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入门基础PPT课件
16
异常心电图
冲动形成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房传导阻滞
过早搏动
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心动过速
室内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预激综合征
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17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停搏
诊 ①窦性心律 断 ②心率<60次/分 要 点
①窦性心律 ②心率>100次/分
①窦性心律
②较长时间无P波产生 ③长间歇与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③急性肺水肿或严重心衰时易发生,注意改善 血流动力学障碍。注意低钾、低镁现象
心 电 图
19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 ①心率150-250次/分
①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
参考书籍、电子文档等 断 ②QRS波形态及时限正常
要 ③逆行P波
②心室率130-250次/分 ③无相关P波,呈房室分离
7
P-R间期:指P波起点到QRS波群的起点之 间的间期,它代表从心房肌开始除极到心 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间期正常范围 0.12-0.20s。
8
QRS波群:是反映左、右心室(包括室间膈)除极的电位变 化。QRS正常时限0.06-0.10s。在肢导联中,每个导联 QRS波群电压的代数和均<0.5mv,在胸导联中,每个QRS 波群QRS波群电压的代数和均<0.8mv,称为QRS低电压命 名:Q波: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第一个向上的波S波:第二 个向下的波
③QRS波形一般正常
治 ①最有效的同步直流电复律
心电图入门基础
——心血管内科
1
目录
心电图的作用及产生机制 心电图导联的连接及位置 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及命名 心电图的简单读图及测量 异常心电图
2
心电图的作用
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对个别案例提供决定性作用 呼吸系统及脑血管系统诊断 心律失常的诊断 鉴别胸痛诊断、心肌梗死诊疗及溶栓治疗 效果评价
3
心电图产生机制
断 形态各异
出现
②常无相关P波
要 ②P-R间期正常或延长
②逆行P波
③完全性代偿间歇
点 ③QRS波形态通常正常
③完全性代偿间歇 ④QRS波>0.12s
④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④P-R间期<0.12s ⑤R on T
治 ①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无需治疗 疗 ②普罗帕酮(心律平) 要 点
①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降低死 亡率 ②在AMI中,容易发生室颤,应用利多卡因、 胺碘酮治疗有效
治 ①应用阿托品、麻黄碱上腺
疗 丙肾上腺素等药物
②非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 素等药物
要 ②心脏起搏治疗
剂:地尔硫卓
②心脏起搏治疗
点
心 电 图
18
过早搏动
房性早搏
房室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
诊 ①P波提前出现,与窦性P波 ①QRS波形态提前 ①QRS波形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
9
ST段:是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开始前的一段平线。代表 左、右心室全部除极完毕到复极开始以前的一段时间。正 常S-T段可稍偏离基线,V1-V3导联抬高不应超过0.3mv。 肢体导联和V4-V6抬高不应超过0.1mv。任一导联S-T段压 低均不应超过0.05mv
10
T波:是继ST段后一个较低而宽的波,代 表心室复极过程所引起的电位变化。正常 情况下,T波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同, 高度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TaVR应 倒置。
5
肢体导联
胸导联
导联 红 黄 绿 黑 红 黄 绿 棕 黑 紫 颜色 记号 R L F N V1 V2 V3 V4 V5 V6
电极 右手 左手 左脚 右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位置
颜色
6
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及命名
PQRSTU P波:左右心房的除极波,正常P波呈圆钝 形, P波在I、II、VF、V4-V6导联直立, VR导联倒置,其余导联可双向、倒置或低 平,时间<0.11-0.12s,电压<0.25mv
上腺素等
④持续发作的可以临时起搏心室或者植入起搏器
心 电 图
20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诊 ①呈现规律大F波
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间隔
断 ②心房率250-300次/分,心室律规则或者不 不均的颤动波小f波
要 规则
②RR间隔不规则,心室率100-160次/分
点 ③QRS波形一般正常
点
④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治 ①尝试刺激迷走神经
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胺碘酮静注同时持续静
疗 ②首选腺苷,无效改为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滴
要 伴有心衰使用西地兰,也可使多巴胺,但老 ②药物无效电复律
点 年人,AMI禁用。普罗帕酮,艾司洛尔也可。 ③尖端扭转型禁用以上用药,可使用镁盐、异丙肾
③使用药物无效后同步电复律
每小格=1.0mm。 1mV=10mm时
采用25mm/s的纸速 每一小格=0.1mV
1.0mm=0.04s
心率的计数公式: 60/平均P-P间期或平均R-R间期(秒)
14
估算心率:选R或R波对准格边,第二个波 对准.
150次/分
75次/分
50次/分
15
正常心电图
①其频率为60-100次/分,基本整齐。 ②心电图P波规律出现,在I、II、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③P-R间期正常范围0.12-0.20s,同一导 联上P-P间距≤0.12s
心肌细胞生物电变化是由K+、Na+、Cl-、 Ca2+等带电离子的选择性通透及各种离子 的定向流动引起的,表现为细胞膜内外的 电位变化。 电活动路线: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 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
4
心电图导联的连接及位置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与V4联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与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处 V7:左腋后线与V4水平处 V8:左肩胛下角与V4水平处 V9:左脊柱旁线(脊柱突旁2厘米处) 与V4水平处 V3R:右胸部与V3对称处 V4R:右胸部与V4对称处 V5R:右胸部与V5对称处
11
Q-T间期:自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结的间 期,它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部过程。 心率60~100次/分时,Q-T时期0.32s~ 0.44s.心率快,Q-T间期短。
12
心电图的简单读图及测量
13
横向:
纵向:代表电压,测
横向距离代表时间, 波幅的高度与深度。
检测各波的时间。 输入定准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