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辽宁省抚顺市“十二五”环境规划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区域概况1.1地理位置1.2自然资源1.3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1.4经济发展状况1.5城市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2、环境保护现状2.1能耗现状2.2大气环境现状2.3水环境现状2.4声环境现状2.5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现状2.6生态保护现状2.7环境保护投资3、主要环境问题识别4、抚顺市“十二五”时期环境形势4.1社会经济与人口发展预测4.2能源消费预测4.3水环境污染负荷预测4.3.1水污染总量预测4.3.2生活源4.3.3工业源4.4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4.5固体废弃物排放预测4.5.1工业固体废物预测4.5.2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预测4.6环境保护形势分析5、规划目标与方案5.1大气环境指标体系与方案5.2水环境指标体系与方案5.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指标体系与方案6.保障措施1、区域概况1.1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5ˊ,北纬41°52ˊ, 抚顺境内平均海拔80米,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6℃,年均降水量为804.2毫米,无霜期145天,抚顺属长白山余脉,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各类资源十分丰富。
市区位于浑河冲积平原上,三面环山,浑河宛如一条彩带横贯市区,是一座美丽的带状城市。
抚顺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
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40公里,距营口海港200公里,距大连海港4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1.2自然资源水利资源抚顺水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在750-850毫米之间。
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浑河、太子河、清河、柴河、富尔江和柳河等12条,小流域1万多个。
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以上水库63座,可利用的水域面积达6667公顷。
全市水资源总量约39.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32.32亿立方米,地下水约7.5亿立方米,总供水量约16.5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530立方米,仅次于本溪、丹东两市,居全省第三位。
抚顺市最大的河流是浑河,最大的水库是大伙房水库(最大设计蓄水量为21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一)。
每年为沈阳和抚顺及辽宁中部城市群提供水26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抚顺地区属长白山系,是长白山西南的延伸部分,由龙岗哈达岭的余脉构成。
境内山峰连绵,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在茫茫的林海中,生长着200余种乔灌木。
繁茂翠绿的松林、挺拔劲秀的柞林、披红挂素的桦林和宏伟壮观的人工落叶松林交相辉映,构成了抚顺林区的主体。
据初步调查,抚顺山区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有8类273种之多,獾、狍、野鸡、熊、鹿、白鹭等珍禽异兽近200种,有益的昆虫、微生物、菌类则更为繁多。
到2000年底,全市林业用地达81.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2.2%;森林面积65.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达85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6%。
居全省第一位;木材蓄积量为5255万立方米,年产木材32.5万立方米,均居全省之冠,是辽宁省重点林区。
矿产资源抚顺有金属、非金属、煤矿3大类矿产资源34种。
矿产有煤、铁、铜、锌、铅、金、银、镍、铂、 钯、硫化铁矿及云母、油母页岩、蛭石、硅石、草炭、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材料、水泥和石灰原料等共34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47.3%。
现已开发矿种有22种,优势矿种18种,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3处,矿点和矿化点700多处。
矿产总量约54.97亿吨,保有总量约43.32亿吨,占全省保有总量的16.74%。
红透山铜锌矿的规模和储量居全省前列。
金属、非金属储量累计达5亿余吨。
区域 面积 人口 邮政编码政府驻地抚顺市(总) 11271平方千米 238万人 113000顺城区 277平方千米49万 113006 区人民政府驻新城东路1号新抚区 30平方千米 36万 113008 区人民政府驻迎宾街(南段)3号东洲区 192平方千米37万 113004 区人民政府驻搭连街2号望花区 214平方千米40万 113001 区人民政府驻丹东路(西段)3号抚顺县 2350平方千米 12万 113006县人民政府驻抚顺市顺城区新城路(中段)20-3号新宾满族自治县 4287平方千米30万 113200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新宾镇清原满族自治县 3921平方千米34万 113300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清原镇站前街道 福民街道 新抚街道 永安台街道 东公园街道 榆林街道 千金街道南阳街道 南花园街道 刘山街道千金乡东洲区东洲街道 新屯街道 张甸街道 搭连街道 龙凤街道 万新街道 老虎台街道 平山街道 章党街道 碾盘乡章党镇兰山乡 哈达镇望花区田屯街道工农街道建设街道和平街道新民街道光明街道朴屯街道演武街道古城子街道五老街道李石街道塔峪镇拉古乡顺城区长春街道河东街道新华街道抚顺城街道将军堡街道葛布街道前甸镇河北乡会元乡抚顺县石文镇后安镇峡河乡救兵乡海浪乡马圈子乡上马乡汤图乡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旺清门镇永陵镇平顶山镇大四平镇苇子峪镇木奇镇上夹河镇南杂木镇红升乡响水河子乡红庙子乡北四平乡榆树乡下夹河乡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红透山镇南口前镇夏家堡镇大孤家镇草市镇英额门镇南山城镇湾甸子镇北三家乡土口子乡敖家堡乡大苏河乡枸乃甸乡抚顺是多民族杂散居地区,民族总数为34个,其中少数民族33个。
在全市总人口中,汉族占72.51%,少数民族占27.49%。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555761人)。
