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类理解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的: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理解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相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能够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相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一).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课件出示地心说,同时出示阅读思考:学生自由阅读,小组交流。
“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托勒密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你们如何看待他的观点和证据?
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吗?
(目的:这样的思辩过程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提升证据意识。
)
(二).日心说
课件出示“日心说”观点,学生自由阅读,小组交流:
“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哥白尼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你们如何看待他的观点和证据?
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吗?
(三).对两种学说实行分析比较
学生了解了两种主要学说之后,分别对他们相对应的内容实行比较分析
“日心说”和“地心说”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日心说”是如何反驳“地心说”的观点的?
你们认为“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如果按这两种学说的观点来做实验,昼夜交替现象都能发生吗?
你们还有哪些新的资料或证据要和大家交流吗?
(四).修正昼夜现象的解释
回忆人类理解地球运动的历史,协助学生修正自己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的解释。
希望修正解释的结果,学生还能保留他们的多种解释: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太阳围绕地球转、太阳围着自转的地球公转等。
也就是说,希望学生明白,在没有新证据时,不能轻易对解释加以否定。
如果学生只想保留一、两种解释,那么就必须寻找更多的证据,如更多其他天文学家和科学的话,看看他们对地球运动的观点和证据。
板书设计:
人类理解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日心说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