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1 1简介编辑本段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1988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为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业,以铁路运输、煤制油为产业延伸,以太阳能、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非煤产业为互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公司为中国企业500强(第237位)、全国煤炭企业百强(第21位)、铁道部确定的百家运输大客户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50强之首。

2004年初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到2010年煤炭产销超过5000万吨的重点企业。

2004年8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骨干企业之一。

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目前,伊泰集团正在开展年煤制油基地的总体规划等相关工作,伊泰集团将建成万吨级煤制油产业基地。

生物制药产业伊泰药业公司按照标准建成了万亩以甘草为主的多种中药材有机种植示范基地,按照标准建成制药基地,按照标准建成了营销网络体系,按照标准建起了研发机构,生产滴丸、胶囊、颗粒剂等个剂型共多个品种,拳头产品麝香通心滴丸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受到国内权威中医药专家高度赞誉。

房地产产业伊泰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伊泰集团投资控股子公司,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

公司现有伊泰华府住宅小区、景泰华府住宅小区、万博广场商务写字楼项目、呼市滨河东岸地产项目等多处在建、拟建项目,并逐步扩展到海口、成都、北京等多个大中型城市。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业务,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的经营原则,旨在打造内蒙古一流的地产企业。

伊泰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

2 主要产业编辑本段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一、煤炭产业伊泰集团现有大中型煤矿14座,正规划筹建的大型矿井两座。

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为煤炭行业首家B 股上市公司,2012伊泰集团下属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煤炭行业首家B+H股上市公司。

“伊泰”商标为煤炭行业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伊泰精煤”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

我公司依托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优良的地质条件,所属煤矿均具有低瓦斯、厚煤层等特点,安全性较高,特别利于大型机械化开采。

已列入《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两座年产逾千万吨的伊泰红庆河、塔拉壕煤矿项目即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

伊泰集团正围绕新的发展目标定位,加快实施煤矿技改、大型高产现代化矿井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化水平。

技改矿井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采区回采率达到75%,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煤矿技改已率先走到了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的前列。

二、铁路产业公司现有伊泰准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准铁路有限公司两个控股子公司。

现已建成全长132.44公里准东电气化铁路(运输能力3100万吨/年)、124.18公里呼准铁路、26.8公里的酸刺沟煤矿铁路专用线和122公里的曹羊公路。

三、化工产业作为中科合成油技术公司的控股股东,伊泰集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完成了煤间接液化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中试;并通过国家863项目验收。

2006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核准,以该技术为依托的国内第一条(核准48万吨,一期工程年产16万吨)煤基合成油品示范生产线开工建设。

目前,伊泰集团正在开展500万吨/年煤制油基地的总体规划等相关工作,到“十二五”末,伊泰集团将建成500万吨级煤制油产业基地。

四、生物制药产业伊泰公司按照GAP标准建成了4万亩以甘草为主的多种中药材有机种植示范基地,按照GMP标准建成制药基地,按照GSP标准建成了营销网络体系,按照GLP标准建起了研发机构,生产滴丸、胶囊、颗粒剂等9个剂型共200多个品种,拳头产品麝香通心滴丸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受到国内权威中医药专家高度赞誉。

五、房地产产业伊泰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伊泰集团投资控股子公司,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

公司现有“伊泰华府”住宅小区、“景泰华府”住宅小区、“万博广场”商务写字楼项目、呼市滨河东岸地产项目等多处在建、拟建项目,开发面积已超过500万平米。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业务,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的经营原则,旨在打造内蒙古一流的地产企业。

3 发展优势编辑本段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现有总资产近78.8亿元,下属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准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非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子公司。

下设2个事业部,10个部门。

其中,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为煤炭行业首家B 股上市公司。

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为煤炭行业首家B 股上市公司。

“伊泰”商标为煤炭行业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伊泰精煤”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是煤炭类产品中唯一的“全国用户满意产品”。

伊泰集团现有大中型煤矿14座。

所生产经营的煤炭具有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等特点,是天然的“环保型”优质动力煤。

公司现已建成全长72.6公里准东电气化铁路(运输能力3100万吨/年)、124.18公里的呼准铁路(运输能力1600万吨)和122公里曹羊公路(复线);正在建设全长65.5公里的准东铁路二期工程和26.8公里的酸刺沟煤矿铁路专用线。

