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85.76% 44.73% 64.62% 53.74% 90%
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公交线网规划有两种基本思路:解优法和证优 法。 解优法,又称正推法,是根据对城市公共交通 需求的预测, 通过求特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获 得优化线网。 证优法,又称验算法,是对一个或几个线网备 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证实或选择较优方案。 通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公交 线网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
公交线网规划的基本步骤


现状城区公交线网规划通常是在现有公共交通 线路基础上,根据客流变化情况、道路建设及 新客流吸引中心的需要,对原有线路的走向、 站点设置、运营指标等进行调整或开辟新的公 共交通线路。 除非城市用地结构、城市干道网发生大的变 动,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的迁建、新交通干道 的开辟,或开通新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线 路,一般不作大的调整。
规划的检验

规划实施前的事前检验 规划实施后的事后检验
规划的实施


①实施的内容。如: 线路实施、场站建 设、设备配置、材料购置、技术经济政 策、企业机制改革等; ②实施的资金政策保障情况; ③实施时间计划表。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是一个综合性决策问题, 涉及从交通政策到技术设施水平等一系列因素。 规划内容包括多方面:线路、网络规划、车站用 地控制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供电、设备选 型与融资等 决策包括:轨道交通系统的类型选择、线网布 局、车站数量与选址、施工技术、与现有建筑物 的连通、系统的外部设备等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中的核心问题是轨道交通线网 设计和客流预测
放射+环形结构


当放射状路网规模较大时,往往在放射状路网 的基础上增加一至两条环线,环线的基本作用 是弥补放射形路网结构的不足,起到疏解市中 心客流的作用,减轻市中心区线路的负荷,并 提高环线方向乘客的直达性。莫斯科的轨道交 通线网就是这种典型图式,环线一般应放在客 流密度较大的区域,并要尽可能多贯穿大的客 流集散点。 放射+环形结构的线网布局模式适合于城市具 有较大空间规模且外围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强 度足够大的城市。
公交线有公交服务的每平方公里 的城市用地面积上,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 中心线长度,即
公交纯线网密度 = 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总长度 有公交服务的城市用地总面积
4. 公交线网密度分布
公交线路网密度为1.54 km/km2,低 于《规范》推荐的2.5 km/km2。
网格式结构


这种形式的轨道交通线网多是由于城市的道路 网为棋盘形结构。由若干纵横线路构成的网 络,布局均匀、换乘方便、连通性好,从而引 导客流均衡分布、使换乘客流分散。不足的是 对角线、平行线间乘客换乘次数较多。 网格式线网布局模式适合于人口分布比较均 匀、没有明显的市中心或不适宜形成高密度的 市中心的城市。
对公交线网初始方案分析、评价与确认

(1)城市各片区的公交线网覆盖是否与其公 交需求相适应; (2)城市公交线路各主要走向的组线分配是 否与各方向上的客流量相匹配; (3)城市公交线网密度是否达到规划目标。 (4)对公交线网初始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和优 化调整,特别是对各条备选线路进行综合效益 分析。分析主要包括线路的社会效益、线路的 营运效益、线路的预测客运总量以及线路的客 运功能。
8. 3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
以 径 计 算 300m半 中 心 城 区 苏 州 新 区 工 业 园 区 ( 一 期 ) 吴 县 市 区 规 范 推 荐 值
58.72% 25.26% 37.32% 32.36% 50%
9. 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
以500m半径计算 中心城区 苏州新区 工业园区(一期) 吴县市区 规范推荐值
(3)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


线路非直线系数是指公共交通线路首末 站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环形线的非直线系数按主要集散点之间 的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公共交通主要线路的长度宜控制在 8~12km,线路的非直线系数不宜过大, 一般不应超过1.4。
(4)乘客平均换乘系数或换乘率



全球最佳公交系统排名 1 2 3 4 5 伦敦 纽约 巴黎 华盛顿 香港
最差公交系统:洛杉矶 价格最贵公交系统:伦敦 最安全及最干净公交系统:华盛顿 全球最佳的士:伦敦 全球最差的士:纽约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 和道路网规划、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技术、经 济和交通特性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承受能 力,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交通、环境效益, 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公共交通 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 用地等,使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相互配合, 以不同的速度、运载能力、舒适程度和价格服 务于乘客的不同需求,形成合理的城市客运交 通结构。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总体框架

