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图画,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

4.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五、教具准备
量筒、烧杯、酚酞、氨水、石头、沙子、水、酒精
六、教学过程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
的变化情况;
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现象了解分子的本质,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分子、原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获得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分子、原子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化学变化的实质
二、探究活动: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
三、本课小结
1.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与整理。

2.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由氧化汞的分解示意图,你能联想起哪些化学知识及原理?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P47 4、5
2、配套练习相关习题
六、板书设计
1.化学变化的实质
2.分子、原子的概念
⑴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⑵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