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1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1. 文艺学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 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2.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 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3. 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

4.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接姆斯 M.H.Abrams 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 作品、艺术家、世界 自然、生活 、欣赏四个要素组成。

5. 在现代 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

6. 作品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

7. 文学的完整活动必须考虑到作家、生活、作品、读者这几个方面的联系。

8.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9.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 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10.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和体验说。

11. 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 亚理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

12.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13. 雪莱指出 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14. 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15. 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 “文以载道说” 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16.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教化说”。

17. 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 又使人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18. 独立说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19. 托·斯·艾略特的名言 论诗 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 而不是别的东西。

20.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 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21. 文学观察嬗变的原因 ①时代原因 ②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

22. 中国梁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列了“时序”篇 说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23. 文学的定义 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 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2 24. 文学定义的五个主要命题 ①文化形态 ②审美意识形态 ③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④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 ⑤一种语言艺术。

25. 文学的文化意义有以下几点 ①提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②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③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④憧憬人类的未来 ⑤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26. 文学的文化意义分为 ①品质阅读 ②价值阅读。

27. “品质阅读”是指 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 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 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

28. “价值阅读”是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 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

29.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义形态。

30. 文学与社会关系 ①文学源于社会生活 ②文学改造社会生活。

31. 什么是审美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

32. 审美的特点 ①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 ②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33. 审美实现是如下三个层面的协同合作①主体心理层 ②客观对象层 ③中介层。

34. 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①广阔的包容性 ②思想的深刻性。

35.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 1 从性上看 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2 从主体特征看 是认识又是情感 3 从目的功能上看 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

36.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完整体 它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 它是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 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37. 体验是经验中的一种特殊形态 是经验中见出深意、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

38. 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特性 ①情感的诗意化 ②意义深刻化 ③感受的个性化。

39. 德国美学家、“移情”论的创立者是里普斯。

里普斯说明“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 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 更亲切 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40. 文学创作中的体验 也应该是这种“移情”的体验。

41. 文学文本 一种认为文学文本由言、意两层面构成 另一种则认为由言、象、意三层面构成。

42. 四层面说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文学文本四层面” 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意义单元 多重图式化面貌 再现的客体。

43. 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 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意蕴世界。

44. 音律的基本类型 双声、叠韵、叠音、叠字、平仄和押韵。

45. 文法通常有三类 词法、句法和篇法。

3 46.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内指性 ②音乐性 陌生化。

47. 内指性 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 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48. 音乐性 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韵效果的特性。

49. 陌生化 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 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

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 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 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

50. 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①艺术世界的有机性 ②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

51. 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①具体可感性 ②艺术概括性 ③审美理想性 ④审美属性。

52. 文学形象的一般形态可分为 ①写实性形象 ②抒情性形象 ③表意性形象。

其高级形态由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象征意象构成。

53. 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

54.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①特征性 ②丰厚历史意蕴 ③艺术魅力。

55. 艺术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 ②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 ③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56.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 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56. 自然主义者左拉提出 要使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环境中活动。

57.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①相互依存的关系 ②互相性关系。

58. 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①情景交融 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 ②虚实相生 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③生命律动 ④韵味无究。

59. 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 ①景中藏情式 ②情中见景式 ③情景并茂式。

60. 生命律动有三个特点 ①表诚挚之情 ②状飞动之趣 ③传万物之灵趣。

61. 王国维分类法 “有有我之境 有无和之境??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62. “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 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63. 意象的四种含义 ①心理意象 ②内心意象 ③泛化意象 ④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64. 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 ①哲理性 ②象征性 ③荒诞性 ④求解性。

65. 文学象征意象的分类 ①寓言式象征意象 ②符号式象征意象。

66. 从德国学者黑格尔提出性格是性格是现代艺术的真正中心到恩格斯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以人物性格为中心、以反映社会历史真实为主旨的现实主义叙事理论走向了成熟。

67. 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 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就是小说。

4 68. 在当代文化环境中 电影和电视叙事比小说影响更大。

影视文学又成为比小说更大众化、更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样式。

69. 叙事的层面 ①故事内容与故事叙述 ②叙事三个层面 1 故事内容 2 语言组织3 叙述行为。

70. 叙事的研究借鉴热奈特的三分法 分为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71. 叙述视角 也称叙述聚焦 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72. 叙述内容 从事件、情节和情景这三个方面对故事进行分析。

73. 人物 ①“扁平”人物 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 ②表意型人物 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③“圆形”人物 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④典型人物。

74.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75. 抒情的本质 ①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 ②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 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

76. 抒情的原则 ①古典主义的把情原则 ②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 ③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④抒情的一般原则 一是诚挚性原则 二是独特性原则 三是感染性原则。

77. 抒情的策略 ①语法策略 ②修辞策略 隐喻、典故、悖论是重要的四种。

78. 原型意象与抒情母题例题例示 1 伤春与悲秋 2 离情与别绪 3 思乡与怀远。

79. 原型意象是 原型意象、抒情母题与创新意识。

80. 抒情作品最主要的样式是抒情诗 抒情诗是抒情作品的典型象态。

它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体。

81.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82. 关于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 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得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 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83.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 文采、情调、韵味、气势、氛围。

84. 文学风格的特征 ①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②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③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85. 文学风格的划分 中国的简分法是“刚”、“柔”两类。

86. 艺术直觉 所谓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87. 艺术灵感的特征 特殊的思维状态有如下三大特征 ①突发性 ②迷狂性 ③创造性。

88. 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异同 ①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 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②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 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 ③与前面两点相关 艺术灵感是随机 5 性的、偶然的 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

89. 英语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曾说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讲到了三方面的道理 一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是诗人创作的动力 没有情感 就没有诗歌创作。

二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不仅仅是一种对原有情感的回忆 而且还创造新的情感。

三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是一种作家或诗人以自己的内在世界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无论这种被回忆起来的情感原来是积极情感还是消极情感 对它的再度体验都会使人产生美感享受。

90. 苏珊·朗格说 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 就是情感的意象。

91. 艺术想象的类型 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

92. 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 一是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

二是创作动机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

三是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

93. 艺术构想 所谓艺术构想就是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 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 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并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整个思维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