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1)
师:这一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叫它中心句,咱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个句子。
师:这个句子太长了,谁能把主要成份留下,把这句话缩短,就剩下谁干了什么?(盘古创造了世界)谁来试一试呢?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赶快进入课文,看看盘古做了哪些前所未有的事情?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1教师范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三)
展示交流 情智共享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看屏幕,这段话多美,美得就像是一首诗,你们能像诗人一样读一下它吗?
师: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创造美丽的世界。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中所写的吗?想象他的身体的器官还会变成什么?
学生讨论一下。
师:你们的想法很奇特,原来这个美好的世界都是用身体化成的。
3.师: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出示句子: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竹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3)盘古撑了多久?还可以是怎样地撑?
(4)教师领读:一年过去了:----------------
十年过去了:——————————————
即使手再酸,脚再累,十万八千年过去了————
师:这无疑是一种坚持不懈地撑,有没有别人的帮助?亲人的鼓励?天地之大只有盘古,此时此刻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孤军奋战的他可能需要什么?
(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师:两个qing意思有什么不同?盘古一斧头就把天劈开了,这个词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是开天辟地。
3,天和地分开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从这两段中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说说你的想法。
(1)学生交流画出的觉得神奇的地方的句子。
(2)师:同学们粗略地读似乎觉得盘古的神奇就是他顶天立地,长得高、长得快。其实不尽然,我们锁定这句话细细地品味,你会发现盘古身上还有我们身上没有的神奇,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找出值得我们咀嚼的词语,体会。
六、教学反思(从课程标准的落实、高效课堂及课题研究在课堂中的体现来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的措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解决措施
引导学生多读课文,通过小组交流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解决措施
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讲述故事。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朗读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过程
(一)
激
趣
质
疑
情
智
共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走月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开天辟地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
撑可以换成别的词语吗?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和别的学校互动一下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盘古为了创造美丽的世界所做的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盘古的精神。
(三)
展示交流 情智共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紧扣文本,研读句群
师:在盘古持之以恒地坚持之下,天和地终于形成了,就在他慢慢地睁开双眼,他的身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五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并体会
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5.背诵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发现: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
实践拓展 情智共生
在这里读的方式要多样,让学生带着对盘古的感激、感谢之情朗读
在这里让学生进行交流,盘古的身体还可以变成什么?
再次读中心句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方式地朗读体会盘古身体发生的变化,体会他的奉献精神。
(四)
实践拓展情智共生
1师:所以说,我们说盘古开天地就是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此时此刻,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改进的措施:
2有一天盘古醒了,他是怎样做的的呢?
出示: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把盘古很使劲的样子读出来。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师:只听到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
激
趣
质
疑
情
智
共
启
1师:课件出示: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混沌一片,黑乎乎的,后来地球上有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人们过着快乐的生活,不知不觉他们就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这天是哪来的呢?这地是哪来的呢?同学们也有这样的疑问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话,认识一位巨人,他就是盘古,盘古开天地由此开启。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神话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神话故事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
旁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旁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让学生找出在中心句,中心句也就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强调怎样缩句,提炼这句话的重点词,谁干了什么。
听老师范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抓住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来理解。
先让学生来说说对“混沌”这个词语的理解,告诉孩子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查字典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通过句子来体会盘古的精神
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
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设计意图:
推荐阅读,让学生懂得亲情的重要。
四、板书设计
2走月亮
月盘明亮月光柔和
“我”和阿妈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美好景色
闻到:阿妈的气息浓浓亲情
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抄写词语
六、教学反思(从课程标准的落实、高效课堂及课题研究在课堂中的体现来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检测词语
混沌劈开隆隆 肌肤血液茂盛滋润缓缓上升
(1)开火车读这些词语。
(3)生齐读词语。
师: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现在我们就来试试,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如果你找到了这句话,就用笔画下来。
出示: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2.检查生字读音
旁 注
设计意图:
从学生们熟悉的歌曲出发,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
合作探究 情智共融
合作探究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做小船看水塘)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