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测讲解
2012年度临床分离细菌数量
2012年临床送检培养标本39503份
分离7101株细菌,其中: 革兰阳性菌2156株,占30% 革兰阴性菌4513株,占65%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真菌
5%
30%
念珠菌313株, 占5%
丝状真菌26株 65%
念珠菌分布
菌名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其它念珠菌
念珠菌或丝状真菌: 白色念珠菌:氟康唑; 非白念: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 丝状真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曲霉菌或毛霉菌: 曲霉菌: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 等 毛霉菌:目前只有两性霉素-B
卡氏肺囊虫: 复方新诺明
美国8124例尸检结果IFI发病率Βιβλιοθήκη 6P<0.01
5.1
5
4 3.2
建议
经验性治疗不做药敏 菌种鉴定如果治疗失败 菌种鉴定依据当地耐药监测 鉴定应用唑类药物时 对所有菌株都做药敏
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液体稀释法: 致病性酵母菌 产孢丝状真菌
琼脂扩散法: 氟康唑、伏立康唑、制霉菌素
Etest ATB Fungus 3
微量液基稀释法-MIC判读
念珠菌体外药敏折点(液基稀释法)
S
氟康唑
<=8
伊曲康唑* <0.125
氟胞嘧啶 <=4
伏立康唑* <=1
MIC(ug/ml)
SDD
I
16-32
-
0.25-0.5 -
-
8-16
2
-
R >=64 >1 >32 >=4
侵袭性念珠菌病总结
免疫受损患者最易受累的致命性真菌感染
镜检、培养、组织病理学等传统检查方法 仍是诊断的金标准,但也有其局限性,如 血培养阳性率仅50%左右
Pfaller MA,Diekema DJ.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candidiasis:a persiste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E [J]. Clin Microbiol Rev, 2007, 20 (1): 133-163.
美国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病率
抗生素名称 5-氟胞嘧啶
伏立康唑 氟康唑
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
R(%) 0.3 1.4 3.1
0 2.8
I(%) 1
0.3 17.2
0 20.3
S(%) 98.6 98.3 79.7 100 76.9
① 针对光滑念珠菌的检测,建议将其对氟康唑和/或伊曲康唑敏感的结 果改为中介,因为该菌对这两个药存在固有敏感性低的现象
中国3347例尸检结果IFI发病率
7
6
P<0.01
5
6.06 5.23
4
3
2.77
2
1
1.04
0
1953-1962
1963-1972
1973-1982
1983-1993
北京协和医院对1953-1993年共计3447例尸检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人类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
念珠菌病(监护中心、白血病、烧伤、肿瘤、AIDS、 SARS) 隐球菌病(AIDS、移植、SLE) 曲霉病(白血病、移植、AIDS、SARS ) 接合菌病(白血病、糖尿病、烧伤) 马内菲青霉病(自然疫源)
类疾病
各种原因导致重要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增加
免疫缺陷、免疫
力低下等易感人 群不断增多
抗生素的滥用
创伤、战伤及烧伤
糖尿病、AIDS 病人群的增长
体内人工植 入物的推广
免疫抑制剂 的广泛使用
临床希望能鉴别
念珠菌或丝状真菌 白色念珠菌或非白念 曲霉菌或毛霉菌 是否卡氏肺囊虫
不同病原用的药物不同
株数
119 56 46 20 11 22
%
44 21 16 7 4 8
2006~2012年念珠菌分布
60%
2006
50%
2007 2008
2009
40%
2010
2011
30%
2012
20%
10%
0%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清酒念珠菌 中间念珠菌 近平无滑名念念珠珠菌菌
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
近来,Realtime-PCR等技术在侵袭性念珠 菌病早期诊断方面很有发展潜力
氟康唑、卡泊芬净及两性霉素B及治疗侵 袭性念珠菌病较有优势
曲霉病
侵袭性曲霉病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受累的致命性感染, 死亡率最高可达90%
30
25
22
20
19
15
10
5
24 20
22 19
29 24
每10万人
每年发病 率 每10万家 医院每年
发病率
0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ospital Discharge Survey (NHDS), 1996–2003 (/nchs/ ).
② 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
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器官移植 白血病 实体肿瘤 烧伤 糖尿病 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缺陷症
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
疾病
孤立的粘膜念珠菌病 复发的粘膜念珠菌病 高危患者中念珠菌定植 念珠菌血症及深部感染 深部感染需延长治疗时
3 2.2
2
1
0 1978~1982 1983~1987 1988~1992
Grool A, et al. Trends in the postmortern epidemlology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at a university hospital. [J]. J Infect, 1996, 33(1): 23.
念珠菌病
念珠菌分离鉴定
无菌标本: 区别污染菌? 非无菌标本: 区别定植菌?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致病菌
已发现的其他致病菌
白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球拟酵母) 近平滑念珠菌 高里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解脂念珠菌
吴绍熙,廖万清,等.1986年、1 996年、2006年我国念珠菌属变迁.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6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 诊断
主要内容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 真菌感染检测方法 非培养方法诊断真菌感染 真菌的药敏试验及临床价值讨论
真菌 Fungi
需氧、有真正细胞核、 不含叶绿素
寄生或腐生 有性或无性繁殖 真核生物 生态系统的“秃鹫” 据估计自然界中真菌
约有150万种 约有300余种可导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