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综述

国内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综述


扩散型、 服务城市型、 农业型, 进而分析了各类型乡镇的土地 利用特点、 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编制规划内容等。 在王静研究基础上,邓晶认为城市扩展型乡镇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的重点是合理安排和布局建设用地及其配套设施用 地,农业型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用地以 及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安排, 生态保护型乡镇则应当利用 “反 规划” 的理念。 童菊儿、吴次芳认为分为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分 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 资料收集分析阶段、 规划编制阶段、 上 报审批阶段。 尹凌等认为可达性作为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居民生 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如将其应用到乡镇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方案的分析与评价中,可以从时空角度量化规划 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状况,辅助规划者和决策者科 学决策。 石英、程锋认为遗传算法是一种辅助乡级土地利用规划 的有效优化方法,并针对乡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如何将确定的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案优化配置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提出了 辅助产生可供选择的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方案的数学 模型和遗传算法求解方法。 4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图问题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最终落实需要体现在图件上面,为 此童菊儿、 吴次芳认为基础图件应采用 1∶5000 或 1∶2000 的 变更调查图, 同时增加地形图制图的部分要素, 如地形、 地貌、 建构筑物界线等,在此基础图件上进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 图的 制 作;规 划 图件 为 便 于 管理 可 以 采用 1∶5000 或 1∶10000 的比例尺。 而目前乡级规划图件的比例尺一般为 1∶10000, 这主要 是考虑到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从多年的实践 来看, 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图件显然还达不到按图审批用地、 划 用地红线的程度。此外,由于规划基础数据不实以及规划技 术手段落后、 人才资金限制等原因, 造成规划图件、 表格和文 字说明与实际数据等不一致。这就使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得不到保证, 对于规划的有效实施十分不利。 针对以上问题,彭芳对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 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着重论述了利用 GIS 技术编制乡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步骤和方法,重点讨论了如何在文图对 接中做到图数一致, 并以重庆市江津区 26 个乡镇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编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 5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协调问题 “政出多门、 协调不畅”一直是中国各种规划在落实过程 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亦不例外。欧名豪强 调乡镇级规划是村镇居民点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基层 融合点, 为了从体制上保证规划体系的整合与协调, 必须要对 目前的城镇规划与土地管理,建议尽快将乡镇一级的村镇建 设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合并, 把矛盾消除在基层。 童菊儿、吴次芳认为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衔接, 主要应解决基础数据包括城镇现状用地规模、 人口、 城乡用地规模、 图件等的衔接问题。
—— 科协论坛 ・ 2010 年第 8 期 (下) ——
资源环境
与 节能减灾
依据。徐邓耀等认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家、 地市、 县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 具有难度大, 工作量大, 定性、 定 位、 定量要求高的特点。 与其他级别规划相比,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用地控制 管理直接依据的 “刚性” 要求与其可操作性等要求的 “弹性” 之 间的矛盾更加严重,为此部分学者也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 “刚性” “弹性” 与 相结合的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此外,诸多学者还直接或间接地理清了乡镇地处基层所 具有的技术、 人才、 资金等劣势及由此导致的基础资料不足的 特点对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但总的来讲,缺乏一个 统一的界定标准, 地位也相对模糊。 2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根据 《土地管理法》 的相关规定: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主要任务是划分土地利用区,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据 此, 不同学者又做了诸多阐释: 王万茂认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分 区的基础上落实分区界线和区内每一块土地的用途,进一步 的指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要制定分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并统 计不同用途土地面积。沈曙文认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编制应进一步强调 “四定” 即定量、 , 定位、 定性、 定序, “四定” 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欧名豪认为 乡镇级规划的重点应是在县级规划总量控制与用地分区控制 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土地用途编定,但在用途编定时应避免 把用途划分得过细, 为市场调节留下足够的空间。 周强则结合 “四定” 的方法, 在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 础上,综合考虑县级规划的指标安排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 济社会发展状况,对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土地进行土地利用 分区规划和研究探索。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重要表现是乡镇土地利用规划 图, 乡镇规划图是土地用途管制最基础的图件和直接依据, 是 规划任务和内容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和保障。然而现实中乡 镇土地利用规划图编制水平总体不高, 突出表现为数、 表、 图、 文不一致等;由于规划操作性不够以及随意修改也导致规划 内容和任务落实的不够理想。 3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阶段和方法 对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阶段和方法选择,代表性 的学术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沈曙文认为 “四定” 既是乡镇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四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又是乡镇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编制的四个具体步骤和方法。