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对生物学教师和生物学教学都提
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生物学教师要通力打造一个融启发性、创造性、自主性、交互性
于一堂的生物课堂教学氛围。
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并达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呢?在
教学中认真落实主体性教学,注重课堂动态生成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科
学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
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
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3)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在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而且生物育种知识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该知识内容不仅是必修2 的学习主线之一,还
与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专题有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
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
需要的,通过该内容的分析学习,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考纲展示】
本节课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五年两考(全国卷2 014:32;2015:40),考试题型为非选择题的形式。
命题的角度主要是结合实例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知识内容: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
用。
能力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 课时,复习课。
【教学过程】
论。
1
学生的遗传图解
2
方案进行评价。
和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