公司在秦皇岛、天津、京唐等港口设有货场和转运站,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秦皇岛等地设有销售机构,形成了产、运、销完整的体系。

伊泰集团正围绕新的发展目标定位,加快实施煤矿技改、传统采煤工艺下煤柱回收技术攻关、大型高产现代化矿井建设和煤制油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煤炭主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专业化水平和竞争实力。

现正在实施的煤矿建设工程完成后,公司煤炭生产能力将提升到2805万吨/年。

列入《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8、2009年核准建设的伊泰红庆河乃马岱、塔拉壕煤矿项目建成后,伊泰集团原煤生产能力将超过5000万吨/年。

伊泰集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组织科研人员对“房式开采条件下的呆滞煤柱安全回收”课题进行技术攻关,并通过了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技术解放大量呆滞煤柱,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解决了呆滞煤柱在矿压下顶板突垮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弃煤自然发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中科合成油技术公司的控股股东,伊泰集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完成了煤间接液化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中试,并通过国家863项目验收。

2006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核准,以该技术为依托的国内第一条(一期工程年产48万吨)煤基合成油品示范生产线开工建设,计划2008年9月竣工投产。

目前,伊泰集团正在开展500万吨/年煤制油基地的总体规划等相关工作,到“十二五”末,伊泰集团将建成500万吨级煤制油产业基地。

按照多元发展的思路,伊泰集团现已在非煤领域形成房地产、生物制药、太阳能互补产业。

伊泰置业公司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已成功开发景泰华府和伊泰华府地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伊泰药业公司依托伊泰丹龙、圣龙两个GMP认证的制药基地,生产8种剂型,176个品种的中西药。

即将上市的拳头产品麝香救心滴丸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受到国内权威中医药专家高度赞誉。

依托太阳能数倍聚光光伏发电技术,伊泰集团在鄂尔多斯市建成国内装机最大、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05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对开发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推动中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具有重大的示范带动意义。

4 安全措施编辑本段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重视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保证。

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的统一领导,集团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任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同时对安委会成员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并在年初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同各子公司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各子公司又同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了自上而下的安全目标责任,使安全工作形成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层层落实、大家关心的良好态势。

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工作有章可循2005年初,公司及时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伊泰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伊泰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明确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明确了各级安委会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

三个子公司又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安全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下半年又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及现场办公会议,及时传达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及贯彻意见,完善了《安全管理标准》,使集团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

三、现场监管有力,奖惩考核严格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专项整治隐患、及时制止“三违”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2005年集团公司分季度进行安全大检查,每次检查都由集团公司领导带队,到各公司基层点,本着发现问题就地解决的原则,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及时地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春季大检查中共提出了三十五项比较大的问题,囊括了煤矿、准东铁路、发运站、物资供应部等诸多部门。

针对这些问题,集团公司从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迅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从业素质、加强了煤矿入井检身制度的贯彻力度、防止了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改善了矿井的通风环境、规范了西营子站现场管理制度、解决了煤场粉尘过大车辆管理混乱问题、健全了火工品的管理制度,为2005年安全生产的稳步进行开了个好头。

在秋冬季大检查中主要以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精神、三个办法为检查主要内容,对矿井进行了评分考核。

针对在秋冬季发现的问题,集团公司及时地在宏景塔召开了安全现场会,进一部明确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全生产的现状以及今后安全工作的要点,为明年矿井技改、整合过渡期间的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

在各类的安全监察活动中,我们针对发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分别下达了整改意见通知单和安全罚款通知单,并跟踪复查了整改的情况,形成了安全检查的闭合系统。

全年共深入现场检查3000多人次,开出整改意见通知单近2000份,罚款近15万元,同2004年相比多罚款近7万元。

另外对发生事故单位,按照从严、从快、从重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地进行了事故调查与处理。

在奖励上主要按照公司安全月奖发放制度,共发放月奖200多万元,另外还充分利用安全风险抵押金进行奖励,年底共兑现安全风险抵押金450多万元。

这些奖惩措施的有力实施,进一步激发了一线管理人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