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九年级语文试卷用时: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

(4分)黄山松针叶短粗chóu密,顶平如削,干曲枝qiú,苍翠奇特。

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

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yì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qióng。

(选自《飞红滴翠记黄山》)2.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2)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其一》)(3)蒌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4)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在烈日和暴雨下》)(5)一切景语皆情语。

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欧阳修笔下的“,。

”写出了琅琊山春夏时节山林的秀美;“至于夏水襄陵,。

”描绘了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白露为霜。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意……3.名著阅读(6分)【人物榜】(1)“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一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样高,头剃的亮,没留胡子”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1分)(2)他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旅游。

他旅游过“小人国”和“大人国”,经历一番历险,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他的名字是。

(1分)【故事苑】(3)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2分)(4)“骆驼祥子”这一绰号的由来是什么?(2分)4.许多优秀的诗歌,语言不仅形象凝练,而且含蓄隽永,蕴含哲理。

仿照示例,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下面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

(任选一句)(4分)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东坡)哲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得到的结论不一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1)“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哲理:(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哲理:5.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苏州水、苏州话和昆曲表现形式的特点。

(3分)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

苏州,这个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滋润的。

那一条条河港水巷如丝带般飘逸着,水就在那里温柔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

渐渐地,这水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苏州人待人接物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水的好处。

苏州人讲话是柔婉的,仿佛掺了蜜糖的糯米圆子,又如评弹和昆曲,听了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昆曲最初的名字是“水磨腔”,可见,也是水的产物。

她不像西方戏剧那样具有摹仿现实的写实性,她将生活语言的自然形态,化为了写意的诗歌艺术;将生活行为与表情的自然形态,化为了写意的表演艺术;甚至将生活中环境的自然形态,也化为了写意的布景艺术。

水,有时是可以变为阳春白雪的。

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阅读《捕蛇者说》(节选)和《陶侃惜谷》,完成6~9题。

(13分)【甲文】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晋书》)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①以尽吾齿.:②日.蹙: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2分)②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2分)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3分)…………()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去.国怀乡 D.醉翁之意不在酒.9.甲文中蒋氏“两戚”、作者“两悲”各为了什么?(4分)(二)阅读议论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完成10-14题。

(15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朱铁志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

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

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

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

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10.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11.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12.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四是。

(2分)13.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

(4分)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三)阅读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完成15~19题。

(共17分)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

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

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

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她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

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

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

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乎像丝一样细的脚。

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翔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

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

我把蝴蝶放在盛满阳光的一片嫩叶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

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

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

阳光闪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净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明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