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类的水解和应用

盐类的水解和应用

盐类的水解及应用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考点点拨]本讲要求:正确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实质;正确判断平衡移动及其溶液的酸碱性;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方程式;正确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以及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科学实验的有关应用。

其中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命题的热点,而且试题可能会更加强调知识的综合,如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H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等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智能整合]1.正确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中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川和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的H浓度和0H浓度发生变化,改变了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水解的规律一般可概括为: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了解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正确判断平衡的移动及水解的程度因:盐类本身的性质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外因:(1)温度: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促进水解(2)浓度:盐溶液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3)改变水解平衡中某种离子浓度时,水解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3.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1)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一般水解程度很小,所以书写离子方程式一般用“”号,不用等号,也不用“fj”符号(2)多元弱酸阴离子水解方程式要分步写,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离子方程式常一步写(3)双水解完全的反应,有的用“=”,而不用“”符号。

如:2AI 3++3S2_ +6HO=2AI(OH)3j +3H2ST4.了解盐类水解程度大小的一般规律(1)相同条件下,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2)同一多元弱酸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正盐的水解程度比酸式盐的水解程度大得多(3)相同条件下,双水解程度比单水解大。

如相同浓度的NHAc溶液和NHCI溶液,前者水解程度大。

5.掌握盐类的水解和电离关系(1)酸、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而水解的盐对水电离起促进作用。

(2)酸式盐一般既存在水解,又存在电离。

要能正确判断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大小(如NaHPQ和 Na2HP0等)6.三个重要的守恒关系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呈电中性,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如Na t CO溶液+ 2—Na2CQ= 2 Na +CQH 2O H + OH ——CO2——+HaOHC0+OH HCO 3——+HaO H2CQ+OH故 c(Na +)+ c(H +)=C(HCO3「)+2C(CO32「)+C(OH「)②物料守恒:如N Q CO溶液,虽CO2「水解生成HCOT,HCO进一步水解成 HCO,但溶液中n(Na): n(C) = 2:1 ,所以有如下关系+ ——2—c(Na ) = 2 { c( HCO3 )+c(CO3 )+c(H 2CO) }物料守恒的实质也就是原子守恒③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OH的量始终等于水电离出的H+的量。

如N@CO溶液,水电离出的川一部分与CO2-结合成HCQ, —部分与CO2——结合成HCO, —部分剩余在溶液中,根据c(H+)水=c(OH「)水,有如下关系 c(OH ——)=c(HCQ——)+ 2c(H 2CQ)+ c(H +)若拿a式减去b式也能得到c式,在解题过程中,若守恒关系中同时出现分子和离子,且不是物料守恒,可考虑是否为质子守恒。

7.类水解知识的应用(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2)比较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及其浓度的大小(几种守恒关系)[典例解析](3)溶液的配制、蒸干及保存(4)解释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

1.下列液体PH> 7的是A.人体血液 B .蔗糖溶液 C .橙汁D .胃液解法与规律: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_ 7 _ 6 —2 — 12A. 1.0 x 10— mol/LB. 1.0 X 10— mol/L C . 1.0 x 10— mol/L D. 1.0 x 10— mol/L 解法与规律: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J = 1 X 10 —14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3+ Na+ NO— Cl —B. K+ Na + Cl— NO s—C. K+ Na + Cl — AlO2—D. K+ NH4+ SO 42— NQ—解法与规律:4.将标准状况下的 2.24L CO 2通入150mL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确的是A. c(HCO—)略大于c(CQ2—)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c(Na+)等于 c(CO s2—)与 c(HCQ—)之和 D . c(HCO—)略小于 c(CQ2—) 解法与规律:5.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SQ ②H2SQ ③NaHSO④NaS中所含带电微粒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①=® >@二② B .④二①〉③、② C .①〉④曲'② D .④ '①>@ '②解法与规律:6.某二元酸(化学式用 H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 2A=H+HA—HA — H++A"—回答下列问题:(1)Na ____________________ 2A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0.1mol.L —1的N Q 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A.c(A ) +c( HA ) =0.1mol • LB.c(OH「)=c(H+) +c( HA —)+ + ——2—C.c(Na )+ c(H ) =c(OH )+ c(HA )+2c(A )+ 2 ——D.c(Na )= 2c(A ) +2c(HA )(3) ______ 已知0.1mol • 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 • L—1 H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____________ 0.11 mol • L—1(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1m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 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法与规律:7.(2003年模考)已知某溶液只存在 OH、H、NH+、Cl —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①c(Cl — ) > c(NH4+) > c(H+) > c(OH—) ②c(Cl — ) > c(NH4+) >c(OH—-) > c(H+)③c(NH4+) > c(Cl —) >c(OH—) > c(H+) ④c(Cl — ) > c(H+) > c(NH+) > c(OH)填写下列空白:(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 (填序号);(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 c(NH 3? H2O)(填“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酸中c(H+) 和 c(OH—)的关系 c(H+) c(OH —)。

