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遗产概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概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概论》
一、课程名称:文化遗产概论
二、课程类型:本科学科平台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文博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文保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刘军民、魏女
七、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概论》是一门以文化遗产及其发展为主要讲解对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发展、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念比较、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主要讲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与文物学的概念和内涵、中国文物学发展简史和中国几种主要文物种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包括瓷器、青铜器、玉器,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文物种类的常识性内容,如概念、分类、特点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的主要内容:见后附的大纲
2.课程要求
(1)必须熟悉我国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重视文化遗产与其他学科(如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的关系,不能孤立的学习文化遗产;
(3)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研究思路,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综合价值。

第一部分
第一章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文化遗产
第二节文化景观
第三节大遗址
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节理念变迁历程
第二节保护利用现状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第一节欧美国家
第二节亚洲国家
第三节启示及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考古遗址及其保护
第一节考古遗址属性
第二节考古遗址价值
第三节考古遗址与区域关系
第四节大遗址及其保护
第五章世界文化遗产与申遗
第一节申遗的意义
第二节申遗工作流程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四节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第六章其他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节工业遗产保护
第二节建筑遗产保护
第三节传统村落保护
第四节非物质遗产保护
第二部分第一章文物与文物学(4个课时)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文物”的概念与内涵
二、“文物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中国文物学简介
一、何谓“文物学”
二、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文物? 文物有何价值?
2.文物学都研究什么?
第二章有关文物的实际工作(7个课时)
第一节文物的分类与鉴定
一、文物的分类
二、文物的鉴定
第二节文物的收藏与管理
一、文物的收藏
二、文物的管理
第二章思考题:
1.文物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2.文物鉴定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3.国有单位、个人文物收藏的合法途径各是什么?
4. 文物管理的原则和内容有哪些?
第三章中国文物分论(7个课时)
第一节中国古代瓷器
一、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
二、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中国古代青铜器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起源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中国古代玉器
一、玉的概念及中国主要玉料的产地
二、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简史
第三章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解释下列名词:覆烧、“南青北白”、“名窑林立”、至正型青花瓷、彩绘瓷、
第二部分参考资料:
1.吴诗池:《文物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夏鼐、王仲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

3.谢辰生、吕济民:《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4.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张懋镕:《青铜器鉴赏》,广西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6.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二次印刷。

7.杨伯达:《古玉史论》,紫禁城出版,1998年出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