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自由基本体聚合过程及合成工艺
第三章自由基本体聚合过程及合成工艺
除去阻聚剂的方法因添加的阻聚剂类型、单体性质和聚合方 法有关。
3.1.3 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一、引发剂的种类
大多数自由基聚合都是在引发剂引发的,常用的引发剂有 过氧类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等。
过氧类引发剂有过氧化氢、烷基和/或芳基过氧化氢、过氧羧 酸化合物、过氧羧酸酯、过氧化二烷基和/或芳基化合物、过氧化 二酰基化合物、过氧化碳酸酯、过氧化磺酰酯,等等。过氧类引 发剂的共同特点是分子结构中均含有过氧键,受热后过氧键断裂 形成两个活性自由基。
卧车式灌浆示意图
水压法灌浆示意图
3、低温聚合
聚合是在模具中、物料处于静态下进行的,传热及传质的 条件受限,因此,相对于预聚合,必须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一般在50℃,甚至更低的温度下进行。低温聚合有水浴聚合和 气浴聚合两种工艺,目前我国多采用水浴聚合工艺。
随着板材厚度的增加,聚合温度越低,聚合时间越长。此工 艺条件的设置有利于聚合热的排除和聚合温度的稳定。
2、自由基聚合反应一般有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和链转移四 个基元反应。
3、自由基聚合反应可概括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4、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分为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 乳液聚合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聚合五种聚合种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聚合方法是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中进行 的自由基聚合方法。自由基聚合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为 31.1℃,临界压力为7.38MPa。此状态下的二氧化碳为低粘液体, 可以用作聚合介质,对自由基稳定,无链转移反应,并能溶解含 氟单体和聚合物。
教学要求: (1)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产品及主要原材料的理化性质、
贮运要求、性能及用途; (2)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聚合工艺过程及其流程图解; (3)掌握自由基本体聚合原理、聚合方法及影响聚合过程
及产物性能的关键因素与解决办法。 教学时数: 6(含课堂交流2次)
聚合原理及合成工艺核心知识体系
聚
自由基本体聚合
水浴低温聚合的工艺条件:
板材厚度
1~1.5 2~3 4~6 8~10 12~16 18~20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用一些经验公式来表示一些常用 的引发剂分解速率关系,使用时非常方便。
例1:过氧化二苯甲酰在介质氯乙烯中的引发剂分解速 率常数及半衰期的经验式 :
kd 3.0 1013 e29600/ RT (s1) log t0.5 6.521013 / T 17.5(h)
例2:偶氮二异丁腈在芳烃介质中的引发剂分解速率速率常 数及半衰期的经验式:
二、引发剂的分解速率
d[I ] dt kd [I ]
ln [I ] [I ]0
kd
t
t1/ 2
ln 2 kd
0.693 kd
k A e Ed / RT ln kd1 Ed (T2 T1 )
d
d
kd 2 R T1T2
需要注意的是引发剂的分解速率不仅仅与温度有关, 同时与介质有关。因此,选用引发剂的速率常数时,要同 时考虑温度和介质两个因素。
长径比很大的截面为圆形的细长型聚合反应器,适用于 连续聚合工艺。 4、塔式反应器
形状像塔,相当于放大的管式反应器,塔内一般不设搅 拌装置。物料在塔式反应器中呈柱塞状流动,预聚液进料。
3.3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铸板聚合制备平板有机玻璃 3.3.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集态结构为无定形,大分子链无规聚集。 由于凝胶效应分子量分布很宽,数均分子量约几十万, 甚至100万以上 。 玻璃化温度105℃。 可透过92%以上的太阳光和73.5%的紫外光。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值为54.4kJ/mol。
热,使聚合过程平稳进行,如铸塑聚合;或者采用专门设备, 如塔式反应器等。
3、一些合成树脂及本体聚合工艺条件案例
3.2.3 聚合反应器 1、模型聚合反应器
形状一定模型的聚合反应器适用于本体浇铸自由基聚合, 如生产有机玻璃板、管、棒材等。适用于间隙工艺。 2、釜式聚合反应器
适用于大多数的液相本体聚合,如生产聚醋酸乙烯、聚 丙烯酸及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树脂。 3、管式反应器
3.3.3 平板有机玻璃的制备工艺
浇铸(铸塑)本体聚合: 在模具中进行的聚合,聚合和成型一次完成。随模具不
同有板材、棒材、管材等型材。
平板有机玻璃的制备总体工序: 单体精制 → 染料处理→ 配料→灌模和排气→封边 →聚合 →脱模 → 截切毛边和包装 →入库 →模具清洗 →制模
三步聚合:预聚合、低温聚合、高温聚合
聚合方法的选择原则:
首先,要考虑其科学性,是否满足高分子合成反应机理的 基本要求。
其次,要考虑聚合方法的经济成本,包括设备投入、原材 料成本、工艺成本等。