[思路分析]8.(2003年模考)物料守恒是质量守恒的必然结果。

例如CHCOON溶液中,由于水解作用溶液中存在CHCOOH根据物料守恒,则必存在关系式:c(Na+)=C(CH3COO)+C(CH3COOH。

试写出N Q S溶液中(1)电荷守恒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物料守恒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1) (2)恒等式变换可得 c(H 2S)、c(HS —)、c(OH「)、c(H+)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分析]1. (2005年市二模)常温时,将V mL G mol • L—1的氨水滴加到 V2 mL c mol • L—1的盐酸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 .若混合溶液的pH=7,贝U C1 V1> C2 V2B.若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 4+)=c(CI 「) 8. (2005年东北师大附中)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C.若 V 1= V 2, C 1 = C 2 ,则混合液中 c(NH 4+)=c(Cl —) D.若V i = V 2,且混合溶液的 pH< 7,则一定有 C i VC 2 2 .常温下,将 a i mol/Lb i mL 的CHCOO 和a 2mol/Lb ?mL 的NaOH 溶液混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如果 a 1= a 2, b 1= b 2,则混合溶液中 c(CH 3COO)= c(Na +) B.如果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 (CH 3COO)= c(Na +) A. 0.1 mol •L B. 0.1 mol •L C. 0.1 mol •L D. 0.1 mol •L 用 "< 、>、 —— 9.—1Na^CO 溶液中:[CQ 2—]>[OH —]=[HCO 3—]+[H +] —1(NH 4)2SQ 溶液中:2— + + —[SO 4 ]>[NH 4]>[H ]>[OH ]—1NaHC 3溶 液中:[Na +]>[OH —]>[HCO 3—]>[H +] 1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Na 2S 溶液中:[Na ]=2[S — ]+2[HS — ]+2[H 2S]”填空 C.如果混合溶液的pHv7,则 a 1 • b 1= a 2 • b 2(1)取0.2mol/LHX 溶液与0.2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 c (Na +) > c (X 「)D.如果a 1= a 2,且混合溶液的 pHv 7」b 1> b 2①混合溶液中c (HX) c (X );3.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弱酸 HX 溶液与 NaX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混合溶液中存在 ②混合溶液中 c (HX)+ c (X —)0.1mol/L(忽略体积变化);c(Na +)>c(X 「),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③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OH ) 0.2mol/LHX 溶液由水电离出的 c (H +)A. c(OH 「)<c(H +) .c(HX)<c(X ) ⑵如果取0.2mol/LHX 溶液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 pH> 7,则说明C. c(X —)+ c(HX)=2 c(Na +) .c(HX)+c(H +)= c(Na +) + c(OH —) 4. 在10mL0.1mol • L 「NaOH 溶液中加入同体积、 同浓度的 HAc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 关系错误的是 A. c (Na +) > c (Ac —) >c (H +) > c (OH ) B. c (Na +) > c (Ac 「)>c (OH 「)> c (H +) HX 的电离程度NaX 的水解程度10.有一瓶(约100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 10.00mL 该混合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可得4.66g 沉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