徐邓耀等则认为乡镇级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应与乡镇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同步进行,相 互协调。为此, 在各乡镇编制规划之前, 县规划组应完成全县 人口时空分布预测, 主要部门用地需求预测, 土地生产力诸要 素预测, 土地详查及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料、 图件, 土地适宜 性评价及功能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思路与目标设想 并制作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南。 王静认为, 由于规划区范围、 规划对象的不同以及内容侧 重点和深度有别, 因而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模式、 方法 等都不尽相同; 并在海口市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时, 按照 距离城市远近和性质不同等将乡镇分为不同的类型——城市
134
致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提 供些许借鉴和帮助。 1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地位和特点 目前, 在我国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 乡镇土地利用 规划处于最低一个层级, 国家、 市、 省、 县四级规划的目标、 任 务和各项控制指标最终都必须通过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得以落 实。因此,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地位与特点。沈曙 文认为与县级规划相比,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 管制最直接的依据,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欧名豪认为乡 镇级土地利用规划处于规划的最低层次, 属实施性规划, 其内 容应能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应为用地管理提供直接 质量。 (4) 门窗采用节能型断热铝合金门窗的施工, 在采购时加 强采购清单的编制和审核, 特别是保证技术参数的正确性, 保 证其符合图纸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 (5) 门窗洞口处的节能做法严格按照 《墙体节能建筑构造》 节点进行施工。 (6) 屋顶女儿墙处的节能做法严格按照 《屋面节能建筑构 造》 节点进行施工。 (7) 管道、 风管、 电气等安装工程的过墙洞口必须严格按 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予以密封,保证其封堵 的严密性。 (8) 关注容易产生漏风节点的施工技术措施设计及施工质 量, 如玻璃幕墙、 铝合金门窗的打胶质量以及隔热保温填缝材 料的选用控制。 4 结束语: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 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只 有按照节能新标准, 严格把好节能设计关, 监督好节能施工落 实关, 就能有效提高建筑节能效率, 降低建筑能源耗费, 节约 运行成本, 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博.对住宅节能措施的若干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2] 陈炯廉.浅议建筑节能施工新技术[J].山西建筑, 2008. [3] 贾怀东.开发节能住宅是企业进化的标 年第 8 期 (下) ——
135
资源环境
与 节能减灾
规划后监管与反馈等,从而提高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 地利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6 年)[EB/OL] / yange/2006.htm#tj. [2] 王万茂. 定性、 定量、 定位、 定序——关于乡(镇)土地利用规 划思路的新思考[J]. 中国土地, 2002, (06): 21-23. [3] 沈曙文.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四定” 的内涵及方法[J].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14(3): 27-30. [4] 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17 (05): 41-44. [5] 徐邓耀, 翟有龙, 李朋东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 用技术 [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6, 17 (2): 86-94. [6] 戚海英.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刚性” “弹性” 与 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7] 周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分区研究——以重庆市 江津区李市镇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8] 王静.关于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的探讨-以海口 规控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00, 14(3): 41-45. [9] 邓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江 津区双福镇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0] 童菊儿, 吴次芳.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15(03): 128-132. [11] 尹凌, 李满春, 陶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村居民出 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22 (1): 62-66. [12] 石英, 程锋.基于遗传算法的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 方案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04): 380-384. [13] 郑伟元, 唐程杰, 肖霖等. 县、 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 新思路及问题探讨——以北京市大兴县为例 [J]. 中国土 地科学, 1999, 13(03): 15-17. [14] 彭芳.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方法探讨[D].西南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5] 刘志刚. “小城镇土地规划跟着项目走” 之我见[J].小城镇 建设, 2004, (06): 76. [16] 李伟芳.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衔接的 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14(3): 47-50. [17] 蔡玉梅, 郑振源, 马彦琳.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 2005, 19 (5): 31-35. [18] 杜莺.完善我国土地规划体系的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 理,2005, 22(06): 36-39. [19] 林素荣.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完善与实施探讨[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2007, (05): 113-114. [20] 郭春华, 孙兴志.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几点 建议[J]. 城镇规划, 2004, (8): 54-56. [21] 王青峰, 李光.乡镇规划编制方法初探[J]. 国土资源导刊, 2006, 3(01): 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