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 乘法分配律教案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 乘法分配律教案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
自己的解法。

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

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P36/做一做P38/5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学生汇报
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150(人)(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课后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