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
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在市场竟争中常常处于劣势。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竟争优势不仅是中小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强劲活力的重要容。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
竞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企业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企业纷纷认识到降低成本是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企业抵抗外压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障。
企业应重视成本控制,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实际状况。
分析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全面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探索强化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完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体系,是我国中小企业日前和将来密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对策方法成本控制目录摘要 (1)关键词 (2)前言 (5)1.1成本控制的意义 (7)1.2作业成本法 (8)1.3成本企划法 (8)1.4定额成本法 (9)1.5标准成本法 (10)1.6侧推成本法 (10)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1)2.1中小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11)2.2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思维 (12)2.3发挥企业文化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13)2.4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 (14)2.4.1加强和完善成本实际发生情况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工作。
(15)2.4.2组织发动广大职工开展各种降低成本的活动 (15)2.5加强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 (16)2.5.1对高层的建议 (16)2.5.2对于企业部的管理 (16)2.6提高资金利用率 (17)2.7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18)2.8应从战略层面来考虑成本消减 (18)2.9重视成本差异化 (19)2.10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绩效评价 (20)2.10.1加快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制度的建设 (20)2.10.2健全和完善生产成本控制绩效评价体系 (20)三、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21)3.1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3.1.1企业领导者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21)3.1.2成本控制缺乏战略观念 (22)3.1.3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22)3.1.4产品设计的成本意识淡薄 (23)3.2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23)3.2.1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23)3.2.2成本控制 (24)3.2.3降低产品成本。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4)四、对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绩效评价 (25)4.1加快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制度的建设 (25)4.2健全和完善生产成本控制绩效评价体系 (25)参考文献: (27)致: (28)前言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开展各项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成本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盈利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而要降低成本,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
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
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尤为迅速,现在中小企业已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忽视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和控制,使得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不高,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出现利润率负增长。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不容乐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
竞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企业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企业纷纷认识到降低成本是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企业抵抗外压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障。
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状况来分析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求全面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探索强化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完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体系,是我国中小企业日前和将来密切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成本控制展开谈论并提出治理方法。
一、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概述先介绍成本控制的几种基本方法,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法。
1.1成本控制的意义何为成本控制?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围,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等六个环节。
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要想生存或谋求壮大,除了技术领先、资本雄厚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今的市场更多的是买方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众多企业在竞争,而生产的往往是同质产品,差异不大,这时就要看哪家企业具有成本领先优势,提供的服务是否优质,品牌的美誉度如何,其中成本控制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要是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那么他就可以运用低价竞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增加生产量,获得规模效应,占领市场。
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水平。
1.2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
它的基本原理是产出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
它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部员工与外部顾客之间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
1.3成本企划法成本企划应用的基本思路:(1)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目标成本。
基本公式是:目标成本=预计市场售价—目标利润。
(2)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挤压。
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成本的“设定——分解——达成——(再设定)——(再分解)——(再达成)——……”,反反复复以至无穷,直到达到目标成本。
(3)产品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分解和压力传递。
将目标成本的压力细化到班组,甚至个人和供应商身上。
(4)试生产阶段的信息反馈控制。
通过试生产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加强部管理,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奖惩措施促使成本企划的思想目标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
(5)目标成本的优化。
产品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必须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目标成本的设定跟上技术和市场变化的脚步,这样,成本企划的整个流程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始终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1.4定额成本法定额成本法是以事先制定的产品定额成本为标准,根据产品的实际产量计算产品的定额生产费用以及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
在生产费用发生时,就及时提供实际发生的费用脱离定额耗费的差异额。
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
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额,并且根据定额和差异额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
在定额法下。
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不一样。
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是在生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基础上减去在产品成本。
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而定额成本法却是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
加上或减去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来计算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的。
1.5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把生产过程开始之前的事前计划、生产过程进行中的事中控制和生产过程完成之后的事后计算和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其计算程序如下:(1)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产量的标准产品成本。
(3)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将计算出来的差异计入到各种专设的差异中。
(4)根据完工产品的实际产量和单位标准产品成本。
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并予以结转。
(5)计算并结转标准成本差异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
有了标准成本,就可以把它作为事中控制和事后计算的基准。
实际发生的成本汇总后要分解为与标准成本重合的标准部分和与标准成本偏离的差异部分。
并进一步分析差异的原因。
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
因此,企业可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如材料。
工时等)及标准费用事先计算出来产品的标准成本。
同时利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企业可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控制费用的支出,逐渐达到标准成本的水平,从而可以不断降低产品的实际成本。
1.6侧推成本法倒推成本法是与传统成本计算法方向完全相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传统的生产成本的记录、归集和分配,是随着材料与产品实体的转移而转移,即生产成本的会计记录与生产成本发生的实物流程是同步的。
而倒推成本法则是一种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倒推成本法适用于那些采用适时生产制度而使存货水平很低的企业。
由于企业存货水平比较低,产品成本就会直接进入销售成本,而不必经过存货环节。
因此,管理人员认为不值得针对在产品,产成品及销售成本的追踪上浪费时间。
即使存货水平较高。
但只要它是相对稳定的,那么传统成本法与倒推成本法也会产生基本一致的结果。
所以该方法也适用于采用适时生产制度以外的企业。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成本控制的目的绝不是在为客户提升价值满足的过程中偷工减料,而是通过对企业组织运行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简化成本控制单位,明确各种费用投人的具体责任,不断地降低成本费用,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2.1中小企业的价值链分析首先,对企业所处的外部价值链分析。
具体包括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
横向分析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纵向分析指对企业上下游环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