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诊疗指南2013
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口服避孕药,增加茶碱血浓度。
糖皮质激素
稳定期患者长期吸入激素不能阻止FEV1的降低趋势。
长期规律吸入激素适用于:FEV1占预计值%<50%(Ⅲ级和 Ⅳ级)且有临床症状及反复加重的慢阻肺患者。
稳定期患者不主张口服或静脉用。
糖皮质激素
联用β2受体激动剂较单用效果好 目前有:氟地卡松/沙美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改善健康状况
2.降低未来风险:
防止疾病进展 防止和治疗急性加重 减少病死率
教育与管理:戒烟、科普知识、随访 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 药物治疗
稳定期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主要措施,首选吸入剂 β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药 茶碱类
2、激素 3、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4、其他药物
外科治疗
肺大泡切除术 肺减容术:减少肺过度通气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 肺移植术
慢阻肺稳定期起始治疗药物推荐方案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首选方案 SAMA(需要时)或 SABA(需要时) LAMA或LABA
抗胆碱药
药名
起效时间
达峰时 间
疗效
用法
异丙托溴 较沙丁胺 30铵气雾剂 醇慢 90min
6-8h
每次1-2喷(每喷20μg), 3-4次/日
噻托溴铵
24h 以上
18μg,1/日
茶碱类
注意 1.吸烟、饮酒、抗惊厥药和利福平等,可缩短茶碱半衰期; 2.老年人、持续发热、心力衰竭、肝功差、西咪替丁、大环
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慢性支气管炎: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患者每 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232)
肺气肿: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 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 时,则能诊断为慢阻肺;
如患者仅有慢支炎和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 为慢阻肺。
慢阻肺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患者,概率不低。
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了 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肺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雾霾
病理学表现
病理生理学改变
特征性的变化:持续气流受限致肺通气功能障碍。
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 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 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哮喘的气流受限是可逆的。部分患者可发展到不可逆。
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慢阻肺的综合评估
症状评估(mMRC问卷)
慢阻肺的综合评估
肺功能评上一年发生≥2次急性加重史者,或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1 次,预示以后频繁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大。
慢阻肺的综合评估
慢阻肺的综合评估
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
目标:
缓解症状
1.减轻当前症状: 改善运动耐量
β2受体激动剂
分 类
药名
短 效
沙丁胺醇和 特布他林气
雾剂
起效时 间
数分钟
福莫特罗
长 效 茚达特罗
1-3min
达峰时 间
1530min
疗效
用法
每次1-2喷(每喷 4-5h 100μg),24h<8-
12喷
12h以 上
4.5-9μg,2/日
24h以 上
150-300μg,1/日
SABA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
中国COPD诊治指南 (2013年修订版)
内容
1.定义 2.发病机制 3.病理学表现 4.病理生理学改变 5.危险因素 6.临床表现 7.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监测指标 8.诊断和鉴别诊断 9.COPD的综合评估 10.COPD稳定期的管理 11.COPD急性加重的管理 12.COPD与合并症
制剂
两种联合
不推荐慢阻肺患者采用长期口服激素及单一吸入激素治疗。
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通过抑制细胞内环腺苷酸降解来减轻炎症。 罗氟司特
其他药物
祛痰药:氨溴索、乙酰半胱胺酸、溴己新 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 免疫调节剂:不推荐作为常规使用 疫苗:流感疫苗(每年接种1次、秋季,2次、秋冬季)、肺炎
危险因素
个体因素:遗传易感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环境因素 吸烟 空气污染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生物燃料烟雾 感染 社会经济地位
临床表现
症状: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喘息和胸闷、其他症状 病史 体征:桶状胸、右心衰等
实验室检查
肺功能检查----基本项目、金标准 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
受限。 胸片、CT:无特异性。排除其他疾病。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和血气分析:SpO2﹤92%,应该进行血气分
析检查。 其他检查:痰培养等
诊断
综合确定: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肺功能等辅助检查,排除其 他疾病。
必备条件: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确定存在 持续气流受限
病程分期
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超过日常变异范围的持续恶化, 并需改变药物治疗方案,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常有短期内咳 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粘液脓 性痰,可伴有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2.稳定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病情疾病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鉴别诊断
方法:鼻导管1-2L/min,持续>15h/日。
低浓度控制性氧疗
通气支持
明显高碳酸血症患者 可改善生存率,但不能改善生命质量
康复治疗
呼吸生理治疗:缩唇呼吸、避免快速浅表呼吸; 肌肉训练:步行、登梯、踏车等; 营养支持:避免过胖、避免摄入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食物
(产生过多CO2); 精神治疗 教育等多方面措施
球菌疫苗 中医治疗
氧疗
目的:使患者在海平面水平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60mmHg和 /或使SaO2升至90%。
家庭氧疗指征:1. PaO2≤55mmHg或SaO2 ≤88%,有或无高碳 酸血症;2. PaO2为55-60mmHg或SaO2 <89%,并有肺动脉高 压、心衰或红细胞增多症(HCT>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