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87页病毒性肝炎

第487页病毒性肝炎


(五)病理改变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理改变以弥漫性肝 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炎症细胞浸 润和间质增生为基本特征。
(五)病理改变
1.急性肝炎病理改变 肝细胞水肿 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性
(五)病理改变
1.急性肝炎病理改变
肝细胞水肿 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性 点状坏死和融合性坏死
(五)病理改变
2.慢性肝炎病理改变 间 隔 形 成
(六)实验室检查 6.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
免疫学方法 抗 抗 体 原 IgM HAV HEV HBV HCV HDV
√ √ √ √ √ √
RNA
IgG

抗-HBs
√√

保护性抗体(IgG)
分子生物学方法
HBV DNA
RNA
(六)实验室检查(五种比较)
病毒性肝 炎类型 甲型 病原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抗HAV-IgM 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 标
抗-HCV为非保 护性抗体, 阳性为病毒感 染标志。 抗HDV-IgM: 是HDV早期感 染标志 抗HDV-IgG: 是HDV既往 感染的标志
丁型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表面 抗体 e抗原 e抗体 抗原 HBs 抗- HBe 抗-HBe Ag HBs Ag - - - - -
+ + +
三、治疗要点
③ 肝肾综合症的防治
避免血容量过低 扩肾血小管
避免损肾药物
利尿剂
三、治疗要点
④ 继发感染的防治
广谱抗生 素过多
感染
二重感染
抗真菌药物
真菌感染
奥硝锉
厌氧菌感染
三、治疗要点
4.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肝移植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包括
① 血浆置换 ② 血浆吸附
肝移植包括
① 肝细胞移植 ② 整肝原位移植
抗HAV-IgG 保护性抗体,是产 生免疫力的标志
戊型
抗HEV-IgM 抗HEV-IgG 可用于急性戊肝的早期 可用作回顾性诊断 诊断。 及流行病学调查
(六)实验室检查(五种比较)
病毒性肝 炎类型 病原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丙型
HCV RNA 是HCV感染和 有传染性的直 接证据。 HDVAg 是HDV感染的 直接标志
护肝药物
(1)
抗病毒
(1) 自限性
维生素类 (2) 葡醛内脂
(甲、戊 不用)
(2)急性丙型肝
饮食
炎(早期)
三、治疗要点
(二)慢性肝炎 一般保肝和支持治疗 降转氨酶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
抗病毒药物 中医中药
三、治疗要点
(1)一般保肝和支持治疗
(1)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
(2)解毒功能药物,如:TAD
(3)能量代谢药物,如:肌酐、ATP、辅酶A (4)蛋白代谢药物,如:肝安 (5)微循环药物,如:山莨菪碱、低分子右旋糖肝 (6)清蛋白或血浆
(二)慢性肝炎预后
婴幼儿 近90%转为慢性
成年人
慢性乙肝
85%以上可痊愈,约10%转为慢性
肝硬化 “三部曲”


