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v v k k vQ dxdy vk dΓ vk dΓ x x y y n n Ω Γq Γ
(1.3.12) v k q dΓ 0 n Γq v v k k vQ dxdy v v k dΓ x x y y n Ω Γq 0 vk dΓ v q dΓ 0 n Γ Γq x 对于任意函数v、v ,可以不失一般地设为:v v , 并令: Γ 上式可表示为: y Ω vkdΩ Ω vQdΩ Γ vq dΓ vk n dΓ 0 (1.3.15) Γ q
—— 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式(1.3.9)的特点: (1)对函数向量 u 的导数阶数降低了,而对v的导数阶数升高了; (2)对函数向量 v 的连续性要求提高了; (3)对函数向量 u 的连续性要求降低了。
例:二维热传导问题: Ω : A( ) (k ) (k ) Q 0 x x y y Γ q : k q 0 Γ : 0 n
Γ
显然有: 式(1.3.2)与式(1.3.4 )等价。
(1.3.4)
将式(1.3.5)与式(1.3.7 )相加,有
v A ( u ) d Ω v B(u)dΓ 0 Ω Γ
(1.3.5)
—— 原定解问题的方程(1.3.1 )和(1.3.2 )的等效积分形式。 等效积分式(1.3.5)对函数
v v1 , v2 ,, vm

显然有: 式(1.3.1 )与式(1.3.3 )等价
(1.3.3 )
设一组与方程(1.3.2)个数相同的任意函数向量:
v v1 , v2 ,, vl
v B(u)dΓ Γ Γ

Ω A(u) 0
B(u) 0
v1B1 (u) v2 B2 (u) vl Bl (u)dΓ 0
v v (k )dxdy (k )dxdy v(k )nx dΓ x x x x 对式(1.3.10) Ω x Ω Γ 分部积分: v v (k )dxdy (k )dxdy v(k )n y dΓ y y y y y Ω Ω Γ
式中:n x , n y 边界的外法线方向关于坐标轴的方向余弦。 将其代入式(1.3.10)有
(2)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v v k k vQ dxdy vk nx n y dΓ x x y y y x Ω Γ Γ Γ q Γ v k q dΓ 0 n Γq n
q dΓ v (k ) (k ) Q dxdy v k n x x y y Γq Ω
(1.3.10)
1.3.3 变分原理的定义和意义
1. 变分原理与变分法 若一连续介质问题存在一标量泛函 :
A( ) 0
—— 控制微分方程
Γ : 0 Γ :
q
k
n
q 0
—— 问题的边界条件
Q
—— 热源密度
B ( ) 0 k q n
q —— 边界上的热流 k —— 热传导系数 n —— 边界外法线方向
—— A、B 分别表示两微分算子
出版社
参考教材《有限元方法基础教程》 Daryl L.Logan
著 伍义生 吴永礼 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有限元方法编程》 I.M. Smith,D.V. Griffiths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 Saeed Moaveni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徐芝纶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 与程序,使学生能够掌握其求解力学问题的特点, 解题过程,熟悉一种有限元程序,初步具备使用 有限元方法解决工程设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 1 章
1.1 1.2
绪论
什么是有限元? 有限元法的发展简史
1.3
1.4 1.5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结构有限元法的一般步骤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
v, v , u
的要求:
v, v : —— (a)单值、(b)可积。 u : —— 取决于微分算子 A、B 的最高阶数。
若微分算子 A、B 的最高阶数为 n , 则要求函数u为Cn-1类函数。
1.3.2 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v A ( u ) d Ω v B(u)dΓ 0 Ω Γ
一般地情形,设未知函数向量为:
u u1 , u2 ,, un
其定解问题可表示为:

A1 (u) A(u) A2 (u) 0 m B1 (u) B(u) B2 (u) 0 l
Ω A(u) 0
n
在 q 边界上自动得到满足。这类边界条件称为自然边界条件。
(2)适当选取函数 v ,使得
Γq : v Γ 0
q
Γ : v Γ 0
Ω
式(1.3.15)成为:
—— 伽辽金(Galerkin)方程 (3)与等效积分形式(1.3.10)相比较,函数 的导数降了一阶。

