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内 容 提 要本章的重点是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其存在性问题;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问题。
一般均衡的概念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
所谓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将单个市场孤立起来,只考察某个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研究方法,即假定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将所有的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决定的方法。
瓦尔拉斯、阿罗和德布鲁等经济学家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认为一般均衡模型应该包括4个基本条件: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每个消费者都是产品需求者和要素供给者,他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他们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考虑中间产品,只考虑最终产品的生产和交换。
在这4个基本条件下,一般均衡是存在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只存在唯一的一组相对价格可以实现一般均衡。
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在3个假设前提上:1、经济由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构成,所有的生产均由生产部门完成,所有投入品均由消费者提供,没有中间产品。
2、经济中有H 个居民,每个居民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他在要素收入的约束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将其所有收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其偏好即效用函数为既定不变。
3、经济中有K 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他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生产各种商品以使其利润最大化,没有投资和中间产品,生产函数既定不变。
根据假设,一般均衡模型中包含三类方程: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方程(∑===Hh ih i d r i QQ 1),,2,1( )及对要素的供给方程(∑=++==Hh jh j s n r r j QQ 1),,2,1( );2、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方程(∑=++==Kk jk j d n r r j QQ 1),,2,1( )及对商品的供给方程(∑===Kk ik i s r i QQ 1),,2,1( ); 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方程:),,2,11(),,,,(21n P P P Q Q n i d i d ==以及),,2,1(),,,,(21n i P P P Q Q n i s i s ==。
微观经济学一般采用帕累托标准作为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即一个经济体系而言,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当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实现了价格与产量的一般均衡时,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没有一个经济实体能使自己的状况变好而不使其他某个经济实体的状况变坏。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为经济上有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就是有经济效率的;否则,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要达到帕累托最优条件,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
它是指任何两种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消费者来说必须相等,即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要是购买到的商品的效用达到最大,就应使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率等于商品价格的比率:XY B XY A MRS MRS =。
(2)生产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
它是指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一切产品来说都必须相等,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每种产品的生产者为了实现最大利润而把产量调整到边际成本等于产品的价格:LK D LK C MRTS MRTS =。
(3)交换于生产间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
这是指同时满足交换最优状态条件和生产最优状态条件下所要求的前提,即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边际成本之比:XY Y XXY MRT P P MRS ==。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本章首先提出效用可能性边界和社会福利函数,界定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然后分析了社会福利与个人偏好的关系,并且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
效用可能性边界也称为消费者的效用可能性曲线,是最优效用水平集合的几何表示。
它通过埃奇沃斯盒装图中的交换的契约曲线推导而得,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在给定一个消费者(如A )效用的前提下,另一个消费者(如B)所能够达到的最大效用。
社会福利函数就是各个消费者个人效用函数的增函数。
在一个两人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W 可以写为:),(B A U U W W =。
社会福利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切点便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所有社会福利最大化都是竞争均衡的,所有的竞争均衡都使某种社会福利函数的福利最大化。
社会福利最大化是以社会福利函数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而社会福利函数是建立在个人偏好的基础上的,即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程序,将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归结为单一的社会偏好。
阿罗提出阿罗定理证明了在一般人接受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所谓社会福利最大化,并非能使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效用都能达到最大化。
对社会福利函数的不同理解,导致了社会福利函数的具体形式有多钟,其中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以及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是最具代表性的。
平均主义者认为,只有将所有的社会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平均分配,才最有利于全社会的福利。
其社会福利函数为:[])(,),(),(),,,(2121X U X U X U W U U U W n n =功利主义者认为,社会福利函数是个人效用函数的加总,其社会福利函数为:∑=-=n i i in n i U a U U U W 121),,2,1(),,,(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是以罗尔斯的名字命名的。
罗尔斯认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应该是使境况最糟糕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最大化,同时使所有人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都有事情可作。
罗尔斯的社会福利标准又被称为最大最小标准,其社会福利函数表示为:),,,(min max ),,,(2121nn U U U W U U U W = 重点与难点: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习 题(一)选择题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布森B.庇古C.帕雷托D.埃奇沃斯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 对于A 和B ,Y X XY P P MRS= B. 对于A 和B ,XY XY MRTS MRS= C. 对于A 和B ,XY B XY A MRS MRS=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 K L LK P P MRTS= B. XY LK MRS MRTS= C. LK Y LK X MRTS MRTS= D. LK XY MRS MRT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A. XY B XY A XY MRS MRS MRT== B. Y X XY P P MRT= C. Y X XY P P MRS= D. XY B XY A MRS MRS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
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 上面说得都对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 )A.无差异曲线B.生产契约曲线C.消费约束曲线D.社会福利曲线9、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B. 食品补助票计划C. 医疗救济计划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 单身汉家庭B. 三代同堂的家庭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11、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A.低生产率B.意愿需求的变化C.劳动力市场的歧视D.缺少人力资本(二)填空题1.是对一个市场出现的情况而忽视其他市场。
2.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3.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建立在效用论基础上。
4.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5.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都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在个人之间加以分配,这样的要求成为。
6.转换曲线是从导出的。
7.边际转换率是的斜率。
8.导出必须做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9.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由导出的。
10.收入最低的20%的那部分人,他们的贫困属于。
(三)判断题1、为了达到怕累托最优,必须是任何只消费两种产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为了达到怕累托最优,必须是任何两个场上使用某两个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
()3、处于非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要成为一个处于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从而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是不可能的。
()4、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理论,但对于基数效用理论也同样成立。
()5、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状态。
()6、从埃奇沃斯盒状图中某一初始禀赋开始,如果通过讨价还价达到的自由交易契约是符合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所要求的,那么该交换契约可以位于契约曲线的任何地方。
()7、契约曲线得名于它是所有可能契约的轨迹。
()8、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
()9、社会福利函数应该能够代表全社会所有人对福利的判断。
()10、对一个社会来说,只应有一个社会福利最大值。
()11、社会福利的增进体现在消费者效用水平的提高上。
( )12、如果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意味着社会中任何一个成员的效用都能达到最大化。
( )13、将所有的社会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平均分配时,社会就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