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两边的和 第三边
2、三角形两边的差 第三边
3、判断三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方法:最小两数之和大于第三边
4、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为a 和b ,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例: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5,6,10
B.5,6,11
C.3,4,8
D.4,4,8
例: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7和12,则第三边长得取值范围为( )
考点二:5、三角形具有 性,四边形具有 性
例: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
A.正方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直角三角形
考点三:
1. 三角形的高
从△ABC 的顶点向它的对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 ,
那么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高。
注:三角形面积=底×底边上的高
例:AD 是△ABC 的高,∠ADB=∠ADC=
例:AD 是△ABC 的高,AD=3,BC=5,则△ABC 的面积是
2. 三角形的中线
连接△ABC 的顶点A 和它所对的对边BC 的中点D ,
所得的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
几何语言: AD 是△ABC 的中线 BD=CD=2
1BC 注: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D 例:AD 是△ABC 的中线 ,BD=3,则CD= ,BC= ,
若△ABC 的面积是18,则△ABD 的面积等于 。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A 的平分线与对边BC 交于点D ,那么线段AD 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几何语言: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AD=∠CAD=2
1∠BAC 例: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70度,则∠BAD= ,∠CAD=
考点四: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几何语言:∠A+∠B+∠C=
例:在△ABC 中,∠B=45度,∠C=55度,则∠A=
考点五:三角形的外角
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 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几何语言: ∠ACD 是△ABC 的外角
∴∠ACD=∠A+∠B
例:如图,已知∠ACD=120度,∠B=50度,则∠A=
考点六: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等于
例:计算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例: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度,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考点七: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例:十二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例: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都是40度,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