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炭产业发展报告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我县及周边地区兰炭产业发展情况 , 应对国家可能进行的兰炭产业政策调整 , 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最近 , 县经济发展局对毗邻我县的内蒙古伊旗、准旗、陕西府谷以及我县兰炭工业集中区兰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域兰炭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兰炭企业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宁四省区交界地带,以我市神府地区和内蒙古伊旗、准旗最多。
伊旗境内现有兰炭企业 105户、 162座兰炭炉,年生产能力为兰炭 560万吨,焦油 56万吨。
准旗境内现有兰炭企业 38户, 52台兰炭炉,年生产能力为兰炭 170万吨,焦油 17万吨。
榆林市的神木、府谷、横山和榆阳区共有 295家兰炭企业、 620台兰炭炉,年可生产兰炭 2000万吨,焦油 200余万吨。
神木县境内的兰炭炉共有 140户、 289座,其中 3万吨炉232座, 5万吨炉 57座,主要分布在孙家岔、西沟、大柳塔、麻家塔、永兴等乡镇(办事处 , 生产能力达年产兰炭 1000万吨, 煤焦油 100万吨。
目前,神木、府谷、横山、榆阳区大部分兰炭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效益良好。
兰炭产品目前市场价格为中料 260元 /吨,铁合金用小料 240元 /吨,化肥用大料 240元 /吨不等,煤焦油价格为轻质油 2450元 /吨, 重油 2310元 /吨左右。
近期煤焦油价格在高位稳定维持两个月之后, 略有下滑; 兰炭产品销售基本正常, 价格下滑明显。
内蒙伊旗兰炭企业已停产两月有余, 目前仍全境停产, 部分企业已开始拆除生产设施。
内蒙准旗最近也已出台兰炭企业取缔政策,部分企业已停产。
兰炭作为我县的一项重要产业, 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去年兰炭产量达到 600多万吨,焦油 60多万吨 , 转化原煤 1200多万吨,实现产值 27亿元,上缴税费 2.3亿元,解决了 4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经济收入相对丰厚的民营企业家。
为我县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培养了人才,为财政收入增加做出较大的贡献, 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兰炭产业是依托我县地方煤炭产业的发展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兴产业, 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县煤炭产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
兰炭产业的发展使我县地方煤矿的选块煤几乎全部实现了县境内转化增值, 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我县地方煤炭产业的主要因素。
此外, 依托兰炭这一优势资源,我县已累计投入 7亿多元,建成电石企业 35户,生产能力达到 100万吨,兰炭作为电石生产的主要原料, 对电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兰炭产业逐步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支柱型基础产业, 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护和发展兰炭产业是保持县域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我县兰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兰炭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004年“五小”企业清理整顿前,兰炭生产企业没有规范性的要求,绝大多数企业都随意建设、布局零乱、管理混乱、生产无序、基础设施薄弱、浪费能源、环境污染严重。
2004年榆林市出台了焦化企业环境保护治理标准, 所有兰炭企业都按标准进行了整改, 兰炭企业的环保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
一是原煤场没有进行有效的防尘处理; 二是原煤和兰炭的筛选、输送作业露天进行, 扬尘污染严重;三是炉区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四是生产废水处理不力,氨水偷排现象时有发生;五是氨水池、焦油池防渗漏措施简单,潜在污染隐患较大;六是兰炭产品露天堆放,成品区地面硬化标准不高,脏、乱、差、污染严重;七是场区硬化、绿化、美化等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不力, 环境严重恶化; 八是工人劳动保护和生产安全措施不力, 生产工人安全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九是炉体尾气未能回收利用,资源浪费相当严重。
2、国家可能进行的产业政策调整,必将给兰炭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五小企业” 清理整顿后, 国家对兰炭产业一直未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兰炭企业的整改工作也一直未得到国家的明确认可。
国家产业政
策调整仍然是悬在兰炭企业头上的利剑。
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兰炭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政策风险。
最近,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省发改委产业处、市发改委产业科以及上级有关领导到我县调研兰炭企业的产业政策, 在组织参观了几户兰炭企业后, 与县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侯世国调研员就国家对本区域兰炭企业的产业政策研究情况进行了通报。
在充分肯定兰炭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对无环保设施, 生产工艺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严重浪费能源的小型兰炭生产装置要进行取缔。
兰炭产业要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鼓励进行单条大规模生产线和通过现有炉型的组合整合扩大生产规模的试点。
同时要进行生产工艺的改造, 实现洁净化生产, 参照现有焦化企业配套建设环保设施, 妥善处理生产用水, 有效利用尾气和余热等可利用能源。
通过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兰炭生产企业, 来实现兰炭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而有效避免产业政策调整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损失。
三、兰炭产业的发展空间分析
我县的兰炭企业生产的兰炭产品广泛用于电石、铁合金生产、化肥造气、生铁冶炼、高炉喷吹等生产领域及城市生活用洁净煤。
目前, 由于全国电石、铁合金市场供大于求, 许多电石、铁合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受其影响, 兰炭中小料供需状况相对稳定。
化肥企业造气是目前兰炭大料的主要使用途径,随着化肥产业的发展和兰炭造气工艺的不断推广,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兰炭的高炉喷吹在首钢、宝钢等大型钢铁企业进行了试点,效果良好,每吨钢材可以节约成本达 300多元,经济效益明显,但由于兰炭产品的强度较低, 大面积用于高炉喷吹需要进行技术攻关。
去年我国的高炉喷吹用无烟煤 3000万吨,预计到 2020年,全国用量将达到 1.2亿吨 , 潜在市场巨大。
化肥造气和高炉喷吹的推广必将带来兰炭产业的革命性变革。
煤焦油作为燃料油的替代产品, 主要用于建筑用陶瓷和燃油发动机的添加用油等领域。
我国是燃油的主要进口国之一, 2005年,全国燃油进口达 3000万吨,缺口
巨大。
通过煤的干馏炼油是继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之后, 又一条重要的煤变油途径。
今年年初我县三江公司在北京召开了由三位工程院资深院士和国内知名煤化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 27人参加的煤干馏炼油综合利用研讨会。
与会的专家对通过煤干馏炼油技术取得了共识。
煤焦油也是继石油后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 通过煤焦油加工酚、萘等基础化工产品和成品油也是目前煤焦油的重要用途之一。
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持续走高, 国内成品油紧缺的现状不断加剧,煤焦油深加工转化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根据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 内蒙伊旗、准旗两地彻底取缔兰炭企业已成定局, 由此带来的市场空间, 必将给我县兰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适时抓住机遇, 占领市场, 也已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在组织进行新型兰炭炉研发的同时, 做好配套项目的审批立项等前期工作。
并迅速组成专门机构, 协调国家、省、市有关部门, 为我县兰炭产业转型换代争取更加充足的时间和政策支持,保持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