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四、教师职业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
1、教师劳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第一,教师通过发掘智力发展潜能开发人的智力 资源 第二,教师通过知识的传授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第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维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第四,教师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2、教师劳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 3、教师劳动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8)清代的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了明 朝旧制,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中央 设置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 、“觉罗学”、“八旗官学”、“景山官 学”、“咸安宫官学”、“算学”和“俄 罗斯文馆”等,地方设置的主要有“府学 ”、“州学”、“县学”和“卫学”,这 些统称为“儒学”。除此之外,还有“社 学”、“义学”和“井学”等。
铜器、铁器取代了石器的生产工具。
农业、畜牧业取代了渔猎、采集的生产活动。
注意研究节气变化、河流走向;研究改造水源、 修筑堤坝
这一时期,教育者需要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教 育内容需要经过一定的选择和提炼,教育手段在不 断提高。
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生产知识 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日益丰富,社会产品有了一 定的剩余,一部分人开始具备了从事文化教育、 管理生产和公共事务的才能。于是,在生产劳动 内部初步出现了分工。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人类的劳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劳动产品 也有了剩余,并能满足从事非体力劳动者的物质 生活需要时,一部分人便脱离了生产劳动,开始 专门从事教育活动或接受教育。有了脑力劳动与 体力劳动的这种分工,才有可能出现以专门从事 教育活动为职业的教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 分工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历史前提,为教师职业的 形成提供了条件。
教师职业的形成:
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 条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人类 劳动的种类和技能越来越复杂。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形 成的历史前提。
学校教育的存在是教师职业形成的现实前 提。
教师职业的发展:
1、古代教师职业的发展 2、近代教师职业的发展 3、当代教师职业的发展
决定的: 1、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2、教师职业劳动内容的复杂性 3、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4、教师职业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三)创造性
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 四点:
1、教师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 2、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具有创造性 3、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 4、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具有创 造性
(4)秦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其中央集 权的封建专制制度,采取了“统治思想”、 “以吏为师”的教师政策,对兼任教师的官 吏进行思想上的严格控制,强调其言论学说 必须以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作为标准。
(5)汉代由于实行“独尊儒术”的政 策,尊师重教的风气得以弘扬。
(6)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展的鼎 盛时期,其学校体系更加发达和完善。唐 代的官学有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中央官 学又可以详细分为“直系”和“旁系”两 大类。唐代的有些书院,带有私学性质。 同时,各种专门学校,如医学、律学、书 学和算学等,也在当时更大规模地建立了 起来。
盛宣怀1897年2月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 学,特设“师范院”,以培养上、中两院 的教员,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1902年,张骞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这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办的和独立的师范 学校。
1904年,清政府批准颁行《奏定优级师 范学堂章程》,规定师范教育设立优级师 范学堂(高等教育性质)和初级师范学堂(中 等教育性质),分别培养中学和小学师资。
2、近代教师职业的发展
近代教师职业的发展,始于师范教育 的兴起。1794年,法国成立了巴黎师范学 校,揭开了教师职业发展新的一页。学校 以培养专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扫除封建 愚昧的教育工作者为目标。19世纪初,德 国的师范教育也发展起来了。
我国的师范教育兴起于19世纪末。早 期师范教育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 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西方模式 移植与中国封建传统的混合,并逐渐趋向 西化。
南 洋 公 学
3、当代教师职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确立了人民教师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教师职 业不但不为人们所厌弃,而且日益成为人们 崇敬的高尚事业。教师不再是雇佣劳动者, 而是隶属知识分子阶层,是工人阶级的组成 部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大军的一支重 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 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是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 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 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从事的专门业务,就是传播文化科学 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这里所说的文化科学知 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只是给学生传授文化科学 知识,还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师是 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要素,对教师职业的 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和 职业素养,增强使命感,实现自身价值。
(四)示范性
夸美纽斯曾指出:“教师的职务使用 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职业的示范 性是由以下四点决定的:
1、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2、学生的模仿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3、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 范性
4、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 的示范性
(五)长期性
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 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主要体 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1、教师职业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 2、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
第四节: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一、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 展
1、教师活动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
通过自身劳动,传递创造物质财富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物质财富生产
第一章 教师职业概述
第一节:职业与教师职业 第二节:教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教师职业的特点 第四节: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你能想到的职 业有哪些?
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 产和生活的需要,由于社会分工 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 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 生活来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 动。所以,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 物,没有分工,就没有职业而言。
对教师职业几点的认识:
教师职业是“培养造就下一代”的职业。 教师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第二节:教师的形成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能、生产知识、生活
经验、风俗习惯 传授者:部落族长、富有经验的老人、妇女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专任教师人数超过1463万人。
第三节:教师职业的特点
(一)专业性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具有专业 的基本特征:
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 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的专业组织 具有不可替代性; 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
发展
(二)复杂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是由四个方面
(2)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3)社会实践的磨砺与深化。
3、教师劳动“再生产”人类社会精神文明 4、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精神财富生产的人才
三、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 发展
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传播社会制度及 其文化,传递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使人们对 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评 价社会制度优劣的能力 。
教师职业是人们终身或长时期从事的 ,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 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 展的一种职业。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李灵
教师职业的意义
教师职业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 之一,也是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出 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范畴。 一般来说,教师职业总是为满足一定设计 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需要服务的。
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训练学生进行社会物质财富生 产的技能,开发学生发展和创造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无限 潜力,从而培养出进行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促进人 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 展
1、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精神文明 2、教师劳动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 (1)家庭的教育与熏陶;
(7)明代的官学,按其设置仍然可以 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中央设置的主要 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 等。地方设置的主要有“府学”、“州学 ”、“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 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 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 ,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 和“社学”等。
1、古代教师职业的发展
(1)据《周礼》记载,最早的学校出 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约在公元前2700年前 后的五帝时代,名为“成均”。
(2)在我国奴隶社会制度下,奴隶主 垄断着学校,学校实际上成为了奴隶主国 家统治机器的一部分。
(3)西周的学校,除了官学之外,还 出现了“私学”。民间私学,是我国教育史 上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一种教育形式。
职业有哪些特征?
目的性,即职业活动是以获得食物或现金等报酬为 目的;
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 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并 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规范性,即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 群体性,即职业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四、学校教育
教师职业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形成的。“ 官学”与“私学”的兴起和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 育形成后,专门从事学校教育、传授知识的教师 职业才随之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伟大的教 育家、思想家孔子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中 国办起了第一所“私学”,他反对以往只从统治 阶级上层子弟中招收学生的做法,主张“有教无 类”,任何人,只要向他缴纳一定的报酬,都可 以被他收为学生。可以这样说,从孔子开始,在 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就正式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 此谋生的教师和教师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