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精题易
错题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1.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 m2),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B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
2.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mg B. C. D.
【解析】
要使相机受力平衡,则三根支架竖直向上的力的合力应等于重力,
即3Fcosθ=mg;
解得F=mg;
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对这个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为F.下面哪个图中表示的F是正确的( D )
4.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在人用水平拉力拉绳,使他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BC )
A.人拉绳的力是200N
B.人拉绳的力是100N
C.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5.如图1-4所示,物体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θ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一定有(D)
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 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
C.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 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
6.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 L=1m,A的下端和 B的上端相距 s=20m.若 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 B做竖直上抛,初速度v0=40m/s,求:
(1) A、 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1)(2)
7.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有一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滑轮将一小球从图13所示的A位置开始缓慢拉至B位置。
试判断:在此过程中,绳子的拉力T和球面支持力N怎样变化
T减小, F N不变。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1分)
由于小球缓慢移动,故小球受力合力为零
由数学知识可得△ABC与△01A0相似(2分)
有 010/G=L/T (1分)
因010、G大小不改变 L减小所以T减小(1分)
有 010/G=R/FN (1分)
因010、G、 R大小都不改变所以F N不变(1分)
8.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10N,F2=6N,这两个力的合力F与
F1的夹角为θ,则θ可能为( A B ) A.0 B.30° C.60° D.120°
9.斜面体M放在水平面上,物体m放在斜面上,m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力F,m和M始终
保持静止,这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M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2,当F变大时,则(B) A.F1变大,F2不一定变大 B.F2变大,F1不一定变大
C.F1与F2都不一定变大 D.F1与F2都一定变大?
10.在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0~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丙、丁两车在时刻相距最远
1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材料的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用细绳连接,在m上施加一水平恒力F,使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上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
A.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B.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为
C.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于
D.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小于
12.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 ).
A. B. C. D.
13.如图所示,OA为一遵循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相连。
当绳处于竖直位置时,滑块A对地面有压力作用,B为紧挨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BO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
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A,使之向右缓慢地做直线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BD )
A.地面对A的支持力F N逐渐增大
B.地面对A的摩擦力F1保持不变
C.地面对A的支持力F N逐渐减小
D.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
14.
.
答案:5N-10N
15.一钢球在足够深的油槽中从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球的阻力随球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则钢球在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是(BD)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加速后匀速
C、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匀速
D、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16.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三角形滑块,滑块斜面上有另一小滑块正沿斜面加速下滑,若三角形滑块始终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地面对三角形滑块 [ ]
A.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
B.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
C.没有摩擦力作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B分解加速度,分析水平方向上的分量有可能是摩擦力给的。
17.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D)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D.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18.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
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
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使得合力仍然为零,
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正确,B、D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增大到(F+mg)sin,C错误。
1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2.0m、质量M=3.0kg的木板.一个质量m=1.0kg的小物体放在离木板右端d=0.40m处,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今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10N,为使木板能从物体下方被抽出,此拉力作用不得少于多少时间
答案:木板要抽出,并不需要拉力一直作用到抽出,只需要作用到让M获得足够的速度,在拉力撤去后,能自己运动出来就行,因此,M的运动就分两个阶段,一:是在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的加速阶段.二:是在摩擦力作用下的减速阶段.
【解析】
设拉力作用时间最少为t1抽出用的总时间为t,m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则m的加速度大小a1=,
撤掉F前M的加速度大小a2=,
撤掉F后M的加速度大小a3,
m与M速度相同时刚好抽出,则a2t1-a3(t-t1)=a1t?
由上两式可得:t1=?
答:
拉力作用时间为
20.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
(g=10m/s2)( B )
A.2m/s B.4m/s C.6m/s D.8m/s
21.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劈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并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静止在斜面上,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D )
A.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B.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C.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D.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22.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经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A)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