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使我国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如何节约成本、如何增长利润成了各个中小型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组织,其目的在于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
其中,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得利润乃至生存的关键因此,在企业运营中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寻找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国内研究现状一般来说,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众多,但大致说来,我国研究者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成本管理观念模糊,方法过于老套。
首先,成本管理观念模糊。
多数中小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观念认识深度不够,多数情况下,都认为企业应该通过增加扩大产量来进行增收,进而忽视了成本和费用的损耗;有些企业虽然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但是忽视了整个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生产、经营以及技术)其次,管理方法过于老套且单一,据了解,品种法和分步法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使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分批法计算成本的方法只在少数企业中应用,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粗放型的生产组织,对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不敏感,进而带来的是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比较简单。
这样就会削弱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缺少整体战略眼光,忽视市场需求。
成本管理程序和机制存在缺陷。
多数企业主要以存货计价及收益作为成本管理的重心,重视事后算账,对经营过程缺少控制,忽视了事前预测和管理决策,这样就会造成账面的成本低于实际的陈本,使得报表核算不准确,只是流于形式。
另外,考核制度不完善,只对产值和上交款完成情况比较重视。
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没有成本节约、效益提高的压力,下级部门也就比较重视产值和上交款的完成,就会出现人为地调整成本、乱摊成本、不计或少计成本的现象,使得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耗费水平。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
目前国内对成本控制的研究现状主要从成本控制的意义、影响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中应用的因素、以及成本控制在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的措施等角度展开。
张秀娟(2015)提出通过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有利于对财务进行分析和比对。
以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正确的企业发展决策。
做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偿付债务的能力,优化股东价值。
中小企业成本过高的原因则在于很多的中小型企业都是个人独资企业也就是家族式企业。
也就导致了企业中的岗位分配、管理不科学。
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反而注重家族式的拉拢,致使企业的发展水平落后,管理手段陈旧,资金混乱,工作效率低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而这种企业也往往缺乏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制度。
有些经营者的素质并不高,对企业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和误解,很容易导致企业经营存在着片面性的弊端。
还有的经营者对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科学性,使企业中存在着消极的经营情绪,员工不能很好的投入到企业风险的工作中去。
岗位职责分配的不均匀也会导致很多企业存在着生产经营信息传递紊乱的现象,从而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能做到有效的衔接和传送,或者不能将信息准确的传递到财务人员手中,造成信息的错漏现象常有发生。
田通生(2012)指出我国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外有同业竞争、政府课税和经济环境逆转等不利因素,内有职工改善待遇和职工要求分红的压力要想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立足,成本控制更是首要问题。
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企业缺乏精细的预算控制机制,缺乏企业文化,员工没有凝聚力,管理费用控制不严增加了成本费用缺乏风险控制手段,市场竞争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成本监督机制等。
王虹阳(2013)提出成本控制在中小型企业中已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那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取得有力位置,获得竞争优势。
同时也进一步阐述了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具有保障性,是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首要条件。
王鹏(2015)提出成本控制是现代的成本控制管理的核心部分。
中小型企业必须了解自己企业的特点,应主动的加强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这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捷径。
全球经济快速的发展,中小型企业的成本控制也要加强。
只有核心的部分是正确的,成本控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
成本控制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指标的总指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水平有极深影响,材料的质量好坏,产品的技艺水平高低,生产的计划是否实施,投资的决策正确都会影响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
然而对成本控制的监督,有利也有弊,有效的控制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发现问题并比一定是坏处,只有找出缺点,并及时的找出解决的办法,就会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
成本控制也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核心部分。
中小型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是息息相关的,只要降低成本都可以扩大利润,所以进行成本控制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实施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生产管理成本上远远高于大企业,而盈利空间却较小,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在成本管理上进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找准目标市场按单生产,并不断健全企业机构,提高员工素质,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它能够有效地减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优化企业的有限资源,充分发挥出成本的积极作用,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和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
杜国莉(2012)指出企业要强化成本意识,正确定位成本管理的主体。
许多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认为企业成本的管理是企业领导及其财务部门负责的,及其财务部门负责的,他们是成本管理的主体。
而那些生产部门的管理和员工只是生产者,这是一种管理上的失误,导致了广大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十分的淡薄,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从不过问,在生产过程中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这不仅仅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为可惜的是企业失去了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
因此,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全面落实全员成本管理的模式,通过各种途径让员工知道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成本意识。
并且要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方式,知道哪些成本应该控制,又该如何控制,从而营造出人人关心成本管理的氛围。
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这样企业的成本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产品更具竞争优势,企业的发展也将会是迅猛的。
王鹏(2015)提出建立可行的成本控制的管理体制。
传统的成本理念基本是通过减少成本来获得的,就是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不滥用材料,不浪费资源,这是中小型企业最基本的成本控制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无法解决其根源问题,它只是成本控制的一种初级状态。
现代的中小型企业需要追求新概念的成本控制,争取从一开始制止成本的发生,例如,零库存的管理理念,这并不是指企业没有库存,而是指这些材料在任何一个生产环节中都不是以储存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直在周转,一直在运行,直接就省去了一笔较大的仓储费用。
要想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还需要各个部门共同的努力,将控制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
韩平(2014)建议中小型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品种法、分步法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方法,至于作业成本管理法却是许多企业生疏的。
作业成本法是以“顾客为中心”的,其重点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着眼于成本发生的过程之上,所以企业必须从整体出发,在单纯的降低工、料费用项目的成本管理上拓宽到包括技术开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在内的成本管理,跟踪所有作业活动。
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既能优化企业的资源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的成本的控制目的。
王虹阳(2013)建议建立奖惩机制。
在成本控制工作中,成本管理人员具有的控制意识对成本管理产品向市场销售是否能够取得预想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让费用与业务联系起来,让其之间具有联系。
其目的是降低费用提高业务质量,控制销售费用如对市场营销部门实行销售费用与订货生效合同、合同条款如付款方式、货款回收等挂钩。
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并不与承担职工的劳动保险、员工福利、医疗保险、职工福利相矛盾。
用这些鼓励生产者让他们具有生产以及节约成本的积极性。
同时也应奖励对成本控制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或者领导下属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并且也不能吝啬对产品的进行销售所产生的广告费、销售费、财务等费用。
与实际收到的预收款、进度款、完工款等挂钩提承包费,形成责、权、利三者统一的机制。
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考核机制,奖惩兑现:在成本控制上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才能真正达到成本费用降低的目的。
当然,成本控制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奖惩机制才能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
三、文献评述通过文献回顾,我国大量研究者们不约而同的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应用上提出非常近似的建议:明确深入认识成本管理的意义,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采用适合的成本管理方法,采用与时俱进的成本管理系统,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采用合适的激励机制,正确定位成本管理的主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我国学者虽然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但在现实中能灵活运用到实际中的很少,所以我国中小企业控制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的再次改进,保持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1]张秀娟.成本控制在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纵横,2015,2:15.[2]田通生.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2,01:51-52.[3]杜国莉.浅议中小型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商业现代化,2012,7:131.[4]韩平.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财经论坛,2014,7:46-47.[5]王鹏。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1:269.[6]王虹阳.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2013,2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