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2新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高中政治必修2新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知道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了解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明确民主选举方
选择题
1.2011年3月27日,山东某市16名竞争人选,要竞选4个政府部门“一把手”职位。

16名候选人除了要进行一番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演讲之外,还要回答现场市民的问题。

这样选拔干部
A.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表明我国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C.使市民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没有局限性,是任何时期、任何地区都适用的选举方式
2.有人利用各种借口和原因,要求在我国全社会范围内推行直接选举,认为只有直接选举才能保证民主。

这种观点错误在于
A.认为选举方式必须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B.没有认识到我国只能采用间接选举方式
C.没有看到不同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且选举方式要与国情相适应
D.没有看到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一成不变的
3.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是
A.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B.间接选举
C.领导提名,公民选举 D.直接选举
5.在2011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许多地方采取以自荐海选的方式选出新一届村委会领导班子。

“海选”为所有选民提供了均等的条件和机会,每个选民都能够自由挑选自己的可心人,为一大批能人进入村班子创造了机会。

做好“海选”,村民必须①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增强选举的责任心②选择与自己关系好,能够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可心人③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④了解被选人员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
6.2011年4月1日新华网刊登一篇报导:在通往某县的长途汽车上,几位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事情。

其中一位兴致勃勃地讲“谁谁为拉选票昨天又给俺送来一只不锈钢盆”,另一个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俺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

记者听在耳里,乱在心头。

(1)记者为何会对长途汽车上看到的一幕感到了心乱?
(2)针对记者所见的这种现象,如何改进才能确保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标?
参考答案
第二课第一框
情景探究一:⑴从选民的角度看,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候选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间接选举
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
关的代表或政府成员的选举方式
(3)我国实行间接选举和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情景探究二:不对。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只有不断提高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③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选择题:1.B 2.C 3.C 4.A 5.D
非选择题
(1)该村换届选举中存在代表候选人贿赂选民的现象;部分选民没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将会影响选举的效果。

(2)选民要珍惜手中的选举权:①选民要增强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

②选民要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