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货车专用检修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2015)267

《铁路货车专用检修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2015)267

TG/CL262-2015铁路货车专用检修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铁路货车专用检修设备(简称货车专用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管理,明确了设备管理职责、管理制度、人员要求、维护检修等各项内容。

第二条本规则所指的货车专用设备包括铁路货车车辆检修所涉及的探伤、试验、检测、安全防护和其他重要生产设备设施。

第三条铁路局应参照本规则制定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细则,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及维护标准,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状态修施修范围。

车辆段要结合实际制定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实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确保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质量。

第二章综合管理第四条基本原则。

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工作实行总公司、铁路局、车辆段三级管理,采用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模式。

各单位须落实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定岗、定员、定量、定责”和“包人、包机、包修”(四定三包)制度。

第五条职责分工。

(一)铁路总公司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2.负责检查、指导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工作。

(二)铁路局职责。

1.负责制定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细则;2.负责货车专用设备的年度更新改造、大修工作;3.负责指导车辆段制定设备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及设备操作规程;4.负责货车专用设备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5.负责指导车辆段对货车专用设备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车辆段职责。

1.负责货车专用设备管理、使用、养护、维修工作;2.负责制定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岗位职责,确定岗位工作内容、标准、责任;3.负责编制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及设备操作规程;4.负责编制提报货车专用设备年度更新改造、大修建议计划,并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组织实施;5.负责编制货车专用设备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6.负责货车专用设备使用、维修人员的配置、培训、考核和岗位资格管理。

第六条管理制度。

(一)设备检修制度。

车辆段应制定定期检修相关制度,提报年度检修计划,并组织、安排设备定期检修计划及费用;铁路局应合理安排货车专用设备大修、更新改造费用,加强设备检修质量控制,按期完成设备检修任务。

(二)维护管理制度。

车辆段应建立货车专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设备操作、点检、校验、标定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维护管理责任,并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设备技术状态良好。

(三)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车辆段应制定设备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修维护人员现场作业、管理人员检查指导的基本依据。

设备管理人员应加强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的写实检查,及时修订完善。

(四)故障应急抢修制度。

车辆段应建立货车专用设备故障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并加强货车专用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做好易损易耗件储备工作。

设备出现故障须及时处理,恢复设备性能,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五)无故障运行考核制度。

车辆段应建立货车专用设备的无故障运行考核制度,设备无故障率计算方法如下:设备无故障率=工作时间-故障影响时间×100%工作时间(六)标准化活动制度。

车辆段应制定标准化活动措施,围绕基础管理、设备质量、作业流程、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方面,开展车间、班组、重点设备标准化建设活动。

铁路局组织验收。

(七)台账管理制度。

车辆段应建立设备履历簿、设备台账,规范填写校验标定、点巡检和检修记录,明确保存期限。

设备履历簿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2.设备图纸、设备基础图纸等相关技术资料;3.易损件目录及图纸;4.设备安装试运行验收交接单;5.设备升级改造相关资料。

(八)设备质量评价制度。

车辆段应对设备故障记录收集,定期汇总分析,结合春、秋检和设备专项检查等发现的设备质量问题,每半年开展一次设备综合质量评价,其质量评价结果输入EMIS系统。

综合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对检修工艺的适应性、设备故障率、售后服务质量等。

出现重大设备故障、事故的,及时组织分析,分析结果涉及设备质量缺陷的,其结果输入EMIS系统。

第七条人员素质。

(一)人员配备。

铁路局车辆处、车辆段应配备货车专用设备技术管理人员,指导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工作。

车辆段应根据检修维护工作量配齐专业技术及维修人员。

(二)基本素质。

货车专用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维修人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全面掌握设备技术性能与维护使用要求,具有快速判断、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

(三)岗位培训。

铁路局负责指导车辆段制定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培训计划;车辆段负责对货车专用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的技术业务进行培训。

培训工作纳入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并按期组织实施。

(四)持证上岗。

从事货车专用设备使用、检修维护的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车辆段负责管理及定期考核。

第八条检修维护费用。

铁路局应合理安排年度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及更新改造、大修项目和费用,保证货车专用设备不失修。

第九条检修维护质量。

设备日常维护及检修须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质量标准要求。

货车专用设备委外修、原则上由原设备生产厂家或铁路局认可的检修单位承担,相关要求应纳入检修合同约定。

货车专用设备大、项修后的安装、调试工作由承修单位负责,使用单位参与配合,设备验收交接前,应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人员培训、资料交接。

货车专用设备大、项修须明确重要零部件检修质量保证期,在检修质量保证期内发生故障应分析、追究检修单位责任,进行赔偿或免费修复,相关要求应纳入检修合同约定。

第十条检查评比。

各级管理人员定期到现场检查货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和使用情况,并填写检查记录簿。