(三)重型肝炎
病情最重,病死率高,多有诱因
孕妇 重叠感染 过度疲劳 损肝药物 饮酒 合并其它疾病
(三)重型肝炎
2.症状与体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衰竭
极度乏力
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胆红素>171umol/L
一、概述
(一) 概念
病毒性肝炎 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 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大、肝功 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 疸。
(二)病原学
核心病毒
HAV
HBV
抵抗力
体外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长期存 活,煮沸5 分钟可灭活。 HBV抵抗力强,能耐60℃4h及一般 消毒剂,煮沸10min、65℃10h或高 压蒸汽消毒可以灭菌。 抵抗力较强,耐热,对氯仿敏感。
免疫力
感染后 耐受 较持久, 清除 非终身 复制
4.流行特征
散发性发病
甲型
乙型 丙型
流行 季节 地理分布 爆发 分布
常见 秋冬 无明显
我国为高发区 无明显
为主
为主,有家庭聚 集现象 有,与密切接触 和母婴传播有关
丁型
戊型
--散发性发病为主 常见 雨季
以南美洲,中东为高 发区
亚洲和非洲,呈地方 性流行
四、护理
(三)护理措施
3)肝硬化、重型肝炎饮食原则 按肝硬化、肝性脑病的饮食原则处理
四、护理
4)饮食禁忌
(三)护理措施
a避免高糖高热量饮食
减少产气食品
戒烟和禁饮酒
四、护理
(三)护理措施
(3)胃肠道症状的观察
消化道症状:胃纳情况,恶心、呕吐、返酸等
症状
肝衰竭表现:胃肠道症状加重,伴黄疸的
① 注射传播
② 密切接触
③医源性的传播
2.传播途径
(3)母婴传播 我国HBV感染的主要途径
胎盘
产道分娩 哺乳 喂养
3.易感性与免疫力
甲型 HAV
易感性 >6个 月~学 龄期
乙型 HBV
新生儿 普遍易 感
丙型 HCV
普遍易 感
丁型 HDV
普遍易 感 未发现 保护性 抗体
戊型 HEV
普遍易 感 免疫力 不持久 (孕妇 易感)
纤维 组织 增生
肝小叶 结构紊 乱或破 坏
二、临床表现
病种 HA 潜伏期 30d( 15~45d )
HB
HC HD HE
90d(30~180d)
50d(15-150d) 50d (28~140d) 40d(10~70d)
二、临床表现
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
轻度
临 床 分 型 慢性肝炎 中度 重度
5.病毒性肝炎的转归
痊愈
痊愈
静止性肝硬化 死 亡
急性感染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死亡 死亡
慢性携带者
肝硬化
(四)发病机制
HAV/HEV HBV HCV HDV 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 急性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 慢性与免疫耐受有关
急性与HCV的直接致病作用有关。 相似 慢性以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 可能既有病毒的直接作用,也有宿 主免疫反应介导。
三、治疗要点
2.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肝细胞生长因子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
三、治疗要点
3.并发症的防治
① 出血 ② 肝性脑病 ③ 肝肾综合症 ④ 继发感染
三、治疗要点
① 防治出血
止血
输血 H2受体拮抗剂
生长抑素
三、治疗要点
② 肝性脑病的防治 A氨中毒 低蛋白饮食
B神经递质左旋多巴保留 灌肠 C氨基酸比例 肝安 D脑水肿 甘露 醇呋塞米
慢性及 携带者


抗HCV HCV RNA 无

抗 抗HDV HEVIgM, IgG 同HBV 预防为主
HBVM 实验室 抗HAV IgM 检查 HBV DNA 预防 疫苗
三、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足够休息 合理营养 适当用药 避免损肝
三、治疗要点
(一)急性肝炎 支持治疗
隔离 (2) 卧床休息
(1) (3)

- - -

- - +

- + -
核心 临床意义 抗体 抗HBc + 曾经感染,急性感 染恢复期 - 感染已恢复
+ + + 急性肝炎 慢性携带者 小三阳,急性肝炎, 趋向恢复 急性或慢性感染者, 传染性强,大三阳
小结
HAV 病毒结构 传播途径 病情 +ssRNA 粪-口 轻 HBV HCV HDV HEV dsDNA +ssRNA -ssRNA +ssRNA 血液、性、垂直传播 粪-口 急性、慢性 孕妇重
HDV为缺陷病毒,必须依赖嗜肝DNA 病毒才能复制。
+ssRNA
dsDNA
HCV HDV
+ssRNA -ssRNA
HEV
+ssRNA
HEV碱性情况下较稳定,对高热、 氯仿、氯化铯敏感。
病毒性肝炎分布概况
世界上流行最广的传染病,无明显地域界限
甲型、戊型肝炎是发展中国家的传染病
乙型肝炎3亿,1.3亿在中国。每年近 30万人 死于肝炎或肝癌。 丙型肝炎1亿,美国和西欧36万,日本35万, 中国3.2%(4千万左右)。
2.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消 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3. 潜在并发症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四、护理
(三)护理措施
1.
活动无耐力
(1)休息与活动 应卧床休息。 肝功能正常3个月后可恢复日常活动及工作 ,但仍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劳动。 (2)生活护理
四、护理
(三)护理措施
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40% 腹水、中毒性鼓肠 肝进行性缩小,肝臭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症
(四)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症 状较轻 三分离特征:黄疸深,但消化系 统症状轻,ALT升高不明显, PAT下降不明显 梗阻性特征:皮肤痒,大便色 变浅,ALP、r-GT和胆固醇
3.恢复期: 平均4周
症状减轻
(二)慢性肝炎
慢性 全身及消 体征 肝炎 化道症状 轻度 较轻,肝 区不适 肝大 可有脾大 实验室检查 血清转氨酶
中度
介于两者之间
ALT 、A /G异常 血清胆红素 >85.5μmol/L PTA:40%-60%
重度 明显持续 慢性体征明显 面色灰暗 蜘蛛痣 肝掌或肝脾大
丁型肝炎高流行于地中海沿岸,意大利南部, 当地HDV感染率40-50%,中国各地报告差别较 大,抗原携带者0-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