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中国路桥宁安铁路NASZ-5 标段第二项目分部编号:
工程名称:工程里程:DK102+700
编制单位:接收单位:
工程项目:交底时间:
交底内容:
拌和站场地平整后,根据拌和站施工图纸中具体尺寸进行合理规划。
规划包括场地硬化、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绿化区、拌和站生活办公区、试验室区域、拌和站
机组区域、储料仓、备料区及配套设施、污水处理池、磅房及门卫房、电力设施、
施工及生活用水、避雷设施。
详细见拌和站整体平面布置图。
1、场地硬化
拌和站场地硬化根据承载不同,划分为车辆重载区,非重载区及生活区;拌和站场地平整碾压完成后,根据拌和站整体平面布置图,测量人员放线定位,硬化区域放样定桩;车辆重载区垫层规划为40cm (压实厚度)山坯石,非重载区及生活区垫层规划为20cm(压实厚度)山坯土。
碾压密实后,车辆重载区采用C20 砼进行硬化,非重载区及生活区采用C15 砼进行硬化。
硬化厚度如下:场地硬化后6m
×6m设置分仓缝。
先按区域进行弹好墨线后用砼切缝机切假缝,缝深2cm 。
规划区域硬化厚度标准(cm)
车辆重载区20
非重载区10
备料区15
办公生活区 5
2、给排水系统
1 )由室外自建的蓄水池引入给水管至室内,沿主干道路边布置。
室外给水管、消防管合用一根管线,管线上设室外地上消火栓。
2 )排水工程
场地污水及生活污水由室外污水管汇集并经沉淀池及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集中排至附近水渠。
污水处理设备设置于生活绿化带处。
场地排水系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场区内设置排水明沟,明沟为15 ×15cm
的矩形沟。
场区内设置纵横向坡度,通过纵横向横坡把表面的雨水汇集到排水明沟内,然后通过场内排水明沟把水引到场外排水沟内。
保障场地内外流水通畅,场内外排水系统与当地排水系统相结合。
沿拌和站四周设置场外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采
用蝶形沟尺寸为50cm ×50cm ,蝶形沟采用2cm 厚M7.5 砂浆抹面。
场内排水系
统在进行场区内混凝土硬化时同步施工。
场区四周排水沟在围墙砌筑前先用小型挖
掘机施工,在围墙砌筑完成后人工整形,进行砂浆抹面处理。
3 )环境和绿化用水及室内给排水:
A 、环境和绿化用水由给水主管道引出若干支状管,供绿化喷洒用水。
B 、室内给排水根据单体建筑物的要求配以相对应的卫生设施,室内给水管采用PPR 管,排水管采用UPV
C 管,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消防管采用镀锌钢管,室外排水管采用水泥管涵。
3、绿化区
拌和站内的绿化区主要是拌和站生活及办公区、试验室,生活区及办公区,绿化主要采用带状布置,即节约用地空间,又可以美化环境。
4、办公生活房屋的建设
场地内的所有配套房均为临时用房,所以管理人员宿舍、工人宿舍及门卫房、
地磅房、仓库及试验室等房屋均为白色双层夹芯板房,层高以 3 米为主,房盖考虑增设隔热设施。
房间布置参照设计图纸。
5、停车区
停车区有两个,第一个是拌和站罐车停车区;第二个为试验室房前的小车停车场,供上级领导检查及我分部的小型车辆停车。
这两个区均为非重载区。
6、拌和站机组区
拌和机组是本工程的重点工程区域,主机基础及粉罐基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
进行施工。
上料区及控制室下面均为车辆重载区。
7、储料仓、备料区及附属设备
储料仓分为待检区及合格区,各分区之间砌50cm 砖墙,墙高 3 米,
8、供电设施、防雷设施及接地工程
设置配电房一间。
线路应架空,必须从地面穿过时采用埋管布置,严禁线路随意接放。
配电箱应有漏电保护装置,并上锁。
1) 电气工程包括以下内容:
10 、0.4KV 变、配电系统(此设计由供电部门统一设计);
电力系统:照明系统;电话等弱电系统;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2 )配电系统
10KV 高压自室外引来,埋地敷设引入。
变压器设置于室外变配电房内,采用YJV22 铠电缆埋地敷设引入各用房内间电源箱或配电间电源箱,依各单体而定。
变配电房内具体设计由供电部门定。
本工程的高压配电电压10KV 、低压电电压230/400V ,照明电压230V. 高压供电电缆采用YJV22-10KV 电力电缆,室外低压电配电电缆采用YJV22-1KV 电力电缆,消防及重要设备供电的电缆采用NH-YJV22-1KV 电力电缆。
照明配电采用BV 电线,照明、动力支线采用BV-0.45KV/0.75KV 型铜芯聚氯乙烯塑料电线,控制电缆采用NH-KVV 耐火电缆。
3)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 系统型式,变电所至用电单体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对于单体容量较大的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三级消防负荷根据需要采用独立回路放射式供电。
4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A 、本工程均按第三类防雷措施,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止直雷击、侧雷击、防雷电感应及雷电带连接成不大于20*20 米或24*16 米的避雷网格。
利用建筑物钢柱或结构物柱内钢筋两根不小于φ16 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线,间距不大于25 米,引下线上端与避雷网焊接,下端与建筑物基础底梁及基础底板上的上下两层钢筋内的两根主筋焊接。
为防止雷电入侵,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电气设置电阻测试箱。
B 、建筑物引下线距室外地坪0.5 米处设置电阻测试箱。
C 、拌和机区域设备采用避雷针作为接闪器,每个粉罐上设有避雷
针。
采用热镀锌扁钢作为引下线,沿粉料罐及柱脚敷设,上与避雷针
带,下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采用镀锌角钢作为接地装置,共设8 根,并利用40*4 热镀锌扁钢将各接地极可靠连接,需做接地电阻测试,如未达到要求需增设接地极,以保证雷电流感应电流顺利进入大地。
9、围墙
四周采用M7.5 浆砌50 砖墙围闭,料仓处后墙高 2 米,其余位置墙高 2 米。
具体施工已设计图纸为准。
10、顶棚设施
用蓝色彩钢板制作成拱形棚,棚高度为10m ,起拱高度12m 。
具体操作按设计单位制作为准。
11、附图:拌合站围墙建设设计图
交底人:复核:审核:接收人: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