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
我讲这节19.2.1《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由于时间关系:我重点说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会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2、能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y=kx(k≠0)理解k>0和k<0时函数的图象特征与增减性。
3、通过观察图象,归纳总结概括出正比例涵数性质的活动,发展数学感知、数学表征、数学概括能力。
4、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几何直观,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画图观察,概括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
安排了3个小题,第1,2小题复习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第3小题复习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做铺垫,抓住本节重点,突破难点做知识储备。
第二环节:设问导读
安排了5个问题,第1题利用5点法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组画,其中每组画两个k>0,两个k<0,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然后,分别两人一组、四人一组讨论。
图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体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概括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学生的自学→合学→展示真正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教师追问:1、“为什么所有函数都过(0,0)?”为了更好的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是密不可分的,进而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k>0过一、三象限,k<0过二、四象限”。
难点是增减性的理解,我预想让学生从两方面理解(1)从数的角度,利用表格。
(2)从形的角度,利用图象从左到右的趋向。
利用这种直观的发现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得出性质后利用小练习,巩固、理解性质,从而可知“知一推三”。
教师追问:2、“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时,怎样画最简单?”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很快就想到了两点法,两点一定要取的好操作,其中一点(0,0),另一点根据解析式而定。
第三环节:效果反馈
安排了两个题组,其中题组一4个小题,题组二两个小题。
设计意图:题组一的4个小题比较简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答案。
其中:第1题巩固两点法画图象,第2,3题考查图象的性质,3题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可以有不同方法:(1)代数求值、(2)增减性、(3)数形结合。
这里给出x是具体值,可以拓展到任意x1,x2,从而实现举一反多。
第4题综合应用性质。
题组二安排了两个小题:第1题考查函数的性质与方程,不等式的联系,在
这里应规范书写。
第2实际生活中的正比例函数,体会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利用思维导图小结本节课知识,即能呈现知识间的关联,又让学生一目了然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安排了1道题:这道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形定数。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
安排一道基础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