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伊泰集团大地精煤矿1.2Mta新井设计

内蒙古伊泰集团大地精煤矿1.2Mta新井设计

1 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矿区地理位置、隶属关系及交通条件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大地精煤矿位于东胜煤田东南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行政隶属伊旗新庙镇。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3 ′59″—110°18 ′38″北纬:39°25′41″—39°28 ′04 ″矿井对外交通便利,边(家壕)----贾(家湾)公路从井田南部东西通过。

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约53km,距包头市约153km,包(头)----神(木)铁路由井田西部通过,矿井距包(头)----神(木)铁路沙圪台站约38km 。

图1-1-1 交通位置图1.1.2、矿区内工农业生产概况矿区地域内,人口稀少,居民居住分散,劳动力贫乏,地方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养殖业为辅,但均不发达,经济基础较薄弱。

工业经济以煤炭产业为主,近几年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区内除煤炭生产企业外,还有耐火砖厂及石英砂厂等建材企业以及新庙化工厂等化工企业,并建有20余家焦化厂、碳化硅厂,为本区煤炭就地转化提供了条件。

1.1.3、矿区动力供应状况距大地精煤矿东南方有一座宝山35kV变电站,其电源以四回架空线路引自大地精煤矿10kV变电站。

宝山35kV变电站内安装二台20000KVA变压器,距大地精煤矿约4.2km。

业主要求大地精煤矿的供电电源,以10kV电压引自宝山35kV变电站。

1.1.4 、水文地质概况(1).概况矿区地处干旱的半沙漠地带,无常年地表迳流,仅在雨季时,矿区北部的大水沟可形成短暂的洪流,向东流入勃牛汇入陕西省窟野河,最终注入黄河。

矿区内中部高四周低,总体地形是南部高,北部低,大面积被第四系风积砂覆盖,仅在北部有延安组出露。

(2).地形地貌矿区内中部高四周低,总体地形呈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矿区东南部,海拔标高1344.40m,最低点位于矿区东部,海拔标高1264.80m,最大标高差80.40m,一般相对标高差20—30m左右。

区内植被稀少,属荒漠—半荒漠地区。

(3).含隔水层特征矿区含水岩组依据其赋存条件及水力性质不同,划分为两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现分述如下:(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岩性以风积砂、冲洪积砂砾石层为主,厚度0~15m。

水位埋深2m左右,泉水涌水量5.0015L/s,单位涌水量0.5349L/s·m,渗透系数3.3669m/d,水位标高1197.64至1211.56m,为低矿化度的HCO3~Ca型水。

该含水岩组含孔隙潜水,主要接受贫乏的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弱,局部为中等。

第三系(N2)隔水层:该地层以紫色砂质粘土、泥岩组成,不整合于煤系地层之上,隔水性能好,是上部潜水与下部煤系地层侏罗系含水岩组之间的良好的隔水层。

(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a、侏罗系含水岩组矿区为以煤系地层为主的碎屑岩类沉积岩层,含水层、隔水层、煤层交替重复出现,隔水层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煤层;含水层为胶结疏松的各粒级砂岩。

据原详查报告ZK417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q=0.0002L/s·m,渗透系数K=0.0199m/d,水位标高1223.82m,水质类型为HCO3~Na·Ca、HCO3·Cl~Na型水,矿化度0.29~0.86kg/L。

该含水岩组含裂隙潜水~承压水,富水性弱。

b、三迭系延长组含水岩组该含水层分布于6煤组以下,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粗、中粒砂岩。

据原详查报告水文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q=0.0007L/s·m,渗透系数0.0238m/d,水位标高1258.30m。

该含水岩组含裂隙承压水,富水性弱。

c、火烧岩孔隙~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沟谷地段两侧,大部分被第四系风成砂掩埋,只在局部地段出露。

该含水层水位埋深22.97m,含水层厚度为0.61-30.08m,平均厚度9.95m。

根据QK2025-1孔抽水试验资料,钻孔涌水量 3.332l/秒,单位涌水量 1.071L/s·m, 渗透系数8.5521m/d,水位标高1261.09m, 水质类型为HCO3~Ca++型,矿化度0.26kg/L。

火烧岩富水性导水性在不同部位差异较大,在汇水有利地段水量较大,在QK2025-1孔甚至形成地下河。

1.1.5、矿区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本区地下水补给带内承压水、潜水交替转换,并有火烧岩富水带分布,故矿区水文地质类型确定为第二类第一~二型,即以孔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中等。

1.1.6、矿井涌水量一.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煤田边家壕井田勘探地质报告》资料,采用稳定流“大井”法进行计算,Ⅲ-2煤层矿坑涌水量为5432.00m3/d;Ⅳ-2煤层矿坑涌水量为6973.58m3/d;Ⅴ-1煤层矿坑涌水量为2974.91m3/d;Ⅴ-2煤层矿坑涌水量为2058.96m3/d。

设计依据上述资料,综合考虑本矿井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预计本矿井投产后矿井Ⅲ-2煤层正常涌水量为200 m3/h,最大涌水量为300 m3/h。

纳林庙煤矿一号井技术改造工程生产能力为1.20 Mt/a。

给水设计的主要对象为矿井工业场地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以及矿井井下的消防洒水。

