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宋经济

两宋经济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
门类众多,分类精细,技术一流,贸易活跃
1、纺织业 北宋的纺织业主要有丝、麻、毛等部门,其中丝织
业仍占主要地位。 南宋的棉织业在局部地区进一步发展。 在纺织业的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独立经营的机户,
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商品生产。
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争上,随 所欲作花鸟禽兽状。以小梭织纬,先 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 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若 雕镂之象,故曰刻丝”(宋)庄季裕 《鸡肋篇》
天下垦田:景德中,丁谓著《会计录》云,总得一百八 十六万余顷。以是岁七百二十二万余户计之,是四户耕田 一顷,由是而知天下隐田多矣。......至天圣中,国史则云: 开宝末,垦田二百九十五万二千三百二十顷六十亩;至道 二年,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二百五十一顷二十五亩;天禧五 年,五百二十四万七千五百八十四顷三十二亩。
州之东北七十余里,即利国监,自古为官铁、商贾所聚,其民富乐, 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地既产精铁,而民皆善 锻。——《苏轼文集》(徐州上皇帝书)
长溪炉户二十三,高炉八,岁各输三千一百十七文省;平炉四,一 千九百文省;小炉一,一千三百省。
——《淳熙三山志》卷十四《炉户》
三、商业市镇的繁荣 1、大城市、中小市镇兴旺发达。 2、市场的发展形成城市、镇市、草市(墟市)三级金
代表性著作
李剑农
漆 侠
斯波义信
一、农业生产方式的飞速发展
1、生产力:农业工具和 耕作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 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主要标志
第一,农具品种更加复杂多 样反映出耕作技术进一步细 密。
宋铁犁铧
宋四齿铁耙
第二,灌溉工具及其他农具的改进和推广
北宋时,非但用人力运转之龙骨踏车,已甚普及,即 借水力运转之筒车,即水轮,亦已开始盛行。灌溉器具使 用之普及与变化,似与南部耕地之扩展,即水乡圩田与山 乡梯田制之发达,有密切之关系。
第三,耕作技术的提高 北方实行两年三熟的麦粟复种制 江南水稻生产普遍采用移栽插秧技术 江南实行稻麦轮作和水稻一年两收复种制
一种《
岁无农
所虚书
资日》,,绵收绵无源自相虚割继月

。,

第四, 农作物的推广和交流
宋以后,中国东南闽岭 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 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 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 瓜。茶树、甘蔗等经济 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 发展,在某些地区(如 洞庭湖区)出现了比较 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 的“专业户”,这对传 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 突破。
第五节 两宋经济 P375 P416 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商业市镇的繁荣 四、经济重心南移
北宋时期:采取了奖励垦荒,扶助生产,减轻负担等 恢复生产的措施。另一方面,当时的封建租佃契约关系得 到较大的发展,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生 产积极性有了提高。
南宋临安
市镇经济的繁荣
宋朝的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宋初即于广州、杭州、 明州各设市舶司,以后又设于泉州、温州、江阴、密州等 地,其工作包括对外商的接待、抽税、管理,同时对本国 出海船只亦进行检查征税。为增加税入,曾采取一系列办 法主动招徕外商。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 期已增至200万贯。大抵外贸输出以丝绸、瓷器为大宗, 输入者有珠宝、药材、香料等等。
字塔型结构。城市中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面街之处皆 可开店,大城市夜有夜市,凌晨有“鬼市”。
宋代的区域市场:一是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二
是以苏杭为中心的东南六路市场;三是以成都等为中心的 蜀川市场;四是以太原等为中心的西北市场。
3、海外贸易盛况空前。
信用交易的新形式
唐代的柜坊和飞钱
宋代出现纸币
宋朝开始了由“现币交易” 转入“信用交易”之过渡 时期。
(家有万贯,不如官瓷一片;钧瓷一片红,三世不受穷)
宋代名窑及其产品展示
3、印刷术
唐朝已经出现雕版印刷,其扩于五 代、精于宋。北宋庆历中,毕昇发 明胶泥活字板。至元代,出现木刻 活字板。
入明以后,又有铜 制活字板。杭州、 成都、福建、汴梁 成为四大印书中心, 印刷术的发展对文 化普及起到极其重 要的作用。
2、制瓷业 北宋官窑的繁荣
南宋景德镇瓷 都的兴起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河北 · 定州 河南 · 汝州 河南 · 汴京 浙江 · 越州 河南 · 禹州
白瓷 青瓷 体薄色青 青瓷 红、紫瓷
景德镇兴起原因大约有二:一为自然环境,蕴藏优 良陶土。二为宋室南渡,旧名窑之瓷器不能获得,景德 镇凭借自然优势获得大发展,仿制各地名瓷,逐渐成为 制瓷业集大成之地。元以后,宫廷所需瓷器,都由景德 镇制造。
4.煤铁革命
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庄季裕《鸡肋篇》
石炭行 并序(苏轼)
彭城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护於州之西南、白土镇之 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根苗一发浩无际, 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 烁玉流金是精悍。 南山栗林淅可息, 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 要斩长鲸为万段。
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 ——交子
南宋“会子”与金“交钞”
市场营销手段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 夫钢针……
《东京梦华录》: “卖生鱼则用浅
抱桶,以柳叶间串 清水中浸,或循街 出卖”。
“又东十字大 街……茶坊,每日 五更点灯博易,买 卖衣服图画花环领 抹之类,至晓即散, 谓之鬼市子” “果木集于朱雀 门外及州桥之西, 谓之果子行,纸画 儿亦在彼处行贩”
南宋时期,由于广大军民抑制、打击了金朝侵略军, 保卫了南宋的半壁河山,使长江流城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 自唐宋以来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免受严重破坏。由于北方 人民不甘忍受女真贵族的压迫奴役,大量南迁,一方面给 南方补充大量劳动人手,另一方面,使南北方生产经验 (技术)得到交流。 金代经济同样取得一定的成就。
宋代谷物移植图
2、生产关系的进步
生产资料的所有 制性质
人们有生产过程中 的地位和关系如何?
产品如何分配?
土地自由买卖
土地租佃契约取代原来的
私属性租佃关系,以合同性 质确定了主佃双方的责权利
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
宋以后手工业发展之最可注目者,其一为机织手工业有 自原料生产之农业家庭开始分离之迹象;其二为瓷器之高 度发展。宋以后海外贸易发达,输出商品,实以丝织物与 瓷器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