Ω
vkdΩ vQdΩ 0
(2)编制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
主要有限元软件: SAP —— Structure Analysis Program ADINA(Automatic Dynamic Incremental Nonlinear Analysis) NASTRAN、ASKA、SAFE、MARC、ANSYS 、ABAQUS 等
★1960,Clough(克拉夫),第一次在处理平面弹性问题时,提 出了“有限单元法”的名称,并为人们开绐认同。 ★1960~1970期间,卞学璜、董平、冯康等,对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基 础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以上属有限单元法的鼎盛时期,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80年代后,有限单元法基本成熟。以后的发展重点: (1)构造高精度、高效率的单元;
1.1

什么是有限元?
有限元法是求解数理方程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是解决工程 实际问题的一种有力的数值计算工具。
控制微分方程 工程问题 (力学、物理等) 建立一组 基本方程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位移边界条件 力的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精确解 (均质、边界条件简单) 求解 (解析解) (1)பைடு நூலகம்限差分法 近似解 (数值解) (2)等效积分法(包括变分法) 代数方程组 (3)有限单元法 (4)边界单元法 ……
则连续介质问题的解 u 一定使泛函 对微小变化 u 取驻值, 即,使泛函 的“变分”等于零:
u u Π(u) F (u, ,)dΩ E (u, ,)dΓ Ω Γ x x
(1.3.1)
Π(u) 0
(1.3.2)
称为变分原理。 由变分原理求解连续介质问题的方法称为变分法。 连续介质力学问题; (1)要求存在某一标量泛函 说明: 热传导问题; 流场问题; 电磁场问题等。 (2)是等效积分形式的一种特殊情形。 对式(1.3.1)求变分,有
有限元法基础
教师:董纪伟 力建学院力学系
教学安排
课时分配 考试方式
理论 36学时 上机 9学时
平时成绩+大作业+期末考试
公共邮箱
网络资源
用户名:femy2013@ 密 码:youxianyuan2013
小木虫论坛
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有限单元法》 王勖成 编著 清华大学
(1.3.1 ) (在域 内 ) —— 控制微分方程
B(u) 0
Γ
(1.3.2 ) (在边界 上 ) —— 边界条件 —— A、B 分别表示两微分 算子向量
2.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设一组与方程(1.3.1)个数相同的任意函数向量:
Ω Ω
v A(u)dΩ v1 A1 (u) v2 A2 (u) vm Am (u)dΩ 0
(1)等效积分形式:
v k q dΓ 0 (1.3.10) v ( k ) ( k ) Q dxdy x x y y n Γq Ω
v v (k )dxdy (k )dxdy v(k )nx dΓ x x x x 对式(1.3.10) Ω x Ω Γ 分部积分: v v ( k ) dxdy ( k ) dxdy v ( k )n y dΓ y y y y y Ω Ω Γ
(2)是等效积分形式的一种特殊情形。 对式(1.3.1)求变分,有
(1)等效积分形式:
Γ
Ω
Γq
在选择函数 时已自动满足。 这类边界条件称为强制边界条件 。 (2)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q dΓ 0 (1.3.10) v (k ) (k ) Q dxdy v k n x x y y Γq Ω 式中: v, v 为任意标量函数; 这里还假设 Γ 上的边界条件: 0
—— 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Ω
vkdΩ vQdΩ vq dΓ vk
Ω
Γq
Γ
dΓ 0 n
(1.3.15)
—— 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式(1.3.15)的几点说明: (1)未知函数(场函数) 不出现在 q 边界积分中,说明边界条件:
Γ q : k q 0
(1.3.8)
—— 等效积分形式
分部积分: uvdx uv uvdx
C0 C1 C1 C0


对式(1.3.8)作类似的分部积分,得另一种等效积分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