二.用水量矿井的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为1510.20m3/d。

其中:矿井工业场地的地面生产、生活用水量为 476.40 m3/d,井下消防洒水水量为1033.80m3/d。

矿井用水量分项计算见矿井用水量计算表12-1-1。

矿井消防流量采用45L/s(其中室外消防流量20L/s,室内消防流量10L/s,水幕消防流量15 L/s,)一次火灾延续时间按3h计。

消防水量486 m3贮存于日用消防水池内。

井下消防水量采用7.5L/s,一次火灾延续时间按6h计。

消防水量162 m3贮存于井下消防洒水水池内。

三.水源根据业主提供的《准格尔旗科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为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准格尔旗境内煤矿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承诺的函”》中指出:“我公司在川掌镇牜孛牛川建有截伏流取水工程,年供用水能力为150万吨;完全可以满足贵公司凯达煤矿、纳林庙煤矿一号井、纳林庙煤矿二号井……生活、生产用水145万m3/年的需求。

……我公司同意通过上述水源地向贵公司各煤矿供水。

”根据准格尔旗科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为纳林庙煤矿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承诺的函,设计选择川掌镇牜孛牛川建有的截伏流取水工程作为纳林庙煤矿矿井技术改造的取水水源, 并经位于宏景塔一、二矿工业场地的转输水池转输,供给纳林庙煤矿生产、生活用水。

其供水能力能够满足本次设计对水量的要求。

除《准格尔旗科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为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准格尔旗境内煤矿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承诺的函”》的供水承诺外,纳林庙煤矿一号井技术改造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应与准格尔旗科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签定正式的供水协议,落实水源问题。

据业主提供资料,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00 m3/h,井下最大涌水量为150 m3/h,因该矿井附近水资源缺乏,为节约水资源,本设计考虑将井下排水进行处理,达到井下消防洒水用水所需的水质标准后,复用于井下消防洒水。

四.水质及水压川掌镇牜孛牛川水源供给矿井工业场地生产生活用水,其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矿井工业场地的生产生活用水水压由日用消防泵和标高1256.00m的高位水池保证。

矿井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当有火灾发生时,开启消防泵,抽取日用消防水池内的消防贮水进行灭火,保证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

井下消防洒水用水可以达到井下消防洒水用水水质标准,即《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中的“防尘洒水用水水质标准”。

井下消防洒水所需水压由标高1256.00m的井下消防洒水水池保证。

五.给水系统本矿井的给水系统采用分质给水系统。

矿井工业场地给水系统分为地面生产、生活用水和复用水系统两部分。

1.地面生产、生活给水系统:从位于宏景塔一、二矿工业场地的转输水池附近敷设输水管道(管径为DN200)供水至工业场地日用消防水池,由日用消防泵房内的日用水泵和标高1256.00m的高位水池供水给各用户。

在距离工业场地约700m处的火药库设容量为250m3的贮水池一座,其水源由标高1256.00m的高位水池自流供给。

2.复用水系统:井下排水全部经平流池沉淀处理,所需消防洒水水量经深度处理达到井下消防洒水用水水质标准后,由泵提升至标高1256.00m的井下消防洒水水池,重力供给井下各工作面用水点。

工业场地室外给水管网布置为枝状管网,在管网中设水表井、阀门井、室外地下式消火栓等。

室外给水管道采用给水用聚乙烯(PE)管,接口为电热熔焊接。

管顶埋深为1.70m。

1.1.7、气候条件,冻结深度,最高洪水位等矿区属半沙漠、干旱—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阳光辐射强烈,日照丰富。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春季少雨多风,秋季多雨凉爽。

据伊金霍洛旗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6.2℃,最高气温36.6℃(1975年7月22日),最低气温-29.6℃(1961年2月11日),年平均降水量350mm,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平均蒸发量2492.1mm,为年均降水量的7倍。

最大冻土深度2.04m。

冬春季节多刮西北风,夏秋季节多刮东南风,平均风速3.2m/s,最大风力8级,最大风速达24m/s。

位于矿区中部的大水沟为一条由西向东流水的季节性沟谷,旱季无水,雨季在暴雨过后可形成短暂的洪流,向东流入勃牛川向南汇入陕西省窟野河最终注入黄河。

本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北缘,鄂尔多斯台向斜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稳定的构造单元。

据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分,该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属地震活动微弱区。

最大冻土深度2.1m,一般在1.5m左右。

冻期159天,无霜期147天。

1.2、井田地质特征1.2.1、地质构造(1)区域构造东胜煤田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东胜隆起区的东北部。

东胜煤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1—5°,无明显褶皱及较大的断层,仅在局部发育有宽缓的波状起伏,无岩浆岩侵入,地质构造简单。

(2)矿区构造大地精煤矿位于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详查区南部,其基本构造形态与东胜煤田一致,为一向西南倾斜的、平缓的单斜构造,倾向210°,倾角1~3°,不发育断层、褶皱等构造,亦无岩浆岩侵入体。

矿区地质构造简单。

1.2.2、地层本井田与东胜煤田区域地层划分基本一致,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为:三叠系上统延长组(J3Y ),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侏罗系中统(J2),第三系(N2),第四系全新统(Q4),现分述如下:(1)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矿区内仅在钻孔中见到,钻孔揭露厚度 3.67~42.2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