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汉卿《单刀会》最新PPT 优质课件 教学设计
关汉卿《单刀会》最新PPT 优质课件 教学设计
《单刀会》这一本四折戏中竟然只有两折戏是主角关羽登场, 且是在第三、第四折戏中方才出场;而这两折戏中亦只有第四折才 是矛盾的双方——鲁肃和关羽——直接交锋,展开斗争,解决冲突。
第一部分:关羽的赴宴途中
关羽渡江赴会之时,吊古凭今,浮想联翩,触景生 情,物我交融;吊古怀今,激扬豪情。
对比:
(一)大江与小舟体现出自然界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二)龙凤阙与虎狼穴表明人世间环境的荣华与险恶; (三)英雄气概的无畏与对阴谋诡计的蔑视。
个性:开朗通达,胸襟开阔
《析津志》: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 之冠”。 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序》:
元以曲取士,设十有二科,而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 见。至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 不辞者,或西晋竹林诸贤托杯酒自放之意,予不敢知。
《南吕·一枝花》: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 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 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也会围棋、会蹴 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 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 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 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 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杂剧体制
1.结构(四折一“楔子”) 2.唱词 3.宾白 4.表演(科介:包括人物动作、表情、武打、歌舞 以及音响效果等) 5.角色(正末、外末、副末、 冲末、正旦、 净、 杂等。)
单刀会情节
1.大意:
《单刀会》敷演三国时关羽应鲁肃邀请到江东赴宴的故 事。在多种“关羽戏”中,《单刀会》最有特色,是成就最 高的一个。 关汉卿剧作风格:泼辣沉雄
思想倾向
主题与《沉醉东风》:
巧借元曲中的“嵌字体”,几乎句句嵌入 “汉”字与“俺”字,李修生先生云:“强调了关 羽的‘汉家节’ ……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歌颂,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民族情绪。”
课文节选
关于第四折:
“单刀会”,先写关羽单刀赴会,面对浩浩长江,抚今 追昔,回顾赤壁之战的悲壮情景,抒发其英雄情怀。既而写 酒筵上关羽凭借其威武神勇和正义之剑慑服了鲁肃,从而使 鲁肃的三条“妙计”全然落空,蜀汉之利益得以保全,关羽 安然返回。
《单刀会》戏里,生当乱世的关汉卿通过歌颂关羽的英雄气 概,期盼世局平定,呼唤扭转乾坤、拯救百姓的英豪的出现。
关汉卿“琼筵醉客”充满战斗精神的内心世界。
《单刀会》背景
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鲁 肃向关羽讨还荆州。剧作环绕关、鲁的戏剧冲突,刻划出 叱咤风云的英豪形象。
历史剧
关汉卿的《单刀会》,实乃以此史实为砧木,嫁接上其所 依据自己的创作“主脑”(即其剧的主题思想,或曰创作意旨) 所虚构出来的“史实”而已。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
目录
作者简介 杂剧的体制 《单刀会》故事情节 节选课文精讲 关羽崇拜情结
作者简介
关汉卿,字汉卿,号已斋叟。 钟嗣成《录鬼簿》: “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 “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
生年估计在1220年左右。 《录鬼簿》称关汉卿为“前辈已死名公”,“余 生也晚,不得预几席之末”。 《录鬼簿》成书于1330年,卒年定在1300年左右。
作品分类
依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其一,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
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其二,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
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的。 其三,是歌颂历史英雄。以《单刀会》(全称《关
大王独赴单刀会》)为其代表,成就最为突出,历来均 为读者、论家所称道。
一生追随刘备,鼎扶汉室,神威勇武,旌表忠义,南征北战, 死而后已。
被视为忠义的楷模,神勇的化身,仁义君子,而受到历代统 治者的屡加追封。
“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褒封不尽,庙祀无垠”。
忠、义、仁、勇
思考和练习
浅析《单刀会》中表现关羽英雄形象的手法。
第二部分: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争锋
第二部分的表演是戏的主要核心,重点是关羽与鲁 肃的辩论交锋,斗智斗勇。
第三部分:胜利返航
关羽从紧张阴暗的心境到欢乐轻松。胜利的喜悦,脱 离虎口险境的轻松还不是本戏的最高潮,结尾处点出本戏 的主题:反抗民族侵略压迫的意识。
关羽崇拜情结
关羽
三国时期的一员蜀将。字云长,约生于公元160年,卒于 公元219年。河东解县人(今山西省运城市人)。
创作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多达67种,今存18种,即:《窦 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 《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单鞭夺槊》 《单 刀会》《绯衣梦》《五侯宴》《哭存孝》《裴度还带》 《陈母教子》《西蜀梦》《拜月亭》《诈妮子》。其中 若干种,是否为关汉卿原作,学术界尚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