重点对规章制度建设、岗位职责、作业指导书内容以及设备检修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法并督导整改。

车辆段每季度对设备检修、使用、维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评比,检查情况报铁路局;铁路局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和评比。

第三章设备日常使用维护第十一条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包括点检、巡检、日常维护保养、校验及标定。

点检主要是设备状态检查,设备运转时间记录等;巡检主要是确认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技术状态,确保设备运行平稳正常;日常保养主要是对设备进行清洁与润滑;校验是对设备技术性能进行核查;标定是使用标准仪器、试件对设备技术性能进行检测是否符合标准并调整。

第十二条点检。

(一)车辆段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点检流程和点检的具体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应包括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控、传导等部件的技术状态,并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

(二)每班开工前设备操作者应按点检内容逐项进行点检,保持设备外观状态、紧固状态、润滑状态、清洁状态良好,正常运转,并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运转记录卡》(附表1)。

点检记录保存期为1年。

(三)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应定期对点检记录填写情况检查。

第十三条巡检。

(一)设备维修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定期进行巡检。

(二)巡检时必须携带常用工具及测量器具,对设备的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控、传导等组成部分进行常规性检查。

(三)巡检时,应了解设备使用情况,查看《设备点检、运转记录卡》,确认设备状态,发现设备异常应及时处理,同时将检查的结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逐项填写在《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簿》(附表2)上,并与操作者共同签字确认。

(四)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应对巡检情况定期检查。

第十四条日常维护保养。

(一)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为整齐、清洁、润滑。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紧固、无松动。

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量、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二)轮班使用的设备,操作者应对上班次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签字确认,并根据设备运转情况填写交接班记录。

第十五条校验及标定。

(一)货车专用设备的校验、标定由操作者、工长、质检员及检修工艺文件要求的人员共同完成,操作者应打印或填写相关记录,经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交由使用车间保存。

保存期为三年。

(二)设备上的计量器具,须经计量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所用标准应符合总公司计量管理的具体规定。

对无法量值溯源的计量器具采取比对核查方式进行。

(三)对于拆装困难的计量器具,可采用标准件比对、整机比对核查的方式进行。

第四章设备检修第十六条货车专用设备检修按照定期检修、按状态实施部件项修、减少临修的检修原则,确保设备技术状态良好。

第十七条设备修程。

货车专用设备的定期检修分为小修、大修。

小修以全面检测、维修更换失效零件为主;大修以恢复设备性能和状态为主,大修后各项检测指标须达到新造出厂精度标准;更换专用设备部件属固定资产的,不属于大修范围。

货车专用设备状态修分为项修、临修。

对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部件,经鉴定后可实施项修;对使用中发生的故障和隐患及时进行临修。

第十八条检修模式。

设备检修模式包括自主修、合作修、委外修。

自主修是车辆段设备维修人员自主开展的设备检修模式。

合作修是以车辆段设备维修人员为主和原设备生产厂家或取得铁路局认可的单位共同检修的模式。

委外修是因车辆段维修能力制约无法达到设备维修质量标准,采用由原设备生产厂家或取得铁路局认可的单位进行检修的模式。

原则上车辆段应以自主修为主,可根据自身检修能力、人员技术水平等情况实行合作修、委外修。

设备委外修理时,设备使用单位维修人员应全程参与学习,逐步提高自主修率。

第十九条检修周期。

货车专用设备检修周期原则上小修3-6个月、大修5-8年,铁路局可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结合设备具体技术状态调整。

当多种检修修程重叠时,以高级修程为主。

各级修程可以提前或延后进行,提前或延后时间为小修3个月、大修1年。

货车专用设备检修周期调整及设备报废申请,须由车辆段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鉴定。

第二十条检修标准。

货车专用设备的各级检修原则上按本规则规定的检修项目进行,其中项修根据大修相关技术项点开展,做到不漏检、不漏修,高级修程的检修范围应涵盖低级修程的全部内容。

第二十一条检修要求。

(一)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操作者应及时报修,设备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修复完毕后与设备操作人员共同签认。

(二)设备小修应根据计划实施,检修完毕后,由设备管理人员组织设备使用者、设备修理人员进行质量验收。

(三)货车专用设备项修、大修前,使用单位应依据检修技术标准结合设备实际状况,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使用人员、承修方进行修前会检,制定检修计划,明确检修内容、检修标准、检修时间、费用预算,并组织实施;项修、大修理完毕后,由使用单位负责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设备使用、维修人员及承修方共同参加,委外修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四)铁路局要组织制定设备部件项修的实施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