第三,要考虑聚合方法实施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 影响,如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等。
第四,要考虑聚合物产物的用途,即采用何种方法更加方 便产物的实际使用,如采用溶液聚合方法直接制备具有实用价 值的油漆或涂料、粘合剂产品等。
组分简单; 工艺过程较简单(转化率高时, 可免去分离工序,得到粒状树脂); 设备利用率高; 产品纯度高。 2、缺点 体系粘度大,聚合热不易排出; 自动加速现象严重,工艺难控, 易爆聚。
苯乙烯本体聚合过程 体系粘度与单体转化 率的关系,转化率30% 后,粘度迅速上升
3.2.2 自由基本体聚合工艺过程 两段聚合工艺:预聚合、聚合
偶氮类引发剂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等。偶氮类引发 剂的共同特点是分子结构中均含有氮氮双键(偶氮基团),受热 后碳氮键断裂形成两个活性自由基,同时释放出氮气,因此偶氮 类引发剂也可用作发泡剂。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是指由氧化剂和还原剂构成的反应体系,在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这种引 发体系具有较高的引发活性,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引发聚合。主 要原因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Rtr,M ktr,M [M ][M ]
Rtr,I ktr,I [M ][I ]
Rtr,S ktr,S [M ][S ]
1 Xn
2kt Rp
k
2 p
[M
]2
ktr,M kp
ktr,I [I ] ktr,S [S ] kp[M ] kp[M ]
CM
ktr , M kp
1、预聚合工艺的优点 聚合初期,转化率不高; 体系粘度不大,反应釜内设置搅拌,聚合热易排出; 反应温度相对较高,总聚合时间缩短,提高生产效率; 体积部分收缩、聚合热部分排除,利于后期聚合。
2、聚合阶段的特性及措施 (1)特性:聚合中期,反应速率快,放热明显。 (2)措施:降低反应温度低、延长聚合时间,有效利用反应
3.3.3 平板有机玻璃的制备工艺 一、预聚合
将单体、引发剂、染料溶液等配制好的原料液经泵打入高位 槽,通过转子流量计以500~600L/h的流量进入预热器,原料液 在预热器中加热至50~60℃,然后从预聚釜顶部中心加入预聚 釜中,预聚釜的温度保持在90~95℃,原料液在其中的停留时 间为15~20min,然后从预聚釜的上部溢流至冷却釜,获得预聚 浆液。
3.1.2 自由基聚合的单体 大多数烯类单体能进行自由基聚合。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及
空间效应对单体的自由基聚合能力有一定影响。
自由基聚合的单体活性高,容易自聚导致单体纯度下降,甚 至完全报废。因此在单体的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添加适量的 阻聚剂抑制聚合。常用的阻聚剂有酚、醌、芳胺、硝基化合物 等。
由于一般单体中都含有阻聚剂,所以使用时要除去阻聚剂后 才能进行聚合反应。
未分解的引发剂量V(%)与停留时间 t 存在以下的经验公式 :
V ln 2
t / ln 2
4、引发剂的副反应、影响产品色泽、毒性、贮运、安全、成本等
3.1.4 自由基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其控制
X n
Rt
Rp
Rtr
Rp
Rt (Rtr,M Rtr,I Rtr,S )
Rp k p[M ][M ] Rt 2kt [M ]2
3.3.2 聚合体系各组分及其作用 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等。 引发剂有偶氮类、过氧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等 。 染料 ,增塑剂、脱模剂等。
3.3.2 聚合体系各组分及其作用
(a)ABIN、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硬脂酸的作用,及其用量 与板材厚度的关系? (b)配方中加入少量甲基丙烯酸的作用?
kd 1.0 1015 e30450/ RT (s1) log t0.5 7.031013 / T 19.87(h)
三、引发剂的选用 1、根据聚合方法选择相应引发剂类型 2、根据聚合温度选择活化能适当引发活性的引发剂,使自由基形
成速率和聚合速率适中。 3、根据半衰期和聚合时间选择引发剂。
第三章 自由基本体聚合过程及合成工艺 3.1 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 3.2 自由基本体聚合过程 3.3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铸板聚合制备平板有机玻璃 3.4 乙烯高压气相本体聚合制备低密度聚乙烯 3.5 热引发苯乙烯本体聚合制备聚苯乙烯 3.6 氯乙烯本体聚合制备聚氯乙烯
重点与难点: 本体聚合的聚合热问题;不同单体本体聚合的工艺特点
二、低温聚合 1、制模
模具是由普通玻璃(或钢化玻璃)制作的,制作的方法是将 两块洗净的玻璃平行放置,周围垫上橡皮垫,橡皮垫要用玻璃纸 包好,用夹子固定,然后再用牛皮纸和胶水封好,外面再用一层 玻璃纸包严,封好后烘干,保证不渗水,不漏浆,注意上面要留 一小口,以备灌浆。 2、灌模
根据生产的板材厚度不同一般采取不同的灌浆方法。厚度小 的直接灌浆,排气,封合。厚度8~20mm的板材,为防止料液过 重使模板挠曲破裂,而把模具放在可以倾斜的卧车上灌浆。厚度 20~50mm的板材,为减轻无机玻璃模具的压力采用水压灌浆法, 先将模具放入水箱中,在模具被水淹没一半左右时开始灌浆,随 浆料的进入模具逐渐下沉,待料液充满模具后,负压排气,使浆 液布满模板,立即封合。预聚浆液灌模后需要做排气处理,主要 是排除浆液中的氧气,防止氧气对聚合的干扰,包括浆液排气后 要立刻密封也是这个原因。