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工程静压管桩试桩总结

xxx工程静压管桩试桩总结

一、试验情况介绍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主要包括(1)、xx-xx段(左辅道:ZK2+565.689~ZK3+400.985,右辅道:YK2+576.590~YK3+222.100)、xx-xx段(xx段(B段)、连接线(L段)、xx段(D段)的路面、安全、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和绿化工程。

(2)、xx及xx段(左辅道:ZK9+100~ZK9+919,右辅道:YK9+100~YK9+927)的路基、路面、桥涵、排水工程、安全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和绿化工程。

对xx及xx段的路基软基处理主要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

本次试桩位置根据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在里程ZK9+318~ZK9+550段,编号分别为ZG-61-1、ZG-65-2、ZG-65-4、ZH-48-3、ZH-50-3、ZH-51-3;管桩型号C80—PHC—A400,直径d=40cm;管桩间距2.0米至2.5米不等,管桩桩长由23-36米不等,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00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20kpa。

压桩力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2、试验目的
(1)、试压桩后,全面了解该工程桩的所需终压力值桩长、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及贯入度情况。

(2)、核实设计水文地质资料;
(3)、确定有关各项施工工艺及参数;
(4)、确定施工设备性能、工艺。

3、施工时间
试桩时间:2013年6月20日~2013年6月21日
4、施工人员安排:
页脚内容1
本次试桩主要人员安排情况如表1:
试桩人员配备表表1
页脚内容2
4、试桩主要机具、设备一览表
二、试桩工艺及流程
页脚内容3
页脚内容4 1、施工方法及工艺
本次试桩全部采用YZY700型液压静力压桩机静压成桩的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
图1: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试桩过程
(1)、测量放线:测量组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出管桩处理范围边线控制桩。

中间桩位拉钢尺准确定位,插竹钎标识。

(2)、桩机就位:利用桩机上行走装置、移动行走就位,行走过程中要保持架底盘平稳,桩机就位后将行走油门关闭,然后将机架底盘调到水平固定。

(3)、起吊预制桩:吊车在起吊预制桩时,采用一点吊。

起吊过程中,略加大角度减少外伸长度后,慢慢地拖到桩机边后再开始垂直起钩,平稳地把桩送到压桩机夹桩器中,同时使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

页脚内容5
(4)、稳桩:当桩尖压入500mm后开始用全站仪成90o位置,调整桩的垂直度(测量仪器一般在距桩机15m以外处架设),观测时,上端与下端的垂直度偏差应≤0.5%。

(5)、压桩:桩在入土前,应在桩架或桩身上设置尺寸标志,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开始压桩时,边压边观测,如果超差,及时调整,但需保证桩身不裂,必要时拔出重插,不允许采用强扳的方法进行快速纠偏,而将桩身拉裂、折断。

压桩过程中,要保证压机最大压力满荷状态,连续运转,一气呵成,中间不得有间隔。

压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

开始沉桩时,记录压桩的开始及结束时间、入桩行程深度及相应油表压力值,以判别入桩情况正常与否及桩的承载能力并登记入表。

(6)、接桩:
①管桩现场采用长度:桩号ZG-61-1为12m、13m、13m三节焊接接桩,桩号ZG-65-2为13m、12m、11m 三节焊接接桩,桩号ZG-65-4为12m、12m、12m三节焊接接桩,桩号ZH-48-3、ZH-50-3、ZH-51-3分别为10m、10m、14m三节焊接接桩;焊接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密焊牢。

焊接时,应采取对称焊接,以减少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口涂沥青油防腐蚀。

②接桩一般在距离地面1m 左右进行。

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量不得大于20mm。

③接桩处的焊缝应自然冷却不少于5min 后才压入土中,对外露铁件应刷防腐漆。

(7)、送桩:将送桩筒底端对准送桩桩顶,然后施压以便达到设计标高位置,桩顶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控制,当达到桩管极限压力后而没有达到设计标高,应停止送桩。

三、桩基检测情况
2013年6月20日下午经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现场协商一致对试桩的静压管桩将做低应变、单桩坚向静载试验。

xx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受xx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于2013年7月3日
页脚内容6
对桩号:ZG-61-1、ZG-65-2、ZG-65-4、ZH-48-3、ZH-50-3、ZH-51-3进行低应变试验,试验结果:桩号ZG-61-1、ZG-65-4、ZH-50-3、ZH-51-3为I类桩,桩号ZG-65-2、ZH-48-3为II类桩;并于在2013年7月4日对桩号ZH-48-3进行单桩坚向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试验加载到600KN(第十级)时,总沉降量4.02mm,Q-s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s-lgt曲线呈平缓规则排列,综合分析,该桩极限承载力≥600KN。

详见附件“xx段工程xx合同段单桩坚向抗压静载检测结果通知单”编号050-13-0013(001)”。

四、试桩结论
1、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
(1)、根据预应力管桩在国内应用推广及现场试桩的情况来看,静压成桩这种施工方法,能较好地保证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应首选采用。

(2)、施工桩长的控制可按试桩所采用的方法,桩在入土前,在桩架或桩身上设置尺寸标志,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顶面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3)、压桩过程中,要保证压桩机最大压力满荷状态,连续运转,一气呵成,中间不得有间隔。

(4)、接桩时,应采取对称焊接,以减少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接桩处的焊缝应自然冷却不少于5min。

(5)、桩机移机至下一桩位施工时,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2、相关参数
(1)、采用YZY-700型液压静力压桩机静压法成桩工艺时,成桩后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结果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2)、采用两主缸(慢档)压桩组合的试验结果能满足工艺要求,在以后的施工中,采用此组合
页脚内容7
是可行的,施工顺序采用同排连续法施工。

3、人员配置
通过试桩检测成果及施工现场情况来看,预应力管桩施工时的人员配置及作业组织是合理可行的。

附件一:桩基检测结果通知(低应变法)
附件二: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报告
附件三:PHC管桩合格证明书
页脚内容8
一环西线辅道南庄段工程(FDS-04合同段)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3年7月8日
页脚内容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