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舍实验学校2012学年国庆假期八年级科学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40分)()1、京杭运河延伸段经过华舍街道解放村,这种跨流域调水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 A、下渗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2、走进华舍中学的校门可以看到一个汉白玉雕塑,关于这个雕塑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对地面的压强越大 B、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底座做的大一些是为了减少压强()3、2012年9月29日,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在柯桥会展中心举行,假如那里可以容纳10000名观众,那么这些观众对地面的压强是:A、103PaB、104PaC、106 PaD、108 P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一致 B.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C.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D.压力就是压强()5、图钉帽的面积为图钉尖的面积的2000倍, 若用力F把图钉压入木块, 则钉帽与钉尖的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关系是:A.F尖=F帽, p尖=p帽B.F尖>F帽, p尖>p帽C.F尖<F帽,p尖=p帽;D.F尖=F帽,p尖>p帽.()6、少儿夏令营活动中,小明看到同学小红和老师在沙地上行走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S师>S红),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是:A.F师>F红,p师>p红B.F师=F红,p师=p红C .F 师>F 红,p 师<p 红D . F 师>F 红,p 师=p 红( )7、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若从瓶内放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 )A .变为2ρB .变为2ρC .仍为ρD .无法确定( )8、中间空心的铁球、木球、铝球、铅球,若外形完全相同,质量和体积相等,则中间空心部分最大的是:A .铁球B .木球C .铝球D .铅球( )9、如下左图一是某瓶液体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则该液体密度为:A 、2 g/cm3B 、0.2 g/cm3C 、l.0 g/cm3D 、0.8 g/cm3图一 图二( )10、7、如上左图二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
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 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受到的浮力B. 乙受到的浮力大C. 丙受到的浮力大D. 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次 別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V (立方厘10 20 30 40量筒中,测得液体的体积V,再置于天平上,测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如右表所示,则某液体的密度为?A、0.3克/立方厘米B、0.8克/立方厘米C、1.0克/立方厘米D、3.0克/立方厘米()12、潜水艇在海水里匀速竖直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海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浮力变大,重力小于浮力 B. 浮力不变,重力小于浮力C. 浮力不变,重力等于浮力 D. 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13、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大于重力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小于重力。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的、稳定的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C.食盐水是溶液,糖水也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不是溶液D.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感觉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喝到的糖水中含糖越来越少()15、下到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16、将一半径为R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拉着,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2R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
下图能反映金属球从水面刚接触处开始至容器底部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与金属球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的是:()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水艇在水中下潜越深受到浮力越大;B.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浮力大于重力;C.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D.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18、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 B.阴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C.阳极产生的气体与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 :1D.阳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9.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A.2:3 B.3:2 C.1:1 D.4:9()20.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第20题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21、水的密度值为()kg/m³,含义是()。
22、1帕的含义是()。
23、铝锅的质量是810克,铝盆的质量是270克,它们的体积之比应为(),密度之比为()。
.冰的密度为0.9x103千克/米3,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克,体积是()厘米324、质量是60千克的某同学,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0厘米2,那么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5、重力为100牛顿的正方体A,边长均为10厘米,A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如图1—11甲所示,A被F=500牛顿水平力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1一11乙,所示,则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p A=(),乙图中A对墙壁的压强p B=()。
26、浸没在水中的铜球重5牛,体积为600厘米3,它在水中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它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为()牛。
27、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图1—2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A、,B、,C、,D、,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28、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和潜水艇相同),它的上浮和下潜是靠()来实现的。
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水对它的压强()。
(后2空填“增大”、“不变”或者“减少”)29、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⑴磨刀,从压强的角度考虑这是为了()。
(2)小科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哪个大,但手中没有密度计,也没有天平和量筒。
于是小科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筷子露出液面()(填“多”或“少”)的密度大。
⑶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科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
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味如何,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30、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
老师告诉小科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他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如下图所示,小科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
他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中盛的是盐水。
老师指出小科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所以不能得到正确结论。
其理由()31、在科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敏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
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块的重力;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敏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2)指出小敏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
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表一 甲物质(固态)实验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厘米3)19 10 218 20 3 27 30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3、如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由实验现象可知,C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和B 相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 组成的.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厘米3) 4 11 10 5 22 20 6 33 303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小明根据(a)、(b)实验,可得出结论:。
(3)而小华比较图(a)和图(c)后,得出的结论与小明完全相反。
造成小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1分)35、一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20牛;把这个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读数是12牛,这个物体的体积为1m3。
求:(1)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1分)(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分)(3)、如果把这个物体放到水银中,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少?(2分)(g取10牛/千克)36、一个均匀的正方体边长是10cm,密度是5克/厘米3,若放在一个长15cm,宽5cm的木条中央,则该正方体对木条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少?(g取10牛/千克)(6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