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录论文摘要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现状、特点1.1加工贸易的概念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1.3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点2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2.1我国加工贸易中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大2.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2.3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模式尚不能完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 2.4容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2.5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缺失2.6我国加工贸易渠道走私严重,扰乱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2.7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发展很不平衡3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3.1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机遇3.2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挑战4我国加工贸易的对策4.1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型加工贸易产业发展4.2改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4.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的政策体系和监督模式4.4转移原产国别,减少对外贸易摩擦4.5积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4.6严厉打击加工贸易走私违法活动,维护健康的对外贸易秩序 4.7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5结论参考文献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技术依赖、贸易的贫困化增长、走私、引发贸易摩擦等鉴于此,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

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将如何利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焦点。

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特点、现状着手,首先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给加工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存在问题、转型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processing and trad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China's economy to a Som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poverty increased trade, smuggling, lead to trade friction, in view of this, our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a serie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policy. Under the new policy context, how China will use policy instruments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to start with the first analysi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proble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cessing trad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s positive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earch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rocessing trad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made after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Keywords: processing trade, problems, transformation1.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现状、特点1.1 加工贸易的概念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1.进料加工。

又叫以进养出,指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本国的技术、设备和劳力,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

进料加工贸易要注意所加工的成品在国际市场上要有销路。

否则,进口原料外汇很难平衡,从这一点看进料加工要承担价格风险和成品的销售风险。

2.来料加工。

它通常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自己收取加工费。

有的是全部由对方来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对方来料,一部分由加工方采用本国原料的辅料。

此外,有时对方只提出式样、规格等要求,而由加工方使用当地的原、辅料进行加工生产。

这种做法常被称为“来样加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世界工厂为标志的,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使我国参与到全球生产的大分工当中,扩大了进出口贸易,这其中加工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随着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上升,其规模也逐渐扩大,取得了飞速的增长。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9093.2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

另据海关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2.6万家,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有3000万~4000万人,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及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由开放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放缓趋稳阶段。

我国加工贸易增速有两次低谷阶段,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这两次都源于外来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次年,我国加工贸易同比增长仅2个百分点,创下20年来最低增速。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下,我国加工贸易增速再次大幅回落。

2008年10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速放慢至6.3%,环比下降4.9%;11月同比和环比同时呈现15%上下的降幅;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出现-13.9%的首次负增长,其间全国共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

外商直接投资的回落,制约了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的扩张。

另一方面,国外订单大幅减少,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也不得不收缩生产规模,加工贸易进出口严重受阻,由此拉开了“零下气候”的大幕,加工贸易的脆弱和结构性缺陷也随之显现。

1.2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世界工厂为标志的,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使我国参与到全球生产的大分工当中,扩大了进出口贸易,这其中加工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随着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上升,其规模也逐渐扩大,取得了飞速的增长。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9093.2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

另据海关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2.6万家,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有3000万~4000万人,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及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由开放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放缓趋稳阶段。

我国加工贸易增速有两次低谷阶段,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这两次都源于外来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次年,我国加工贸易同比增长仅2个百分点,创下20年来最低增速。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下,我国加工贸易增速再次大幅回落。

2008年10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速放慢至6.3%,环比下降4.9%;11月同比和环比同时呈现15%上下的降幅;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出现-13.9%的首次负增长,其间全国共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

外商直接投资的回落,制约了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的扩张。

另一方面,国外订单大幅减少,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也不得不收缩生产规模,加工贸易进出口严重受阻,由此拉开了“零下气候”的大幕,加工贸易的脆弱和结构性缺陷也随之显现。

1.3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点1.3.1 加工贸易增长迅速,对外贸贡献大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加入WTO,我国凭借比较成本优势、地理优势、政策和环境优势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对总贸易的贡献率是巨大的。

200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742.9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为2302.1亿美元,对外贸的贡献率达到了48.54%;2009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额为9093.2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41.19%;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总增量为6791.1亿美元,对外贸的平均贡献率为46.32%。

1.3.2 外资企业仍然是加工贸易主体,但私营企业增长迅速外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

在加工贸易出口构成中,2001年外资企业占整个加工贸易的比重为44.2%,贸易额为1065.9亿美元;到2006年比重上升为51.8%,贸易额上升为4311.4亿美元。

在加工贸易进口构成中,2001年外资企业占整个加工贸易的比重为29%,贸易额为702.9亿美元;到2006年上升为33%,贸易额上升为2744.1亿美元。

由此可见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确实占据主导地位。

而同期私营企业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

在加工贸易出口构成中,2001年私营企业加工贸易额为5.26亿美元所占比重为0.22%,到2006年达到176.75亿美元,所占比重上升为2.1%。

在加工贸易进口构成中,2001年私营企业加工贸易额为2.5亿美元,所占比重为0.1%,到2006年达到109.5亿美元,所占比重上升为1.3%。

六年间外资企业贸易额增加了33.6倍;私营企业贸易额增加了43.8倍,所以私营企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外资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