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
骨髓细胞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检查,如细胞学、细胞生物化学、细胞免疫、细胞遗传学等,我院主要是对细胞形态学及细胞生物化学进行检查。

而用得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普通显微镜检查。

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了解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了解骨髓液中各种细胞的数理,细胞形态,有无异常细胞,就可以协助疾病的诊断,观察疗效。

判断预后。

一.骨髓象检查的临床应用
1.适应症:此项检查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最重要手段,有哪些情况需此项检查:
(1)外周血出现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异常细胞,外周血中细胞的数量增加、减少,如一系、二系、或三系减少,一系、二系或三系
增多,两系减少伴一系增多等。

(2)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3)不明原因的骨痛、骨折、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增加,总蛋白、球蛋白增高等。

(4)各种恶性疾病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5)细菌、寄生虫感染等。

2、禁忌症: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穿刺部位有炎症;晚期妊
娠的妇女穿剌时要慎重。

3、临床作用
(1)协助诊断疾病
(2)观察疗效
二、骨穿的部位
(1)髂骨后上再棘和髂骨前上棘
(2)胸骨(小心胸骨后有肺)
(3)胫骨头内侧(〈3周岁的儿童〉
三、骨髓液细胞检查
必段是取材满意,制片,染色良好的骨髓片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1步骤
(1)低倍镜观察
a):判断骨髓涂片的质量、厚薄,骨髓小粒多少等;
b)巨核细胞计数
c)有无异常细胞(油镜定性)
(2)判断增生程度
分级的方法各异,我院采用五级分类法(不少于10个视野)
骨髓增生程度分极
增生程度成熟红细胞:有核有核细胞数/高倍常见疾病
细胞油镜视野
增生极度活跃1:1 >100 各种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10:1 50-10 各种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20:1 20-50 正常骨髓象,某些贫血增生减低50:1 5-10 造血功能低下
增生极度减低200:1 <5 再生障碍性贫血
(3)油镜检查
在低倍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较满意的片膜段用油镜观察,一般是从涂膜中段或体尾交界处进行分类。

a)骨髓细胞分类;先游览一下涂片中各种细胞,定性后方能进行分类。

计数
200-500个有核细胞(除巨核细胞、破碎细胞、分裂型细胞)
b)粒细胞系统;胞体大小(如巨型改变)、胞核形态、胞浆中是否友空泡、中
毒颗粒、包涵体、吞噬物、Aller小体等:核仁的多少、胞浆的多少等。

c)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红细胞的大小(变小,巨幼变),幼红细胞核的变化(核
仁,核形,畸形、多核、核碎裂、核固缩、核浆发育是否平衡),并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中央淡染区以及有无豪-周氏小体、Cabot环、嗜碱红细胞、多色性红细胞、大红细胞、其他异常红细胞等。

d)单核细胞系统;有无原、幼单核细胞,棒状小体,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各
阶段细胞的比例等。

e)淋巴细胞系统;有无原、幼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占有核细胞的百分
比,各阶段细胞的比例,以及胞浆中有无空泡及空泡的多少。

f)浆细胞系统;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各阶段的比例等。

g)巨核细胞系统;全血巨核细胞的数量、分类一定数量巨核细胞中各阶段细胞
的比例,同时应注意血小板的数量,大小,形态及聚集性,有无畸形血小板、巨大血小板等。

h)非造血细胞;如组织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退化细胞、成骨细胞、破
骨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吞噬细胞等,是否有数量何形态的异常。

2:结果计算何报告单的书写
(1)计算出各系和各阶段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再计算各阶段粒细胞百分数之总和与红系各阶段幼红细胞百分数之总和,将前者除以后者,即得出粒:红比值(G/E)。

正常人为<2-5:1
(2)报告单的填写:语言简短,条理清楚,突出重点。

a)对取材、涂片、染色的评价。

b)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和粒红比值。

c)叙述各系统细胞的情况时,重点叙述病变系统,其他系统则简单带过。

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从全片来评估,如前述。

e)是否见到特殊的病理细胞和寄生虫。

f)周围血液情况:有核细胞的数量、比例变化、红细胞的大小变化、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变化,有无异常细胞。

g)细胞化学染色:对每项化学染色进行描述,报告一般包括阳性率,积分报告。

h)填写诊断意见及建议:根据骨髓像、血像、细胞化学染色所见,结合临床资料及特殊检查资料,以及病人(家属)口述病情,尽可能提出临床诊断意见或供临床参考的意见。

如有疑议,必要时可能提出进一步作检查等建议。

3:骨髓检查的注意事项
(1)骨髓细胞变化是多种多样,不能抓住某一、二个特点,就轻易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一定要全面仔细观察每个细胞的细节变化。

(2)同一病人的骨髓片,由于制片、染色、镜下的形态都有很大的差异。

(3)细胞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特别是介于两者之间时,就必须认真观察成熟细胞来推断前者,哪种多就归属哪种。

(如原粒、原淋的问题)正常骨髓像,原粒可见,多数为原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