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件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件
专制主义:一种君臣关系,中央决策方式,
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 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 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其特点一是君主 个人专断独裁;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 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灭齐
灭魏 (前221年)
灭韩(前225年)
(前230年)
灭楚
(前223年)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秦始皇
古风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群雄割据 的历史,缔造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秦帝国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和巩固 统一的措施,不仅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 要,而且对此后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 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 秦国变秦朝: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 家建立 大一统与秦朝中) 件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中央集权: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整体与部分、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 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 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其特点一 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孔子感叹“天下无道”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天下无道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 (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 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 此,孔子很是感叹! “礼崩乐坏”生动地表 明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已经遭到破坏,周王 的权威地位已经大一不统与复秦朝存中央集在权制。度确立课
➢周王室的衰落和宗法制的破坏 ➢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 ➢战国时期的政局变化和变法运动 ➢秦统一六国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概括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A、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周王室的王畿越来越 小,财政困难;周王的势力还不敌大的诸侯,诸侯不再朝 觐周王。 B 、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的分封权利下移。 C、诸侯之间争霸战争不断。 D、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 旧制度,实行新的社会制度。
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竞 争激烈,各国为了增强国力,不 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书解》
进行变革。秦国的商鞅变法,在
这些变革中收效最大,为秦后来
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秦国
(四)秦统一六国 灭燕
(前222年)
(前228年)
灭赵
岳麓版必修1第一单元 中国古Fra bibliotek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导入
幽王“烽火戏诸侯 一笑失天下 ”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为博 得她的欢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起骊山 的烽火,示警有敌人进犯。各地诸侯纷 纷带兵来到骊山,准备与敌人厮杀,保 卫周王。褒姒看到他们到达时气喘吁吁 的样子,开心地笑了。但是,从此周王 却失信于诸侯。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 “烽火戏诸侯”。后来,犬戎真的来攻 打,幽王点起烽火,诸侯们再也不来援 助。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三)战国时期的政局变化和变法运动
诸侯国君在战国中期以后先 后改称“王”意味着什么?
反映出这些国君已经不满足于 诸侯 的政治地位,他们已经公开表 示不再承认周朝的分封。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三)战国时期的政局变化和变法运动
商鞅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卫国 人,后入秦,被秦孝公任左庶长,实行 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人民 为国家立军功,并且,废除井田制和贵 族世袭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县制。 商鞅虽然后来被旧贵族杀害,但是,变 法却推行下去,“商君虽死而秦法行”, 秦国从此强大起来。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 私田扩大,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 削制度得以确立,社会经济因之得到发展。
(3)文化上,社会思潮相当活跃,形成“百 家争鸣”的局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也取得一系列成就。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一、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骊山烽火台遗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 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分封制 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在诸侯国内展开变法 运动,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
件
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 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 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 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 权力的一种表现。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二)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
齐桓公与管仲 (拓片) (山东嘉祥武梁祠)
春秋时期,周王的威望降低,一些大的 诸侯国纷纷起来争霸,先后出现了“春秋 五霸”。在大国争霸战争中,许多分散的 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一)周王室的衰落和宗法制的破坏
周郑交质 周郑交恶 射王中肩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课 件
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拜、 贡奉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 得不依赖诸侯的资助,周桓王、周顷王曾 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赙(求葬费)”、 “告饥”、“求车”、“求金”。天子不 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 侯国的摆布。周襄王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 “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 诸侯召开的会议。天子“共主”的地位, 此时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 的时代,各种矛盾都在急剧发展,而且错 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