其次是朝鲜族(43583人)、回族(14881人)。
人口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4020人)、锡伯族(3053人)。
其余壮、苗、土家、侗、白、达斡尔、藏、瑶、维吾尔、畲、高山、俄罗斯、布依、鄂伦春、赫哲、鄂温克、土、黎、彝、纳西、佤、撒拉、景颇、傣、布朗、塔吉克、塔塔尔、仡佬等28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均不足千人。
此外,还有其他未识民族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40人。
1.4经济发展状况2011年抚顺GDP实现1113亿元增长13.7% 2月9日,记者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我市GDP实现1113亿元,增长13.7%,总量保持全省第七位水平,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三位。
全市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增长6.5%,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2011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87亿,增长15.1%,总量居第七位,增速在全省居第六位。
2011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71.5亿元,增长30.3%,总量、增幅在全省保持了第六位;建筑业产值334亿元,增长46.6%,总量在全省排第四位,增速排第五位;建筑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34.2%。
我市去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市民百姓。
2011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69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8780元,增长21.9%,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
市民收入的增长带动了社会消费。
2011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2.7亿元,总量排全省第四位,增长17.6%,增幅在全省排第六位。
2012年上半年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省持续回落的情况下,一直保持在28%-32%的增幅区间。
在投资总额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65.9亿元,增长36.3%。
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7.2亿元,增长1.4%;农村中非农户完成投资16.7亿元,增长9.6%;建筑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30.8%,排在全省第1位。
1.5城市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沈吉高速公路南杂木至草市段,全长84公里,2007年完成投资6.6亿元,仅用45天就基本完成拆迁任务,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工,如此快速和谐拆迁,在全省高速公路拆迁史上前所未有,得到了省交通厅的高度赞誉,省交通厅给予抚顺市高速公路出口建设公铁立交项目近亿元的支持,极大促进了抚顺高速公路的建设。
永陵至桓仁高速公路,抚顺境内全长26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使交通运输更加方便快捷,极大的促进了抚顺经济的增长。
公路建设对抚顺社会发展和经济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公路通达通畅能力明显提高,到2007年底,本市二级以上公路达1534公里,比上年增加193公里,黑色路面达3448公里,比上年增加352公里,据统计,1989年抚顺市的公路密度仅达19.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而到2007年底,抚顺市的公里密度就达到了35.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不含村级)。
沈吉铁路、苏抚铁路从抚顺穿境而过。
沈阳铁路大官屯站位于抚顺市新抚区千金路56号,车站中心里程为苏抚线50km966m,按业务性质为货运站,按工作量为一等站,主要担负抚顺市煤炭、石油、钢铁、化工、水泥等工业产品及原材料的运输任务,对抚顺的工业发展有重大意义,车站设有正线1条,站线22条,专用线2条,牵出线2条,道岔109组,信号机60架,车站紧紧围绕“内运挖潜,重点突破”的目标,截至2007年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582万吨,实现日均装车284车,实现运输收入25109万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务实苦干奋力拼搏,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省政府推进沈抚同城化的重大机遇,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团结实干,创新奉献,城乡建设和管理、公用事业取得较大发展,供水、供热和城市煤气设施建设和管理都更加完善,人民满意,政府安心。
如今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自来水普及率大95%,部分地区实施了升温改造,是人民在冬天免除受冻之罪,燃气普及率也达到了95%。
政府关注民生,有效实施加大力度解决“三供”等公用事业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和突出问题。
抚顺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积极开展环保绿化工作,2004年,抚顺市在绿化上总投资1.2亿元,实施845个绿化项目,植树2274万株,其中大树13.9万株,造林7226万株,绿篱51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7133公顷,新增公共绿地122公顷。
城内森林初露姿态。
在采沉区营造大片城内森林,是抚顺的大手笔。
规划为风景林、湿地林和经济林三个功能区,以突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007年完成植树造林134.4万株,新增绿地面积78.7公顷,并完成劳动公园二期改造工程,高尔山公园改造大部分工程和东林园建设一部分工程。
今公路沿途也达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的境界!”2、环境保护现状2.1能耗现状抚顺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发展煤炭、钢铁、焦炭、石油化工、大型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而这些产业都是高耗能、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