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的技巧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的技巧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的技巧
摘要:朗读是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传授学生文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无论讲授哪种体裁的课文、哪个年级的语文,都离不开朗读这一环节。

通过实践,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技巧——理解文章,有的放矢,扣住基调;展开想象,再现情景;朗读示范,引导方向等方面加强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指导
语文可以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语文可如手艺人学艺一样,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到一定的实践练习中去完成,也就是将语言的学习融入到交际之中,通过动态的言语实践,学生能够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

朗读是文章教学的切入点,是课文阅读的第一要著,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新大纲“阅读部分”第九条中,第一条便是“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它明确提出了对朗读的要求。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来加强朗读,有利于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理解文章的思想美,体味作者的情感美,再现文学作品的形象美。

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文本的规范语言改造自己的日常语言的过程,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接纳文本的新鲜语汇和巧妙句式,接受带有文学色彩的优美语言的熏陶。

一、理解文章,有的放矢,扣住基调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朗读活动,把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准确、真实地再现出来。

在诵读时要先定下作品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送别诗,“人生自古伤别离”,许多人习惯认为离别总是伤感的。

但如果借背景深入理解作品之后,发现本首诗中的孟浩然并非如“元二”出使边远荒僻的安西那般无奈。

“扬州”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众多才子佳人聚集于此,作为“风流天下闻”的大诗人孟浩然此去游玩,愉悦之情可想而知。

而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自然为好友高兴,在情深意重的惜别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羡慕与向往。

因此,了解背景,为“有感情朗读”定了基调。

二、展开想象,再现情景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好原文中的句子,促使他们领悟情感,作者产生共鸣,可以根据句子的特点相应做出些句型变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做到读课文,想象情境,图与文结合,读与练结合。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和时间赛跑》中,“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体会和摘抄含义深刻的语句;收集相关资料;加强写话练习,由读到写。

鲜明的色彩、动听的声音、美丽的画面整合在教材里,凸现了一个个充盈的意象。

她们是鲜活的,充满了情感,充满了体验。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带着各自的情感和想象去感受、
体验文本传递出的文学意象,感受那美丽迷人而又充满魅力的意境。

在这种过程中,学生将体验到充满灵性、生动的文学意象。

三、朗读示范,引导方向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是十分重要的。

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多读”,但并非放任自流地“多读”。

作为教师,必须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

《秋天的快乐》“秋天里,我们和爸爸妈妈去摘果子、看红叶,和小伙伴去放风筝、捉蛐蛐一一让我们交流一下在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收到感染。


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找准示范指导的时机。

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为了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可以一开始就示范引路。

至于一些重点句段的示范朗读,一般是和提问连在一起,随时示范。

如:听老师读这段课文,看老师强调了哪几个词语?听老师读这几句话,几种读法中,你最喜欢哪几种?……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思考,并从中学到具体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此外,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全文范读,最好放在总结课文之前进行。

老师要做到两点:一要紧扣情景,声情并茂的朗读;二要根据不同文体用适合的语言示范朗读。

四、结论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
训练,在朗读技巧——理解文章,有的放矢,扣住基调;展开想象,再现情景;朗读示范,引导方向等方面加强教学。

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

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有文写道:“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故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灵去读,要求学生反复地读,用心地去体会,用情去感悟,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学会倾诉自己的心声,凭借文本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最终能体会到语文的美。

参考文献:
[1]郑国红. 文学作品朗读技巧的指导. 文学教育: 2005年第17期.
[2]丁晓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西陵教育信息网: 2009.12.28.
[3]阳秀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 研修网:2008.10.24.
[4]曹振元.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第3期.
[5]张朝霞.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3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