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案例:汽车行业电子商务发展(DOC 43页)

行业案例:汽车行业电子商务发展(DOC 43页)

行业案例:汽车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汽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繁荣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世界500大企业中,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公司长期来位居前列。

在不少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还相对较弱,但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作为传统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它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且对决定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

中国加入WTO后,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严峻形势,我国的汽车工业如何面对世界主要汽车厂商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等各方面的强力竞争,如何使我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能够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舞台中占领一席之地,既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又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从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无疑是提高汽车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研究汽车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汽车产业发展状况1.1 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近况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7%,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进入2000年后,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以美国为主的工业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增长减速,作为汽车销售市场主体的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出现饱和,生产能力开始相对过剩。

世界三大汽车公司面临市场需求疲软和库存过多的压力,都进行了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通用汽车公司削减了2001年的生产任务;福特汽车公司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先后关闭了几家工厂的装配线。

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厂商也受到了冲击,如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已经裁减了数千名工人。

从全球范围来看,汽车增长下降速度最明显的是北美和西欧市场,预计2000-2005年北美和西欧的新车注册量将小幅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约为1.1%和1.3%,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回落;日本市场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低迷后,汽车需求出现回升,增长速度开始加快。

据权威机构的预测,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世界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转移到亚洲、东欧和拉美等新兴市场。

2000年亚洲市场各类汽车的销量约为1200万辆,预计到2004年将增加到1600万辆,2009年将会超过2000万辆,其中小汽车占一半以上。

亚洲的汽车市场尤以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最为明显,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竞相争夺的主要市场。

此外,在最近三年,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将在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南方共同市场国家投资94亿美元,其中88亿美元将投放于巴西市场,从而使该地区汽车生产量在未来5年中提高30%。

但由于新兴市场的规模尚小而销售规模仍然很大的美国市场增长停滞,因此全球汽车市场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在激烈的价格竞争面前,众多国际汽车厂商一方面不断加大开发投资,开辟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开始广泛运用电子商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无论是汽车整车厂商,还是汽车零部件厂商发展电子商务的热情颇为高涨,所产生的成效也较为显著。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全球汽车通信硬件与服务市场总值在2001年可达40多亿美元,预计10年后可增为10倍以上,达到470亿美元。

这一市场的发展速度要比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市场快得多。

1.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据统计,2000年我国汽车行业实现工业产值3400亿元(约占GDP 的4.1%),销售收入为3911亿元,利润达177亿元,比1999年分别增长12.57%、29.1% 和90.75%;生产汽车206.9万辆(其中轿车60.5万辆),销售208.9万辆,比1999年分别增长13.07%(轿车增长为6.95%)和14.01%;2000年汽车工业产品出口总额为10亿美元,进口总额21亿美元。

到2000年底,全国汽车行业共有企业2000多家,其中整车企业124家,改装车企业520家,发动机及其他零部件企业1400多家;全国13 家重点骨干企业生产集中度超过90%,其中一汽、东风、上汽3 家企业生产集中度已达44%,轿车生产集中度超过70%;市场上国产汽车的占有率超过95%,各车型主要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比较激烈。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已发展成为行业总资产5000多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300亿元)、年各种汽车生产能力250多万辆的庞大工业体系,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行业。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主要车种、车型、生产企业和竞争状况可概括为表1。

表1. 各车型主要企业及其基本竞争格局(数据截止2000年9月)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分析》2001年,国家汽车发展研究所纵观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成绩是喜人的,存在的困难也是极为复杂的。

目前我国汽车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性差、产业组织结构分散、技术装备水平低下、研发能力薄弱、经营管理滞后、服务意识淡薄以及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汽车产业的有序发展。

1.3 “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来说,将受到很大的冲击,从中国现有的政策来看,与WTO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详见表2。

表2 我国汽车工业目前政策与WTO 相关条款的对比资料来源:谭智斌,汽车行业研究报告,华泰证券公司网站“入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冲击影响较大的是零部件产业。

“入世”后,零部件平均关税将由目前的35%降至10%,配套件将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全球采购原则。

因此,“入世”对我国零部件的冲击要大于整车。

而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体水平滞后于整车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投资不足,严重影响了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造血机能;另一方面,由于在地方保护的影响下,零部件生产企业普遍存在成本高、效益低、结构不合理、开发能力弱的现象。

