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港澳台联考模拟试题二化学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A.HBr、HCl、BaSO4 B.NH4Cl、CH3COOH、Na2S 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3.在指定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B.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C.含大量Fe3+的溶液:D.pH=13的溶液:4.常温下,盐酸与氨水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A.c(NH4+)<c(Cl-) B.c(NH4+)=c(Cl-)C.c(NH4+)>c(Cl-) D.无法确定c(NH4+)与c(Cl-)的关系5.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6.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装置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②中的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C.②中的电子由Zn流向CuD.②中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B.砹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氯化氢C.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强D.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8.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的是A. B.C. D.9. 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10.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mol/L AlCl3溶液中Cl-数为3×6.02×1023个B.300 mL 2 mol/L KCl与100 mL l mol/L CaCl2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相等C.2.24L氧气的质量不一定是3.2gD.0.5 mol Fe与氯气反应转移1.5mol电子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CO2-3+2H+=CO2↑+H2OB.铁钥放入硫酸铁溶液中Fe+Fe3+=2Fe2+C.铜和稀硝酸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D.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13.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利气体,烧杯中是石蕊的水溶液。
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溶液进入集气瓶,溶液呈红色。
集气瓶内的气体可能是①SO2、O2②NH3、O2③NO2、O2④N2、H2⑤NH3、HCl ⑥Cl2、HCl ⑦HCl、CO2A.①③⑦B.①③⑦C.①②⑤⑦D.②④⑤⑦14.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变化,当加入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固体后,可看到铜片溶解,且有气体产生,该物质可能是A.Fe2O3B.NaOH C.KNO3D.Na2CO315.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的判断止确的是A.肯定含有SO2-4B.肯定含有SO2-3C.肯定含有Ag+D.可能含有SO2-4、SO2-3、Ag+16.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 KCl 溶液 I 2 CCl 4,萃取和分液 BCaCO 3 CaO 盐酸,过滤 C Cu CuO 盐酸,过滤D KNO 3 K 2SO 423)NO (Ba 溶液,过滤 17.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 .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说明氯水不稳定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 .氨水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氨溶于水显碱性18.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蔗糖溶液B. 盐酸C. 氯化钠溶液D. Fe(OH )3胶体19. 回答下列关于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 (填字母序号)。
A .稀盐酸B .氢氧化钠溶液C .浓硫酸需要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涉及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向一支装有FeCl 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为 ,其中含铁元素产物的化学式是 。
(3)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 2溶液,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一: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 2溶液。
方案二: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氯气,溶液变为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 2溶液。
回答以下问题:①你认为哪个方案最合理 。
②写出FeCl 2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实验室在保存FeCl 2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 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④有的同学认为还可以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出现灰绿色沉淀,说明原样品溶液一定是已经变质的FeCl 2溶液。
你认为该说法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为什么? 。
20.(1)实验室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
(2).某课外小组同学将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装置(见图1)进行了实验装置的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图中加热装置略去)所示。
加热“人”字管左端,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请问:(1)在此过程中,被品红溶液浸湿的脱脂棉的颜色变化为。
(2)待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将“人”字管左端的少量溶液倾倒入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比图1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21.已知A、B、X、Y、Z、W为短周期的六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和B同主族;X、Y、W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2)写出AB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AB2和X2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X、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B、X可组成一种正盐,其中阳离子所含电子总数与阴离子所含电子总数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原理为:N2(g)+3H2(g)2NH3(g) △H= -92.4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b.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不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升高,加快反应速率d.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催化剂颗粒的表面积大小,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2)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可知,对于该反应,温度越高,其平衡常数的值越_____ 。
(3)某温度下,若把10 mol N2与30 mol H2置于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K=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υ正(N2)=2υ逆(NH3) d.混合气体中c(NH3)不变(4)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下列有关图象一定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__________。
23. 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
A是从石油中得到的链状烃,相对分子质量为42。
I. 以A为原料,利用下述反应合成甘油,在方框内填上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II. 从A出发存在如下转化(某些产物已略去):①①②②T1< T2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B为无色晶体,其溶液可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G含有支链,其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则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3)已知由G和F通过酯化反应生成K,K加聚后可制得长效阿司匹林,长效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酯(含顺反异构体)有_______种。
24.在一密闭的1 L容器里装有4 mol SO2和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生成SO3。
2 min末测得容器中有3.6 mol SO2,试计算:(1)2 min末SO3的浓度。
(2)2 min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
(3)O2的转化率。
25.某2 .0 L硫酸溶液中含有1.0 mol H2SO4。
试计算:(1)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3)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所得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 案1-18 A A D B C A A A B C A D B C D B C D19. (1)B 过滤 ↑+==++--222H 3AlO 2O H 2OH 2Al 2(2)生成红褐色沉淀 3)OH (Fe(3)①方案二 ②-+++==+Cl 2Fe 2Cl Fe 2322 ③++=+23Fe 3Fe Fe 2 ④不合理 3222)OH (Fe 4O H 2O )OH (Fe 4==++[或2)OH (Fe 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3)OH (Fe ](1分)20.(1)(1)A ↑++∆+32224NH 2O H 2CaCl )OH (Ca Cl NH 2(2)D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变蓝则说明已满(2)(1)红.色变.为白.色 (2)溶液呈蓝色(3)实验装置一体化;实验后不用打开胶塞加水,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21. (1) ; 3; ⅥA(2) ;HClO 4(3)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4)Al(OH)3+OH -=AlO 2-+H 2O (5)5:822. (1)ad(2)①32223)()()(H c N c NH c ⋅ ②小 (3)121 (1分) ;b 、d (4)ac 23. I.(各1分,共2分) II. (1)[来源:学.科.网Z.X.X.K](2)(3)(4)624.(1)0.4 mol·L -1 (2)0.2 mol·(L·min)-1 (3)10%25. (1) c (H 2SO 4) = 1.0 mol/2.0 L = 0.5mol / L(2) V (H 2) = 22.4 L(3)n (Fe 2+) = n (SO 42-) = 1.0 mol c (Fe 2+) = 1.0 mol /2.0 L = 0.5 mol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