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 要的概括出来了。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 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本文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
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依据 逐步推进,直至现在的“进击中”, 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富有视觉动感。
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有一个凸显事件的开头,叫倒 金字塔结构。
温家宝抵平壤访朝
中新网平壤10月4日电(记者 周兆军) 温家 宝总理10月4日上午乘专机前往朝鲜进行正式友 好访问。 访问期间,温家宝将同朝鲜领导人举行会谈、 会见,就发展中朝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 见。作为纪念朝中建交6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朝 鲜总理金英日曾于3月访问中国,这次温家宝的回 访是就任总理后第一次访问平壤。
•
请你就校园内发生的 事情拟写一则消息。
思考: 1、“南渡长江” ,“南”怎么理解?
向南 2、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 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写我方的有 “万船齐放” “突破敌阵” “占领”“进击” 写敌方的有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摧枯 拉朽”
3、导语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5、试分析下列红色词语的作用: ①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 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②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 新闻是一种实用性文体,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 报道。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 从广义上来讲,新闻又包括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特点 1.传播性 2.真实性。 3时效性
二、新闻的要素:
•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 原因、经过、结果。
四、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 很简练准确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有 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 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 ●
主体 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 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 自然环境。
三、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新闻的五个W When—— 何时 Who —— 何人 Why —— 何故
一个H
Where—— 何地
What —— 何事
(How———如何)
新闻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那怕是只缺少一两
个要素,就不可避免地使所报道的事实残缺不全, 说不清楚,不能给人以确切的概念,不能提供充分 的事实根据,至少也会使所报道的事实大为逊色。
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四、“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 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 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五、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 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八句话:
• • • • • • •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结语: 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1、据了解,渡江战役要有百万大军渡江,那么,标题中 的“三十万大军”改为“百万大军”行不行?
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2、那么,等所有大军渡江胜利之后再写新闻发表,不可 以吗?
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
二、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简洁、概括。
●
●
结语
指的是新闻结束的话。
●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 何地: 长江前线(芜湖、安庆之间) 何人: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渡过长江
何事:
故何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 分。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 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