轿车工业受“入世”影响也较为严重。

尽管,中国轿车的市场需求在不断上升,但由于国产轿车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进口轿车在技术含量、品质、外观、规格等各方面都优于国产轿车,而且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也将日渐显现。

因此,入世后,中国的轿车将受到价格和质量的双重竞争,压力是极为巨大的,其中排量越大、级别越高的国产轿车的受到的冲击也越大。

对“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的走向问题,欧洲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耗时4个月,调查了中国的10家整车制造商和90家零部件供应商,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并据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预测,根据罗兰·贝格公布的《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十大趋势研究报告》的分析,中国汽车工业会出现以下十种趋势:趋势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地方保护将仍可能发生”。

因为在关税下调的同时,非关税壁垒将会继续存在,甚至加强。

比如,日本早就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但日本的汽车市场一直以来是受到保护的,美日间的汽车贸易战时有发生。

趋势二:“轿车市场销量在2005年将达100万辆,2010年将达200万辆,其中增速最快的将是排量1-2升的私人用车”。

趋势三:“产能过剩现象至少要到2005年才能有所缓解,此后整个行业将经历一场大规模整合。

持续降价必然进一步加大小规模整车制造商的压力”。

趋势四:“面对新的挑战,先行的制造商已开始调整其产品、采购、品牌运营以及分销战略,而新的进入者正在加速他们的市场进入步伐”。

趋势五:“2010年后,中国轿车市场将由3-4家全系列和1-2家针对细分市场的制造商所主导”。

趋势六:“到2010年,经过大规模整合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整体数量将减少70%”。

据罗兰·贝格的调查,目前中国近70%的零部件供应商相对或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一些含高技术的关键模块或系统,如安全气囊、ABS、自动变速箱、全球定位系统等。

30%的零部件供应商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但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的零部件,如电池、车轮、保险杆等。

趋势七:“中国政府及整车制造商应主动帮助解决零部件供应商的四个主要问题,即价格、规模、质量及研发”。

据统计,在中国,约1/3的供应商占有2/3的零部件市场,而全球6000家零部件供应商中的前100家就占有全球40%的零部件市场。

趋势八:“中资零部件供应商将利用低成本优势努力进入整车制造商的全球采购网络”。

对于中资零部件供应商,罗兰·贝格认为,入世后的发展道路除了与国外企业联盟之外,还应该致力于重点生产有竞争力的关键零部件,并努力开拓新市场,特别是出口市场,以取得规模化生产。

趋势九:“外资零部件供应商将立足于全球市场,从战略上进一步界定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从 2005年到2010年,他们将根据全球化的战略部署,以成本优势为导向,营造全球竞争力,而其研发功能将全部或部分由全球研发中心承担。

趋势十:“虽然电子商务在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中的应用相对滞后,但其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的被访问者正在制订电子商务战略计划,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

罗兰·贝格认为3-5年内,通过整车厂和供应商联网,提高运作的速度和程序处理的透明度,中国的电子商务必将在改善流程方面起重要的角色。

5年之后,零部件供应商将完全被整合进整车厂的运营中去,整个价值链将更加透明。

电子商务将从仅仅作为新的营销工具逐步升级为新营销渠道、新内部管理效率驱动器直至新的商业模式。

从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国家经贸委在《汽车工业“十五”计划》中对未来十五年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作出了预测。

参见表3。

表3 未来十五年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预测(单位:万辆)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国家经贸委2、电子商务在汽车行业中的主要应用汽车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一般可分为六个层次:一是企业建立专门的网站,向客户提供企业的信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进行网上市场调研,并实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三是实现零部件的网上采购;四是企业建立起与分销渠道网络联系模式,实现网络化分销;五是实现供应链网上集成,实现一体化运作;六是实现网上直接销售,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国际、国内领先的汽车企业的实践,目前汽车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2.1 网上车展向客户提供汽车展示是实现销售的第一步。

而在传统方式下,利用实物进行展示,一方面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场地,另一方面,展示的信息和辐射面都极为有限,而且需要客户到特定的展示地点才能看到展示效果。

因此,实物展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汽车企业和消费者的需要。

而网上车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展示的不足,它是在网上模拟车展的形式,为汽车企业包括整车厂、零配件厂、汽车及其零配件经销商、代理商、汽车保险、汽配厂商等,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企业形象、产品特色的信息渠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