。
(5)砼浇注过程中,砼搅拌运输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司机能够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挥员走动过程中栽倒而发生机械伤人事故。
轮胎下必须垫有枕木。
倒车过程中,车后不得有人。
(6)吊车提升拆除导管过程中,各现场人员必须注意吊钩位置,以免将头砸伤。
(7)拆卸导管人员应注意防止扳手、螺丝等往下掉落。
拆卸导管时,其上空不得进行其他作业。
(8)导管提升后继续浇注混凝土前,必须检查其是否垫稳或挂牢。
(9)泥浆池、桩孔周边必须安装警示灯,挂警示带,设安全标志。
(10)浇筑砼期间,泥浆要及时回收,不得把泥浆排放在路面上或污水管道内。
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电焊工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2)电源线路应采用“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并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所有机械电器设备均要有效保护接零。
(3)现场线路必须按规定摆设整齐,不准乱拖在地面上,以防碾压,埋
设地下时树立标志,接头处按标准包扎后必须架空或设接头箱,并有防水措施,桩架及底盘上所有电线严禁有接头。
(4)配电箱须安漏电保护开关,离地高度不小于0.8-1.6m,应有防雨措施,并装门加锁。
(5)机架上配电箱电器应完好,电动机接零不少于两处,接保护零线牢固可靠,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
不准带负荷启动电动机,严禁用脚代手进行操作。
(6)桩架边缘与高压线的最少安全水平允许施工距离:10千伏以下为
6m,35千伏以下为8m,施工时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电工接线时不能带电操作,拆修时应在合闸处挂上“严禁合闸”的警告牌,并派专人看管。
二、环保及文明施工
1.施工中对于管线设施应予以认真保护。
2.施工中对于围挡、警示灯、宣传标语标牌等安全、文明施工设施予以保护,防止破坏。
3.施工车辆进出工地必须从规定的出入口进出,场内限速5km/小时。
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维持现有道路畅通。
4.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污水、固体垃圾及噪声震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不在现场燃烧各种有毒的物质,有可能存在溢油、漏油的位置都要设置接油盘。
5.施工现场应设有垃圾桶,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各种垃圾、废油、废渣、废砂浆及废混凝土,泥浆不得溢出。
6.电焊用的电焊头不得随意抛弃,必须统一集中收集后处理。
7.场内布置“三齐”、“四清”、“四不见”,即:工具堆放一头齐,各类周转材料、构配件分类堆放整齐,临时设施搭设、消防设施安放整齐;工完场地清,活完脚下清,当日作业当日清,机械台刷洗清;不见零散建筑材料、
构件、工具,不见杂物、烟头纸堆,不见剩灰浆、刨花、废铅丝短管,不见电线随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