完整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框架包 括从规划目标分析、规划主体内 容设计、规划检验到规划实施的 全过程。
规划目标分析
①规划的项目背景; ②规划依据, 包括国家政策和地方发 展战略; ③规划的宗旨和原则

规划主体内容设计

交通调查 综合分析 方案设计 方案评价
新建城市公交线网全面规划步骤





(1)确定公交线网的结构类型 (2)分析城市主要活动中心的空间分布及相互之间的 关系 (3)分析城市主要客流吸引中心的客流吸引期望线及 吸引量; (4)初步确定在主要客流流向上满足客流量要求、并 把各主要居民出行发生点和吸引点联系起来的公共交 通线路网方案; (5)进行公交线网的优化设计,确定满足各项规划指 标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6)随着城市的发展和逐步建成,逐条开辟公交线 路,并不断根据客流的变化和需求进行调整。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依据其 在公交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大运 量捷运系统、中运量优质公交、常规公 交系统和小运量便捷公交四个等级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场站规划以及公交 车辆发展规划
公交线网规划





公交线网布局原则 (1)城市公交线网必须综合规划,组成一个整体,体现和 贯彻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思想,体现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相 结合的原则。 (2)市区线路、郊区线路和对外交通线路应紧密衔接,并 协调各线路网的集疏能力。 (3)要考虑公交发展历史和线路的延续性,兼顾、利用已 有线路,综合协调新老线路之间的关系。 (4)公交线网还应对城市用地的发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其布局应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与城市用地规划范围内主 要客流的流向一致,促进城市发展。 (5)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之间应有直接的公共交通线路相 连;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 便乘客停车与换乘,以缩短乘客出行时间,扩大乘客活动可 达范围。

我国城市近期公交发展的目标是:公共汽电车平均运 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90%以 上。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建成区大于 50%,中心城区大于70%。特大城市基本形成以大 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 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 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分 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 30%以上。大中城市基本形成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 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成区任意两 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 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在20%以上。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的计算方法为乘车出 行人次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 次 换乘率是指统计期内乘客一次出行,必 须通过换乘才能到达目的地的人数与乘 客总人数之比
(5)公交线路网站点覆盖率


公交线路网站点覆盖率,亦称公交站点服务面积率, 是公交站点服务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 映城市居民接近公交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 一般公共交通线路的服务范围是距站点300~500m 步行距离的城市用地。考虑自行车换乘的因素,在公 共交通线网密度较小的地区,一般公共交通站点的服 务半径可以扩大到600m,轨道交通线路站点的服务 半径可以扩大到1000m。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按公交线路网的站点分布位置绘 制出公交线路网服务范围图,计算公交线路网覆盖面 积或服务人口,进而计算出公交线路网的服务面积率 或服务人口率,作为评价公交线路网布局合理性的一 项重要指标。
(2)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是指公共交通营业线 路总长度与线路网长度(即有公交线路经 过的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之比值,在公共 交通发达的城市一般在1.25~2.5之间。 对某一路段而言,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 数是该路段上设置的公交线路条数,综 合考虑公交线路的分布均匀性及站点停 靠能力,一条道路上设置的公交线路条 数不宜超过3~5条。

西欧一些大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在20世纪初期城市表 现为单中心圈层式向外扩展,为了改变这种城市土地利 用发展模式,他们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尝试,最终选 择沿交通发展轴轴向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通过建 设放射网状的轨道交通线网支持城市轴向发展结构,引 导城市在市中心高密度的线状开发,在市郊高密度的面 状开发,形成一种形如掌状的轴向结构的城市 。
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分析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运量、迅速、舒 适、现代化的客运交通方式,对城市空 间结构的调整、并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向 合理的方向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积 极的作用。 城市大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线网结构 形式有放射式、网格式、放射+环状结 构等典型图式。
放射式结构


优点是:郊区乘客可以直达市中心,从一条线 路至另一条线路只需进行一次换乘,缺点是增 加了市中心的过境客流量和市中心的线路负 荷,另外相邻郊区之间的乘客出行需绕行,增 加了出行时耗。 放射式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模式适合于有明显市 中心、城市规模中等且市郊周边方向客流量不 大的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